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官渡之战的背后-以曹操为首的寒族对豪强士族阶级的战略阻击

官渡之战的背后-以曹操为首的寒族对豪强士族阶级的战略阻击

序言

关于官渡之战,相信很多人通过历史课本、小说影视都有所了解。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军事胜利,但其背后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盘踞东汉政坛百余年的豪强望族被击溃,以曹操为代表的寒族势力首次当家做主。

乱世奸雄的另一面——正直且不畏权贵的栋梁之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大众对曹操的印象,在很多戏剧曲目中,曹操也是以篡权汉贼的形象出现。

殊不知,曹操在青年时却是一个能力突出、正直果敢、不依附权贵的才俊。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没错,是宦官,而不是官宦,他的父亲曹嵩是当时的大宦官中常侍曹腾的养子。

后来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即便曹操的父亲看似位高权重,可从背景看,不过是依靠宦官上位罢了。

与邓氏、窦氏等元勋豪族比起来,简直不要太寒酸,而曹操从小就对政治权谋耳濡目染,对骄奢淫逸的豪族权贵深恶痛绝,再加上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南阳何颙说: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操入仕后,做了以下三件事充分体现曹操的能力和正直不阿的品性。

第一件事:174年,不到二十岁的曹操凭借门荫关系,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是东汉都城,也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但年轻的曹操一到任,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还造了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申明“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矛头直指朝廷权贵,可压根没人在乎。

一天,大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被曹操发现,直接将他用五色棒打死。一时间这件事在权贵中间炸开了锅,顿时“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曹操虽然出了名,但也因此得罪了当朝权贵,不过碍于父亲曹嵩的面子,只能将他明升暗降,调任其为顿丘县令。

第二件事:180年,党锢之祸爆发,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被宦官杀害。

曹操不顾个人安危,顶住压力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严厉批评朝廷之上遍布奸邪之徒,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十分恳切,虽没有被汉灵帝采纳,但却让那些宦官为之震惊。

第三件事:184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展现了出色的军事天赋,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凭借军功被任命为济南相。

虽然曹操历经十年宦海沉浮,但初心不改,面对济南国内各县长吏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横行无忌的情况。

曹操雷霆出击,将为非作歹的官吏全部罢免,济南官吏仅剩十之二三,济南顿时“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在当时政治极其黑暗的东汉,曹操不愿依附权贵,可谓政坛上的一股清流。不过曹操的出身以及所做作为算是彻底得罪了豪强权贵,在未来也不为权贵阶级所容。

官渡大胜,曹操成功遏制豪强集团的强势反扑

公元189年东汉政坛发生一件大事: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与十常侍的宦官集团为争夺权力发生火并,最后何进被十常侍杀死。

同年九月,地方军阀董卓入京,接管朝政,废汉少帝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

以袁绍为首的地方豪强借讨伐董卓,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彼此之间战争摩擦不断,至此地方军阀势力取代外戚宦官,成为东汉政局主宰。

曹操也趁此机会壮大自己的实力,很快就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192年曹操在青州击败黄巾军,俘获降卒三十余万,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在此后的四年间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割据势力,196年,将汉献帝迎至许昌,自任司空、车骑将军,总揽朝政,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后曹操势力向北发展,将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在曹操东征西讨的同时,北方另一个大军阀袁绍也在大肆扩张地盘。

199年,袁绍战胜公孙瓒,占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

北方最强大的两个政治军事集团,决战势所难免。

与曹操相比,袁绍的背景要强大得多,袁绍出身于东汉后期名门世家“汝南袁氏”,这个家族有多么厉害?

从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与袁绍关系较近的是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

这就相当于一家子里出了五任总理级别的人物,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袁绍享有的资源和机遇也要比常人多得多。

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出任濮阳县长,搁当代就是正处级干部,而现在二十岁的年轻人还在大学校园里读书,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中,有多少人干一辈子就是个副科。

所以袁绍注定会有不平凡的人生,而出自名门士族也必然代表地主豪强阶级的利益。

在党锢之祸中,袁绍积极帮助士大夫避难,并与有同样爱国抱负的曹操结成一个反宦官专政的政治集团。

可曹操反的不仅是宦官,还有士族豪强,而袁绍则致力于恢复豪强地主的统治,政治目的的不同注定袁操二人分道扬镳。

果然在公元200年,两人在战场相遇,官渡之战爆发。

河北袁绍拥兵十万南下进攻许都,虽然曹操仅有两三万人马,但凭借过人的谋略,加之能够正确分析客观条件,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

他屡次击败袁绍,在相持两个月后,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七万余人,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这场战争的胜利标志着豪强士族的反扑宣告失败,以曹操为代表的寒门势力得以崛起。

打破阶级固化的先驱者

曹操消灭袁氏势力后,豪强士族集团元气大伤,已无足够资本与曹操抗衡,曹操得以在北方大地实施新政。

小编总结就是“一打一拉”。

一打是指惩治豪强,曹操以猛药治疴、重典治世的方式打击侵蚀社会、瓦解国家政权的顽固地主。

先后起用王修、司马芝、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惩办不法豪强,抑制土地兼并,缓解社会矛盾,中原百姓为之称道。

一拉是指唯才是举,东汉以来,选拔官吏首先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这样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使豪强士族垄断了所有政治资源,堵死了平民百姓的上升渠道。

久而久之,就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曹操打破这一壁垒,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出身下层也可提拔。

同时,他也注意用人不重虚誉,选用官员只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即可,至于所谓的封建道德不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曹操提拔人才不拘一格,注重实用主义。

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达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成功打破世族门第观念,争取中下层地主阶级支持,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除了政治手段,曹操还利用经济手段振作社会。

一是兴办屯田,即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农业集体耕作,集中人力物力,极大提高生产效率,短时间内就使地方“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一扫往日饥荒遍野,赤地千里的局面。

二是扶植自耕农经济,通过采取招抚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等办法,解决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问题,恢复农业生产。

同时颁布法令,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小农土地,防止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

在曹操的治理下,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北方大地经过连年战火,又有了生机活力。

曹操通过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打击地主豪强,改革社会积弊。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豪强士族和儒家士大夫拍手称快,但对于平民百姓却是不幸,因为正是在曹操执政北方的二十年间,寒门子弟才有了突破阶级壁垒,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曹丕继位后逼迫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政权,实行九品中正制,豪强士族卷土重来,再次垄断政治资源,平民阶级在未来几百年间无出头之日,直到下一个政治强人武则天的出现。

小结

《三国演义》和戏剧曲艺把曹操描绘成一个白脸大奸臣的形象,诚然,曹操在掌权后挟持天子,成为一代权相。

但在“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经济遭受空前破坏的悲惨景象下,是曹操通过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稳定局面。

而且曹操不仅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擅长书法,开建安文风。

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曹操心胸宽广、豁达乐观的豪迈大气品格以及独有的人格魅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1473.html

战略,豪强,东汉末年,阶级,势力,曹操,宦官,袁绍,士族,权贵,观点评论,豪强,曹操,宦官,袁绍,士族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战略,豪强,东汉末年,阶级,势力,曹操,宦官,袁绍,士族,权贵,观点评论,豪强,曹操,宦官,袁绍,士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战略,豪强,东汉末年,阶级,势力,曹操,宦官,袁绍,士族,权贵,观点评论,豪强,曹操,宦官,袁绍,士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