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秦赵两个都输不起的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会战败

秦赵两个都输不起的长平之战,赵国为什么会战败

战国时期,是中国战乱,相互攻伐时期,但也是英雄辈出时期。

出现了苏秦,张仪这样的纵横家,也出现了像白起,廉颇这样的军事家。

更在这时候,出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为战国的序幕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时间倒退到秦始皇出生的前一年,秦赵两国爆发了一场冷兵器时代一场最大规模 ,关乎两国命运的战争,双方投入总兵力达百万之多的长平之战。

在这场双方都输不起的战争里,秦国取得了胜利。

那么问题来了,赵国是一个强国,秦国在对赵国的军事中,并没有压倒性优势。

在战争进入后期,秦国也非常的危险,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赵国犯了哪些错误,让自己走向了彻底失败,我们接着往下看….

长平之战,秦军

第一:只顾到手的肥肉,没考虑周全吃下肥肉的后果。

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和韩国发生过一次大战,韩国战败,被迫割让上党郡给秦国。

可上党郡太守觉得秦国乃虎狼之国,割让给他永远满足不了他的胃口,只会让他越来越强,怎么办呢?

他心生一计,在其他六国中,只有赵国的实力比较强大,如果将上党郡割让给赵国,可以通过赵国有效牵制秦国。

消息传到了赵孝成王耳朵,他立刻召开是否接受上党郡的提议。

大部分官员,觉得上党郡是韩国割让给秦国的,如果我们接受了上党郡,相当于是从虎口拔牙,直接迁怒秦国,这样是嫁祸给赵国,不能接受。

而另外一部分人,觉得应该接受上党郡,因为要打下一座城池,耗资牺牲巨大,而且还不一定能打下来,如今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上党郡17个城池,何乐而不为。

最终赵孝成王拍板,接受上党郡,成为秦赵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长平之战现场

第二:军事上表现的不自信。

在军事力量对比中,秦国略占优势,长平之战,秦国出兵60万,赵国出兵45万。

秦国在之前经历过商鞅变法完成了军事和经济的改革,经济和军事势力都显著增强。

军事改革里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奖励耕战。

只要有军功,就能升爵,军功很简单,就是砍敌人的头颅,杀敌越多,爵位越高。

调动了老百姓积极性,百姓为了改变命运,都愿意为国打仗。

在战场上,秦军看着敌人,简直就是两眼冒红光。

而赵国推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融合,北方很多少数民族骑兵加入了赵国军团。

后来灭亡了中山国,使赵国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但胡服骑射只是提高了军事实力,并未解决农业的问题。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赵国农业的后勤保障,是极为缺乏的。

在长平之战开始后,廉颇在和秦军的战斗中损兵折将,于是迅速改变策略。

廉颇说,敌强我弱,秦国远距离跋涉,此战的目的就是速战速决,如果和他硬拼,必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我们在本土作战,给秦国打消耗,对我们最有利,于是他加强了防御工事,严防死守,消耗秦国,寻找时机,歼灭秦军。

果然秦军攻不破赵国壁垒,没法前进,任凭秦军怎么办,廉颇就是不出战。

就这样这场消耗战,相持了三年,双方都损失惨重,再这样下去,秦国和赵国都会被严重削弱,甚至是同归于尽。

在赵国无粮,没法支撑的时候,赵孝成王谴责廉颇,让他速战速决。廉颇不执行,认为主动进攻,会很危险。

这时的赵孝成王眼看着每天消耗的巨大,对打败秦国,没有信心,产生了求和的心态。

长平之战赵军被围困

第三:外交失败。

在长平之战陷入相持阶段,双方都消耗巨大,力不从心的时候,赵孝成王召见了大臣虞卿,想通过外交改变这种相持局面。

虞卿说,可以通过割地魏国和楚国,三国结成合纵联盟,这样秦国对三国的力量必然会十分畏惧,这样去谈的话,很容易谈成。

可赵孝成王否决了虞卿正确的建议,派遣使者出访秦国和谈。

结果导致秦国友好的接待了使者,让其他国家看到秦赵已经和好,即使后面发动战争,也是他们自己的事,到那时,其他国家想出兵也找不到借口了。

就这样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果真在长平之战后期,赵军被合围的时候,没有国家帮助赵国。

长平之战,攻城略地

第四,临阵易帅。

在孙子兵法中,最忌讳的就是战争打响,临阵易帅。

而在长平之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廉颇和秦军耗了三年,谁也不能怎么样。

于是秦国采用反间计,散布廉颇降秦的言论,以及不怕廉颇,只怕赵括的话。

赵孝成王,本就对廉颇想不出破敌办法而苦恼,于是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坚决反对的情况下,让赵括代替了廉颇。

秦军看目的已经达到,然后换上了人屠白起接替统帅。

赵括一上任就改变了廉颇的正确作战方针,顺从赵王,让全军倾巢出动和秦军主动作战。

而白起示弱,假装战败撤退,然后命令2支部队,第一只2万多人,待赵军出动完毕,占领赵军巢穴,切断赵军退路。

第二支5000多人的骑兵,穿插在赵军中间,切断了首尾军队的联系,并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就这样赵军被困40多天,弹尽粮绝,最后赵括采用自杀式突围,没成功,赵括也战死沙场,赵军40多万人投降。

白起认为赵军反复无常,如果收编,表现不忠,会成为秦国的大麻烦,而且收编那么多数量的赵军,秦国也吃不消。

如果放回去,又将是一股新的军事力量,这个仗,也算白打了,既然不能用,又不能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杀掉。

只放走了200多个未成年的士兵回去报信。消息传到赵国,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赵国精锐损失殆尽,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彻底丧失了和秦国竞争的本钱。

反观秦国,在赵军合围成功后,秦昭王为保证战争成果,亲临前线,让15岁以上能参战的都投入战争中,通过举国之力保证战争胜利。

秦军长平之战主帅,白起

综上所述,这场关乎秦赵两个命运的大战里。

赵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外交失败,失去了和其他国家合纵抗秦的机会。

其次是临阵易帅,违反了兵家大忌。

再者是赵王军事上表现的不自信,出现了困难不是想法破敌,而是想求和。

最后本知道上党郡是秦国的肥肉,没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擅自接收。

各位老铁们,你们觉得赵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还有什么原因呢?

以及在这场关乎两国的生死战中,赵国的失败是必然,还是偶然呢?

欢迎大家留言,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留言,分享,收藏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585.html

秦赵,长平之战,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国,军事家,秦军,上党郡,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赵,长平之战,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国,军事家,秦军,上党郡,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赵,长平之战,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国,军事家,秦军,上党郡,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