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战国初期强盛的魏国,终究毁在轻视外交和穷兵黩武

战国初期强盛的魏国,终究毁在轻视外交和穷兵黩武

导语

强国君主魏文侯

魏国是从晋国之中分裂出来的国家,论国土肯定比不过秦,楚,齐这样的老牌诸侯国。俗话说,“土地等同于资源”。有了土地,才能有战争的必需品,士兵和粮食。正常情况下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土地狭小,国力肯定强盛不到哪里去。而魏国的崛起完全违反了土地就是资源这一句话。

从晋国中分裂出来的魏国,国土顶多也就是齐,楚的二分之一。然而就是只有齐,楚国土二分之一的魏国,却在魏文侯的治理下,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老牌诸侯国秦,楚,齐都对魏国忌惮三分。

魏国的强势崛起,主要是三点,变法和魏文侯看重人才,敢放开手让下属去干,和注重外交。

魏文侯

变法

魏国是战国七雄中首个变法的国家,在战国时期变法则代表着变强,魏国也不例外。在西周强盛时期和春秋时期,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在血缘上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基本都是父亲去世,儿子补上。生下来是贵族,一辈子都是贵族,无论是否有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爵位,享受着国家的补贴。

魏文侯时期,魏文侯重用李悝,大力支持李悝变法(主要是废除贵族世袭制度和“尽地利之教”政策)。废除了贵族世袭制度,无论父亲的官职有多大,血统有多么纯正,只要儿子没能力,就没有资格加入最高决策层,俸禄也不能领,只能回家啃老本。这一改革直接将魏国的蛀虫都清理了一遍,让士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实行“尽地利之教”政策,一般情况下,古代的人们种庄稼就只种庄稼,种小麦就只种小麦。这样的做法,一旦遇到相应的天灾,收成将会大打折扣。而“尽地利之教”则是鼓励百姓多种多得。不要种庄稼就只种庄稼,种小麦就只种小麦。除了种庄稼、小麦之外,再种一些蔬菜水果之类的食物在能用的土地上,就算遇到相应的天灾,庄稼不长,小麦不长,水果蔬菜也会长,起码不会饿死。

农民耕田

重人才,放开手让下属去干

魏文侯时期废除了贵族世袭制度,让大批有能力的士人登上历史的舞台。其中吴起可以说是士人中最为典型的例子。

吴起一个跟贵族没有任何关系的平民,在鲁国帮助鲁国打败齐国之后,由于杀妻求将受到鲁国国君的猜忌,到达了魏国,在李悝的推荐下,受到了魏文侯的重用。之后,吴起大放异彩,攻下了秦国的临晋、洛阴、元里等地,统称为河西之地。吴起也因为战功赫赫,被魏文侯封为河西太守,负责管理河西之地。

吴起除了打仗之外,改革也是老手。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魏武卒,训练方法就是出自吴起之手。魏武卒中,个个士兵体力非常强悍,穿三层铠甲,戴着头盔,佩戴剑和戈,还带着一件风靡战国时期的弩。弩用脚才能拉开,一旦拉开,射程能够达到五百米左右,威力十分强悍。

魏武卒带上弩,还要带五十支弩箭。除去装备之外,还带着三天的粮食,一天能行军一百里。魏武卒的装备加起来,不下于一百公斤,而身上带有一百多公斤的装备,还能一天行军一百里,可见吴起的训练方法到底有多么的奥妙。

也正是魏武卒的强悍战斗力,让魏武卒在战国时期南征北战大放异彩,使魏国成为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吴起

注重外交

在一般人看来,国家强大之后,自然要南征北伐。魏国在变法又有人才的加持下,的确扩张领土,但魏文侯则完全没有这种思想,有着古代明君的做事风格。

魏文侯在位期间,虽然魏国的国土急剧扩张,西边的领土到达秦国,南边的领土直抵楚国,东边的领土直抵齐国。但魏文侯从来没有对哪一个国家大动干戈(不包括中山国),特别是一同从晋国中分裂出来的韩、赵两国。魏文侯倾尽全力都要维护住韩、赵、魏三晋之间的友好关系。因为魏文侯特别明白,三晋毕竟是从晋国中分裂出来的三个国家,如果不团结,等到其他老牌诸侯国强盛起来之后,就会遭到其他国家的侵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对抗外敌。

韩、赵两国曾因国土纠纷,同时向魏文侯求援,希望魏文侯能够帮助自己。如果魏文侯有心机的话,就一同和赵国围攻韩国,继续扩大自己的领土。但魏文侯却全以兄弟之国为借口,拒绝了韩、赵两国的求缓,韩、赵两国也因此避免了战争。

《战国策》:韩、赵相难。韩索兵于魏曰:“愿得借师以伐赵。”魏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不敢从。”赵又索兵以攻韩,文侯曰:“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二国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构与己也,皆朝魏。

魏国的强盛在魏文侯去世之后,霸业逐渐开始松垮。只是过了五十余年,魏国的霸业就已经不复存在。到底是因为什么,让魏国的霸业在魏文侯去世之后仅仅只存在五十余年。

魏国版图

轻视外交,到处结仇,接连大败,导致秦国攻打自己的时候无人帮助,有人补刀

魏文侯时期的魏国,一直和韩、赵的关系打点的很好,联合三晋是魏文侯一生的主张。而魏文侯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魏武侯,孙子魏惠王,都将魏文侯的主张,抛之脑后,野心勃勃,满脑子想的就是扩大领土,引起韩、赵以及各国的厌恶。

魏武侯时期,靠近魏国和赵国的刚平(卫国的领土),土地非常肥沃,魏武侯想占领下来。可还没等动手,赵国却先动手,将刚平占领了下来。如果这件事情放在魏文侯时期,魏文侯肯定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不与赵国结仇,毕竟主张三晋联合。魏武侯一见到赵国占领了刚平,气势凶凶,联合齐国征讨赵国。赵国也联合魏国南边的楚国征讨魏国。这场战役虽然伤亡人数不大,只能算是战国时期一场不起眼的小战役。但这场战役直接引起了赵、魏之间的恩怨,让昔日友好的两个国家关系恶化。

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都城从西边的安邑迁到东边的大梁,意思很简单,想向东发展。秦国虽然当时弱小,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啃,毕竟身体里流淌着游牧民族的血脉。

魏国的军队

魏国向东发展,而赵国也要向东发展,这种情况就特别容易引起纠纷。赵国在魏国的眼皮子底下占领了魏国的小弟卫国的领土,引起了魏国的强烈不满。一怒之下,出兵攻打赵国,接着发生了“围魏救赵”的故事,魏军在桂陵被齐军大败。魏国迁都已经引起了齐国的不满,如今魏国又攻打赵国,和赵国的关系又进一步恶化,形同自掘坟墓。

此时的魏国和西边的秦国结怨,北边的赵国结仇,对东边的齐国也造成了威胁,已经引起了三国的不满。桂陵之战后,魏国仗着国力依旧强大,办起了逢泽会盟。在逢泽会盟之上,韩国没有派人来参加,让当时三晋之中国力最强大的魏国感到不满。魏惠王立刻联合北边的赵国攻打韩国,必须要给韩国一个教训。虽然说是联合赵国,但其实赵国并没有出多大的力(赵国依旧对魏国包围邯郸的行为耿耿于怀)。

以韩国的国力固然不敌魏国,只能向东边的齐国求援。齐国在韩国快撑不住的时候,直接派十几万兵马逼近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军的主将庞涓只能领兵回援。齐军得知魏军班师回援之后,开始撤退,但不是真的撤退,而士兵边撤退,边减灶,意思在于引诱魏军。魏军主将庞涓看到齐军的火灶一天比一天少,认为齐军已经混乱,发生溃散的情况,轻敌冒进,只率领主力部队追击齐军。结果在马陵道被齐军埋伏,遭到了齐军的猛烈进攻,全军覆灭,包括庞涓。

马陵之战后,魏国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灭。

商鞅

秦国的崛起

秦国,魏国两个领土相接的国家,魏国强则秦国,魏国弱小则秦国强,魏弱秦强,秦强魏弱。商鞅在秦国之时就已经直接指明了魏弱秦强,秦强魏弱,两国势同水火。

《史记·商君列传》: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

魏惠王盲目自大,接连对外发动战争,桂陵、马陵两次大败,国力日益衰弱。一直将目光定在东方的魏国,忘记了自己后方的秦国。商鞅是在魏惠王初年,宰相公叔座去世不久,入秦。

商鞅变法五年之后,秦国的总体国力已经开始提升。魏国正忙于向东方开疆扩土,昔日的弱秦已经敢在魏国的背后捅刀子了。

桂陵之战的前一年,秦孝公首次对魏国主动发起进攻。首战,一战告捷,占领了魏国的少梁。而此时的魏惠王依旧不动于衷,还没意识到魏国日后的威胁,秦国正在崛起,依旧将目光定在东方。

秦、魏双方交战

魏国经历桂陵、马陵两次战败后,秦国对魏国主动发起攻击,秦军主帅商鞅将昔日的朋友,现如今的魏军主帅公子卬欺骗到军中设宴款待,结果直接绑了公子卬。对魏军发起突袭,直接击溃魏军,包围魏国昔日的都城安邑,魏惠王无奈,只能割一部分的河西之地向秦求和。

此时的魏国已经陨落,连续的战败已经掏空了这个昔日强盛的国家,魏惠王晚年深刻反省自己的过失,但已经为时已晚。之后的魏国将一直臣服于秦国的威胁之下。

《史记·魏世家》:寡人不佞,兵三折於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魏惠王

总结

三晋联合是魏文侯一生的主张。魏文侯时期,魏国虽强,但被秦、韩、赵、卫、宋包围,情况不容乐观。只有三晋联合,才能提防日后其他强国的侵略。到了魏武侯,魏惠王时期联合三晋的主张,被魏武侯,魏惠王的野心吞没,满脑子想的都是扩大疆土。甚至到了魏惠王晚年,魏国没落的时候,魏惠王反省自己,颁布优厚的国家政策来招纳贤人。见到众人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先生们来到魏国,准备用什么方法使魏国得利呢?”都到了这种时候了,还想着利。

《史记·魏世家》:辱幸至獘邑之廷,将何利吾国?

三晋关系恶化,导致了魏国衰弱之后被西边的秦国按着打,韩国袖手旁观,而赵国上去补刀,和魏国关系不好的齐国也上去补刀。到了魏惠王的儿子继位的第五年,魏国算是彻底和强国这两个字脱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1216.html

庄稼,魏文侯,外交,吴起,的国家,轻视,贵族,魏国,文侯曰,魏武卒,知识科普,魏文侯,秦国,赵国,魏惠王,魏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庄稼,魏文侯,外交,吴起,的国家,轻视,贵族,魏国,文侯曰,魏武卒,知识科普,魏文侯,秦国,赵国,魏惠王,魏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庄稼,魏文侯,外交,吴起,的国家,轻视,贵族,魏国,文侯曰,魏武卒,知识科普,魏文侯,秦国,赵国,魏惠王,魏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