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董仲舒为年青的汉武帝献上《天人三策》,天子阅后:就它了

董仲舒为年青的汉武帝献上《天人三策》,天子阅后:就它了

刘彻16岁登基,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孩子,在窦太后的威严之下,年青的刘彻有劲使不出,二人政见不和。5年之后,窦太后去世了,21岁的刘彻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了,再也不用受奶奶的约束了。

此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庞大的汉帝国,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应该以什么样的策略和思想,来统治这个国家?于是,他向此时身为博士的董仲舒求问,董仲舒为刘彻献上了自己的答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三策》。由此看来,《天人三策》就是董仲舒针对汉武帝如何治理国家的提问,所给出的自己的见解和回答。

因为共回答了三篇策论,所以是“三策”,而“天人”又做何解释呢?天与人的关系。既然是汉武帝问政于董仲舒,而后者为什么要扯上天与人的关系?且听下文细细道来:

01,把天人关系讲清楚了,继而引出“天人互为感应,君权授命于天”,这就为君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君权并非谁的力量强大,就可以为之的,君权神授,只有天然地具备天子资格的人,才能成为皇帝,来统治天下。这既为君权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也将君权神圣化,告诫民众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那天命之所归,究竟应该归于谁呢?或者说究竟具备何种条件,才是被上天选中的那个人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难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只能说董仲舒也只是给出了一些大而笼统的条件,比如说“受到天的尊重的人,天就会使他得到天下而成为王,这是人力做不到而自然之力才能达到的事。”具备天下资格的人,有什么特征?天下的人心都归顺于他。

当天下人都归顺于天子时,上天能感受到人们的诚意,于是就会出现祥瑞,也就是说,天下得民心,天必佑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肯定,一种良性循环。

天与君主之间的关系,第一是授权于君主,第二是对君主充满仁爱和帮助,只要你勤勉努力,上天都会协助你,护佑你。

02,君主的权力也天然地受到自然力或者上天的约束和警戒,所以天子也应该是有所忌惮的,而不是什么都能做的

天下勤勉努力、仁德爱民,上天就护佑你,消除你的灾祸,反之,如果一个君主不实行仁政,靠严酷的刑罚治理国家,不教化人民,不注重道德建设,骄奢淫逸,那上天也会不再帮助你,而是会惩罚你,若君主没有及时反省修正,就会有更大的惩罚随之而来。

由此看来,君权神授亦是一把双刃剑,但客观地讲,它赋予君主好处的一面,大于警示它的一面,因为当一个君主不施行仁政时,这种上天的惩罚并不一定是稳定和可靠的,是无法制度化的。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在君主的内心,也并非是为所欲为,他一样也有自己的顾忌、担心和忌惮。在封建社会那少得可怜的对于君主的约束方面,天道的惩戒机制,也是对天子一个很大的威慑力量。

董仲舒

03,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让儒家的地位提高起来

常言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一国之人同心,其利又有多大?如何把一国的民心统一起来,那就得有统一的思想理论,董仲舒给汉武帝给出的方案是:让儒家兴盛起来,以仁德教化人民。

秦的暴政和短暂,几乎成了后世很多朝代的一个反面教材,而这其实也成了秦对历史的一种客观的贡献,试想没有秦的案例的话,后世又将走多少弯路,好在秦的例子摆在那里,再执拗的帝王,也得想一想,也得参考一下。

秦的失败在于,以峻法治理国家,看似威力无比,却没有形成一种人人认可接受的思想意识,没有在思想上形成一套价值体系和一种凝聚力,秦的统治者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儒家的价值,也没有过多的顾及到人心对于国家存亡的作用,迷信武力,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其实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在军事上稳准狠,但在国家治理上,其实是简单粗暴,也为14年的秦的短暂历史埋下了昙花一现的伏笔。

董仲舒

法家是强国之道,儒家是治国之道,秦始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他的成功之中,蕴含着巨大的隐患。董仲舒看到了这一点,一个国家要长久发展,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儒家的仁政思想。

世上最容易打动的是人心,但世上最不容易改变的,也是人心,所以能用一种思想把人心凝聚起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产生的“软实力”是绝对不可小觑的。所以,董仲舒给君主的建议是:要勤勉、要行仁政、要以“仁义礼智信”教化人民。在董仲舒看来,思想问题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也就都能解决了。

04,董仲舒给出的治国方案,为什么能得到汉武帝的高度认可?

作为封建君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集权,而汉武帝又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所以董仲舒的方案之所以得到汉武帝的喜欢和认可,就是因为它能加强封建君主的集权。

天人感应以及“奉天承运”,说明了天子是天命的执行者,地位特殊,天下独此一份,授命于天,神圣无比,绝非常人可比。思想大统一,同样是有利于集权。

唯独儒家之于国家治理的作用,是真正的能使一个社会持久地良性运转下去,这是董仲舒很独到的地方,也是汉武帝很英明的一面,他意识到了儒家的积极意义,这一点非常了不起,后世的两千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儒家的影响还将继续下去。

作为一个以“武”见长的帝王,汉武帝在位55年,跟匈奴打仗就打了40多年,而一个如此注重军事的君主,能同样对董仲舒这一套以儒家为主要内容的理念产生兴趣,并开创中国历史尊儒之先河,体现了汉武帝治国才能综合、均衡、成熟的一面。因为有了董仲舒的方案,有了汉武帝的接纳和认可,才有了大一统国家及思想的现代社会格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5339.html

国家,汉武帝,治理,董仲舒,天下,君主,天人,思想,天子,儒家,观点评论,汉武帝,董仲舒,刘彻,君主,儒家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国家,汉武帝,治理,董仲舒,天下,君主,天人,思想,天子,儒家,观点评论,汉武帝,董仲舒,刘彻,君主,儒家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国家,汉武帝,治理,董仲舒,天下,君主,天人,思想,天子,儒家,观点评论,汉武帝,董仲舒,刘彻,君主,儒家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