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任何关羽的雕像,为何双眼都不是睁开的?老木匠:没人敢不这样做

任何关羽的雕像,为何双眼都不是睁开的?老木匠:没人敢不这样做

引言

罗贯中曾在《三国演义》中用“惟凭立国安邦手,先试青龙偃月刀”去形容关羽的勇猛。继吕布之后,关羽被称为三国的又一猛将。

经历朝的传播,关于在后来的神武胜过吕布,更是在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被封为“武圣”,享有与孔子平起平坐的待遇。

在陈寿的《三国志·关羽传》中,虽然对关羽也有所记载,但并没有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只是比较突出地强调“髯”和“七粒痣”。比如,山西运城的关羽故里就有后人根据《三国志》的描述,将其画为黄皮肤、带有七颗痣的美髯公,即他的皮肤似乎不是红的。对他的形象进行细致描述的和被后人广为认可的,主要来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即所谓的“卧蚕眉、丹凤眼、赤面长髯”。

如今可以见到的形象中,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赤面长髯”、“丹凤眼”和“卧蚕眉”。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关羽去世之后,就没有人记得他真正长什么样。不过,他的形象被定型后,就是人们接受的那个样子。非常奇怪的是,在关于他的一些雕塑中,他总是紧闭双目。并且老木匠还表示:没人敢不这样去做。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老木匠们说出了其中的含义。

一、眼不见心为快

在民间中有两个传说,一是认为关羽之所以不睁开眼睛,和古代民间人们对于生死的看法有关;二是认为那是关羽本来就有的坏习惯。

据说,“关羽的一生杀戮太多,导致很多死在他刀下的亡魂怨念太重。有的亡魂已经选择投胎,有的则每个晚上都到他的床前去报复或骚扰。由于自身具备神力,又获得上天的眷顾,所以亡魂们也奈何不了他。”

少年时期,关羽就因为地方豪强的欺压而将其杀死,从而沦为少年逃犯,一直流落江湖,以贩卖红枣为生。“如果神鬼传说真在,那么他从小就被这种黑暗力量所纠缠。为耳目干净,他索性将眼睛微闭起来,不与鬼魂们接触。”这类说法类似小说加工,由民间饭后谈资产生。

第2个传说是,关羽除了能骑马打仗外,还非常喜欢学习,经常在夜间挑灯夜读,以至于双眼熬不住,落下眼睛睁不开的怪病。这一说法可能会有更多的科学性,古人的夜生活只能依赖于亮度不高的油灯,而它们对眼睛的伤害程度很大。

在与刘备桃园结义和正式参加各种战斗前,关羽的唯一经济来源是卖红枣。而根据气候特征对于商业经济的影响来看,红枣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内出卖,不可能被存留至跨年获跨季。加之,古代的商贸需求不强,人们本身就可以满足红枣的需求。

比如,在有吃红枣习惯的地区,基本上每一家都有至少一颗或几颗红枣树,等到年末的时候,它们一来可以满足自家食用,二来也可以出售到市场中去,给家里面带来一些补贴。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如果真的需要挑灯夜读,那么他还得支付“高额的油灯费”,不可能是一个晚上点亮十几盏灯。昏暗的环境中学习,眼睛自然不好。长年累月下来,他也就有了不睁双眼的坏习惯。

二、“开眼即杀人”的传说

在《三国演义》的记载中,关羽虽然义薄云天,很关注与刘备和张飞之间的兄弟感情,又热爱恢复汉室江山的事业,但是他的杀气极重,死在他刀下的有不计其数者。

根据不完整统计,他从少年时期便开始杀人,然后才被迫流浪江湖。跟着刘备攻打黄巾军期间,其高级将领程志远死在他的大刀之下。应刘备的要求,拯救孔融时,将黄巾军的猛将管亥一刀劈死。投奔曹操旗下时,为报答曹操,他在虎牢关之战中温酒斩华雄。

此外,袁绍的上将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中的卞喜,、王植、秦琪、蔡阳、孔秀、孟坦和韩福,长沙之战中的杨龄,水淹七军中的夏侯存,抬棺应战的庞德及其偏将成何等有名有姓的人都死在他的大刀之下。

当然,这些人数还没有包括在他冲锋陷阵时,倒在他的刀下的无名士兵,所以只能用不计其数来计算。自从跟随刘备起,他的从军年龄多达30多年,基本上每一个月都有一场战斗,在战场之上,只有一个人能活着,正所谓每天都在刀口上过日子。

积年累月下来,身上的所有杀气都凝聚在双眼之中,以至于人们与他相距几米都能够感到不寒而栗。第1次见到他的时候,曹操看中的是他身上的这股杀气,所以才不惜重金和岗位将他留住,希望能够在事业上得到他的帮助。

为减少霸气侧漏,微张双眼或闭着双眼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关羽的雕像才没有雕刻成张着双眼的,不然会给拥有者带来“不吉祥”。

三、眼睛是心灵之窗

正所谓画龙点睛,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习俗中,眼睛是神力的一个部分,所以经过魏晋南北朝后,人们对于各类雕塑的眼睛尤为注重。就目前来看,唯有关羽的眼睛是闭的,其他的神灵则挣大双眼,看起来挺吓人。

传说,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有一个叫张僧繇(yóu)的绘画大师,非常善于龙的描绘。有一次,他应陵安乐寺的邀请,在寺庙的墙壁上画了4条龙,但都没有将他们的眼睛画下来。

寺庙的僧人认为,没有眼睛的龙是残龙,所以要求他将它们的眼睛都点上。哪知道,他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寺庙之外就突然风雨大作,两条墙上的龙居然活跃起来,直接飞入乌云之中,只留下两条没有点睛的龙在墙上。

这一故事虽然讲的是龙的事,但与南北朝之后在我国形成的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一般神灵的形象被塑造出来之后,如果没有得到高僧的指点,是不能将其眼睛塑造出来的,否则塑造形象者会“遭遇到不测”。

唐朝时期,关于关羽的的故事还不怎么流行,但到宋朝以后,为凸显忠义在道德方面的重要性,儒家学者和皇帝大力地鼓吹关羽的忠勇之风,从宋徽宗开始,皇帝们便不断地给他增加封号,宋徽宗在崇宁元年(1102年)封他为忠惠公,后又在大观二年(1107年)封他为武安王。

明朝时期,这种风气更加强烈,明神宗在万历四十二年(1613年)直接将他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这就意味着,关羽不再属于人间,而是上升为能够影响到“人鬼神三界”的“神灵”。

所以,在神格化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人们只能将关羽的形象塑造成微张眼睛的形式,以凸显出他的英明神武和降低杀戮之气。

结语

对于关羽不张开眼睛的传说,有着各式各样的观点。其实,古代画相的技术,许多人的形象都是通过一些人的描述而想象出来。这就意味着,在不同的人的心目中,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形象。

所以,在关羽去世之后,除了见到他的人和他的亲人知道他的具体形象之外,没有人知道他长得是什么样的。这也可以解释在不同的区域上,出现不同形象的关公的问题。

从形象风格的演变上来看,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关羽的脸色是黄色;宋朝以后,他的脸色逐渐地变红起来,最后还呈现出红中透黑的趋势。所以,对于关羽微闭双眼的说法,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文化因素和人们对于想象中关羽形象的自我描绘。

参考资料

《三国志·关羽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4595.html

关羽,眼睛,三国演义,刘备,少年时期,雕像,双眼,人们,传说,红枣,观点评论,关羽,眼睛,形象,刘备,曹操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关羽,眼睛,三国演义,刘备,少年时期,雕像,双眼,人们,传说,红枣,观点评论,关羽,眼睛,形象,刘备,曹操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关羽,眼睛,三国演义,刘备,少年时期,雕像,双眼,人们,传说,红枣,观点评论,关羽,眼睛,形象,刘备,曹操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