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长平之战时秦赵两国均希望速胜,故两国均临阵换将

长平之战时秦赵两国均希望速胜,故两国均临阵换将

受成王败寇观念的影响,对待历史上的人物,人们很容易把胜利者视为聪明绝顶、将失败者看成愚蠢至极。被贴上“纸上谈兵”标签、两千年来沦为笑柄的赵括,就是这一逻辑下的标准受害者。

赵国的45万精锐被带到坑里,真的是因为赵括太蠢吗?如果撇开思维定势、尝试站在客观的角度略加分析,也许就能发现一些问题:面对秦赵两国的国运之战,能够在战国那么高强度的竞争格局下屹立上百年的赵国,其君臣难道会愚不可及?赵括若真的像史书中描写得那么草包,秦昭襄王会至于亲自出马、调动河内郡所有青壮年男子上战场?面对秦、赵对决,东方五国为啥从头至尾作壁上观?为何不趁机押宝、渔翁得利?

先带着问题去查看史书中的记载。对于长平之战的过程,正史中记载得最详细的,是《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根据该篇的描述,梳理下赵括被推上台前的过程: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白起攻下韩国野王,上党郡沦为孤岛;上党郡守冯亭为了拉赵国下水,向赵孝成王抛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方案——向赵国投降;赵王权衡利弊决定答应,其后派平原君前去接收,同时命廉颇驻守边境的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但赵王并不傻,接下来他用上党的韩人消耗秦军的力量。直到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初,秦军在左庶长王龁率领下彻底攻下上党,当地人纷纷逃向赵国,廉颇在长平率兵接应;秦国不满,4月开始进攻长平。双方爆发小规模接触战,互有胜负;随着两军的针锋相对,战事规模逐渐扩大;6至7月,秦军主攻、赵军主守,后者屡屡失利;但廉颇并没有选择出击,而是加固营垒、摆出了持久战的架势,无论对方如何挑战都不出战;对于赵军被动挨打的状况,赵孝成王极为不满,多次派使者去前线斥责廉颇消极避战,但廉颇偏偏不改;秦相范雎趁机派奸细携巨款前往邯郸制造舆论,声称廉颇的态度及能力都有问题、对秦军毫无威胁,名将赵奢之子赵括才最让秦人害怕。赵孝成王临阵换将,7月下旬,兵法知识青出于蓝的赵括火线上阵。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逻辑关系:赵括之所以能够成为赵军主帅,是出于赵孝成王对廉颇的不满。

根据史料来看,廉颇虽位居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当时的表现看起来确实比较糟糕:6至7月的交手中,采取守势的赵军接连战败,先后三座城垒被攻陷、6名尉官被俘;“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

胡服骑射的赵军向来以机动性强大、进攻能力强大闻名,这种军队最擅长运动战;而城垒的攻防战,更适合以步兵为主的军队,秦军对此非常擅长。

廉颇

因此,廉颇的举动就非常让人疑惑了:行军打仗,向来讲究以长敌短,如今他却以己之断、对敌之长,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态度和能力确实有问题。

至于赵括,史书中多次强调:是范雎精心设计、刻意把他拱到台前的,仿佛秦人早就预料到了赵括会把赵军带进沟里。

那么这里有个矛盾之处:既然廉颇的表现那么差,处处被动挨打、气势全无,让赵王也忍无可忍,那他应该是秦军最理想的对手才是,为何范雎费尽心思地想要把他换下去?并且,对于赵括是什么样的人,秦国人没理由比赵国人了解得更多。面对涉及到国运的生死之战,赵国统治层凭借毫无来由的民间传言就临阵换将,岂不太儿戏了吗?

此外要注意一点,司马迁编写《史记》,素材来源有两方面:汉朝皇家所藏的古籍,自己四处游历实地收集。但在100多年前,秦朝焚书令有这么一点:“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由于立场不同,各国记载的史料里有不少对秦国不利的内容,出于统一思想、稳定统治的目的,秦始皇才下达了这一命令。

那什么历史记载是对秦国不利的?一种自然是抹黑、污蔑的内容,另一种则是“事实”。

正是由于六国史书被焚烧,司马迁的《史记》才经常出现明显的矛盾、不合理之处。因此,对于赵括取代廉颇的真实原因,现有史料极有可能记载得并不完全。

范雎

范雎设计诱使赵王换上赵括→赵括把赵军带进包围圈,逻辑严丝合缝,但这是典型的从结果反推过程,看似合情合理,但也许并不符合事实。

敌人反对的,那就是正确的;廉颇既然让秦国忌惮,说明他的打法是没问题的。秦军在之前已经连续战斗了两年多,而且远道而来,可谓疲惫之师;而赵军则完全相反,属于以逸待劳。但廉颇为什么老是打不过秦军呢?

有两种可能:其一,战术相克,廉颇的风格就是被秦军克制;其二,急于求胜的秦军孤注一掷,所以斗志更猛。

综合来看,这两种因素都有。所以廉颇采取坚壁清野的龟缩大法,是要泄掉秦军的锐气。在历史上,类似的战术数不胜数,前有春秋时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刿论战,后有南北朝时期拓跋珪参合陂之战大败前燕。

因此,从战术层面而言,廉颇是没问题的。但他的做法不符合赵国的战略与实力。

赵国虽然是唯一能与秦军正面抗衡的军事强国,但它的综合国力远远不能与秦国相提并论。打仗打的是后勤、国力,胡服骑射的赵军,最擅长的是机动作战、速战速决;而廉颇带兵的三个多月里,数十万青壮年耗在前线,每多待一天就意味着海量的后勤物资消耗,赵国压根扛不住。

赵孝成王

但从秦王、范雎急切的举动来看,秦国同样扛不了多久,这个时候,两国比的就是战略定力与外交手段。年轻的赵孝成王还是在这方面吃了亏,他听信楼昌的建议,派郑硃前往咸阳商谈停战事宜;但老谋深算的秦昭襄王借此造势,让各国以为秦、赵之间有缓和的可能,由此不敢轻易站队赵国。

因此,赵王只剩下跟秦军死磕这一条路,但老将廉颇显然信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决不听指挥,那自己只有换上一个更有执行力的统帅了。于是将门之后赵括就这么走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从赵括上任后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他确实有两把刷子。“赵括至军,悉更约束,易置军吏,出兵击秦师”,换人、换军令,立即集结军队准备出击。如此雷厉风行、举措果断,这种有执行力、有能力、严格贯彻领导意图的下属,试问谁不喜欢?

由于其后赵军被全军包围,由此指责赵括顾头不顾尾、应当分兵出击才是;但换个角度来看,分兵岂不更容易被各个击破(后来白起就是这么干的)?

从秦昭襄王秘密换上白起、下令任何人不得泄露消息的举动来看,他是在进行一场赌博:按照常规的战术,秦军没有打赢赵括的信心;只有派上老将白起、兵行险着,秦军才有获胜的可能。

赵括

随后40多万赵军被白起一分为二、分割包围。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秦军兵力并没有达到赵军的两倍,这也是赵括敢于全军突进的底气;但白起强就强在,他能够巧妙地利用营垒、地形,对敌人形成包围圈。其后秦王亲自赶赴河内郡,以升爵一级为刺激,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赶赴长平战场,彻底阻断赵国的援兵和粮食。

也就是说,秦国胜在战术,也胜在人多、粮食多。

赵括被包围了46天,队伍中已经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但此时的赵军并没有崩盘,仍在顽强向秦军发动冲击、等待救援。

相对于国力更为强大的秦国,此时的赵国无论在人力、物力上都处于下风。但秦国最怕的就是各国合纵,为啥其他各国不趁机捅秦国一刀呢?

长平之战示意图

那时的韩、魏可能早就没了抗秦的勇气和实力,但其他强国有。据《资治通鉴》记载,此时“齐人、楚人救赵”;《史记》也称,“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即秦国当时已经心里打鼓,如果齐楚来真的,那么秦军就撤围而退。

据后来白起坦言:“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可见当时的秦军也是在苦苦支撑。如果齐、楚给点力,战国的走向也许就改变了;但从齐王不愿借粮来看,他们并没有真心帮助赵国。也许在他们看来,秦、赵同样具备威胁,秦军固然是虎狼,赵军也不是软柿子。如果秦军获胜,由于三晋的缓冲,齐、楚暂时无忧;但假如赵国赢了,果子是紧挨着秦国的三晋的,齐、楚很难分到好处。也许这就是他们出工不出力的考虑。

最终赵括被射杀,赵军崩盘投降,战国时期的两大军事强国的决战,以赵国完败告终。但纵观这一战争过程来看,秦国的胜利,既有综合实力占优的因素,也有运气的成分。面对初出茅庐的赵括,秦国三巨头——秦王、范雎、白起全部上阵,而且还动用了所有的阴谋阳谋,最终还只是“杀敌一千、自损五百”的惨胜,能把赵括视为“纸上谈兵”的笑柄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471.html

秦赵,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军主,赵国,秦军,秦人,范雎,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赵,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军主,赵国,秦军,秦人,范雎,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赵,廉颇,赵孝成王,赵括,秦国,赵军主,赵国,秦军,秦人,范雎,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