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嫪毐事件结束后,秦王只是贬了吕不韦的官职,他却为何要自杀呢?

嫪毐事件结束后,秦王只是贬了吕不韦的官职,他却为何要自杀呢?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嬴政以果敢的态度处理了嫪毐集团的叛乱,首次展示了自己处理问题的魄力。

嫪毐事件虽然得以平息,可接下来却也改变了另一个人的命运,他就是吕不韦。

公元前253年,辅佐了秦国两代君王的吕不韦在自己的封邑(今河南洛阳)饮鸩自杀。

那么,以经商起家,以政治投机为手段而走上秦国相国之位的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

事实上,关于吕不韦的自杀,最主要的爆发点其实就来源于嫪毐事件,还是得从秦王嬴政的加冠礼开始讲起……

二十二岁那一年,秦王嬴政举行完加冠礼之后,嫪毐就发动了叛乱,在镇压叛乱的过程当中,嫪毐被活捉了。

在审讯嫪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牵扯出了吕不韦,他躲都躲不掉:

①:嫪毐是吕不韦的门客,是他找来的猛男。

②:嫪毐进宫是吕不韦在背后操作,否则赵姬不会认识嫪毐。

但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秦王嬴政处理嫪毐事件是在秦王政九年,四月平叛,九月车裂嫪毐;处理吕不韦却在十三个月后,秦王政十年十月,嬴政下令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让他回到了洛阳的食邑。

那么问题来了,秦王明知道吕不韦在嫪毐事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当时为什么只处理了嫪毐和赵姬,对吕不韦却显得非常仁慈,足足拖了一年多才处理?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秦王之所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

①:吕不韦辅佐先王有功。

②:很多人都在替吕不韦求情。

因此,秦王嬴政不忍心对吕不韦执行刑罚,此事就先放下了。

按理说,嫪毐案已经完结,秦王对吕不韦也采取了冷处理,吕不韦只是被贬了官职,罪不至死,他为何要自杀呢?

根据史书记载:岁余,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吕不韦回到自己的封地(洛阳)之后,六国使者纷纷来到洛阳,想请他到六国去做官。

其实,这种事在当时是个很普遍的现象,秦国的丞相卸任之后,经常会被六国聘去做高官。

原本是件很普通的事,却引起了秦王嬴政的担忧:恐为其变

嬴政的担心出于两点考虑:①,吕不韦有才;②:吕不韦有声望。

于是,嬴政就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信,措词非常严厉: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和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和你的全家都迁到蜀地去。

面对秦王嬴政的责难和迁徙令,吕不韦饮鸩自杀(鸩:一种毒酒)。

那么,吕不韦明明看到的是秦王写给他的迁徙令,并不是要他自杀,他为什么要死呢?

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看了秦王的信,吕不韦感到非常恐惧,他怕秦王会步步紧逼,心里非常担心。另外,虽说吕不韦是由商人转型成了政治家,但是他也有自尊,与其等待秦王下达处死自己的命令,倒不如自己自裁而死。

实际上,关于吕不韦的死,除了担心和自尊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得从他的门客说起……

根据史书记载,吕不韦的门客很多,大约三千多人,而嫪毐的门客只有一千左右。

吕不韦之所以养这么多门客,其实有两个目的:

①:吕不韦想在自己的门客中选拔人才。

②:秦国虽说强大,但却没有一个人拥有很多的门客,吕不韦心里很不服气。

因为在战国后期,出现了著名的四公子,他们分别是: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

吕不韦觉得四公子各个手下都有几千门客,而秦国虽说强大,却没有那么多的门客,和四公子比起来简直是太掉价了,因此他才盛养门客。

那么,吕不韦手下的三千门客都为他做了哪些事儿呢?

吕不韦手下的门客为其编著了一部很有名的书,叫《吕氏春秋》。书里面总结了先秦诸子的精华,吸收了各家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的一家之言。

《吕氏春秋》修好之后,吕不韦还曾经把它挂在咸阳的城门之上,说只要谁能够改动其中的一个字,就赏赐此人千金,如同当年商鞅说谁能把木头搬一搬,就赏他重金一样。

其实,吕不韦说的“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炒作,而且是自我炒作!

大家都知道,自己写的书不可能一个字都不能改,书都是能改的,而吕不韦那样做只能说明两点:第一,他很自信;第二,显摆权势。

可以说,吕不韦的门客是他巨大的一个人才库,同时也是秦王朝巨大的一个人才库,吕不韦只是想替秦国储备人才,但秦王却不一定那样想。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真实的例子,来看秦王嬴政心里真实的看法……

吕不韦是在秦王政十二年的时候自杀的,按理说他生前是相国,死后就应当举行国葬,可因为他是自杀,所以不能举办国葬。

因此,吕不韦的门客们把他埋到了洛阳的邙山,此葬法当时叫“窃葬”。

秦王得知此事,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凡是吕不韦的门客,无论参加吊丧仪式与否,一律流放;如果参加吊丧的门客有韩、赵、魏三国的人,一律驱逐出境;如果是秦国人,且俸禄在600石以上的,不但要流放,还要免其爵位;如果俸禄在500石以下,只流放。

从秦王嬴政对吕不韦手下三千门客的处理就可以看出:关于吕不韦想替秦国储备人才一事,秦王嬴政并不领情,他也不认为那三千门客就是秦国的人才库,而是把他们看作是自己政治上的一股敌对势力,是威胁自己政权的一股势力。

在《史书·吕不韦列传》中曾经记载,六国使者纷纷去请吕不韦,因此秦王非常担心。实际上,这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秦王不但戒备吕不韦一人,而且也很戒备他手下的三千门客。

那么,秦王嬴政为什么要如此戒备吕不韦呢?

理由只有一个:吕不韦的权力太大。

在秦庄襄王时期,吕不韦当了三年丞相,在秦王嬴政时期,他又当了九年的相国,前后做了十二年的丞相,而吕不韦这个丞相的权力来自两个方面:①,他的职务;②:太后赵姬(吕不韦是赵姬的前夫)

秦王嬴政还小的时候,吕不韦和赵姬重温旧梦,还保持过一段时间的私密关系。因此,赵姬又给了吕不韦一些特殊授权,使得他的权力相当之大,也让秦王嬴政非常担心。

除了权力之外,吕不韦还曾立下过不少的军功……

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非常重视每一个人的军功,在吕不韦掌权期间,秦国继续执行统一中国的既定方针,不断对六国用兵,而且是节节胜利。

特别是在秦王政五年的时候,吕不韦领兵在魏国打了一个大胜仗,他在魏国的地盘上先后夺取了几十座城池,继而建立了东郡。

可以说,吕不韦建立东郡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原本和秦国接壤的只有韩国和魏国,而东郡(山东一带)的建立使得秦国和东边的齐国也接壤了,也把六国的南北自此割断了,六国再想众合对付秦国就变得非常困难。

同时,吕不韦的军功有着双面性:一方面代表着他的政绩,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他的权力基础。

吕不韦犯下了一个致命错误,那就是他在不自觉中越位了……

作为一个臣子,他超越了君权,就是越位。

不得不说,吕不韦是个极其精明的人,从一个商界精英变成一个政界精英,他非常精于如何获得权力,但却不懂得如何在适当的时候放弃权利。

所有从政的人都必须记住两句话:有权而不恋权,到位而不越位。

大家要知道,中国古代的行政环境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就进入了中央集权制,而国君是最高的统治者,君权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在这种制度下,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君权,一旦超越,肯定会被君王除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58603.html

嬴政,事件,洛阳,秦国,处理,人才,六国,秦王,吕不韦,相国,观点评论,嬴政,秦国,门客,秦王,吕不韦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嬴政,事件,洛阳,秦国,处理,人才,六国,秦王,吕不韦,相国,观点评论,嬴政,秦国,门客,秦王,吕不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嬴政,事件,洛阳,秦国,处理,人才,六国,秦王,吕不韦,相国,观点评论,嬴政,秦国,门客,秦王,吕不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