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汉武帝晚年后悔反击匈奴了吗?-谈谈真实的“轮台悔过”

汉武帝晚年后悔反击匈奴了吗?-谈谈真实的“轮台悔过”

汉武帝在历史上以雄才大略而闻名。他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对匈奴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反击,收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基本消除了自西汉初期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此外,他又同时采取外交手段和军事手段使西域诸国臣服,为后来把西域并入中国版图奠定基础。

当时的匈奴势力强大,对中原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汉武帝痛击匈奴和开拓西域,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不少史学家誉为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标志性事件。汉武帝也因此名垂千古。

汉武帝

但是,长期以来也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到了汉武帝晚年,他对自己的这些政策非常后悔,觉得对匈奴大规模的战争实际上是劳民伤财的举动,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并发诏书罪己。这种说法的权威来源,就是《资治通鉴》里面的这么一段描述:征和四年三月,从泰山封禅回来以后,武帝说了这么一句话,叫做“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为了表明自己的悔过,还专门写了一个诏书,就是著名的“轮台诏”,又被称为“轮台悔过诏”。

有人就据此认为,汉武帝晚年,大幅度地转变了政治取向,由横赋暴敛、穷兵黩武,转向“守文“,后来的西汉王朝才有了“昭宣中兴”的大好局面,否则西汉很快会灭亡。

如果这种说法属实,那么汉武帝的历史评价就该很低了。北击匈奴、捍卫华夏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最主要的政绩,如果这件事做错了,汉武帝就根本不是雄才大略的君主,而是好大喜功的暴君——为了满足自己开疆拓土的虚荣心,搞得天下民不聊生,这不是暴君是什么?

‘’轮台诏”的原文,在《汉书》里面有记录。如果我们认真地读一下“轮台诏”及其发布背景,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轮台悔过”,并不能成为汉武帝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政策的一个证明。

汉匈之战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以桑弘羊为首的几位大臣,上疏说轮台是西域的战略要地,驻守轮台有利于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建议汉武帝派兵去那个地方去驻军囤田。汉武帝接到上疏以后,就下了一个诏书(也就是历史上的“轮台诏”),大意是:轮台地处偏远,而且前段时间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西域不利,损失惨重,劳民伤财,士卒伤亡较大,让人深感痛心,目前应该让军民都休整一段时间,所以轮台驻军这件事暂时不议。

从“轮台诏”发布的前因后果来看,汉武帝只是针对轮台驻军而就事论事,并没认为北击匈奴的整个战略是错的。这里面武帝有关对军事失利和网民困苦的反思的原话是:“贰师败军(贰师将军李广利败了),士卒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而且,汉武帝在诏书还提到,虽然轮台不驻军了,但还是要“毋乏武备”,并在最后说“郡国二千石以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俸禄两千石以上的地方官员都上书谈谈如何能够积蓄更多的马匹,巩固边防。

由此可见,“轮台诏”属于汉武帝的短期战术调整,而并不是否定之前的国家战略。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此外,关于汉武帝所谓的“悔过”,还有不少说不通的地方。

首先,像汉武帝这样强势皇帝,竟然会公开用“向时愚惑”,甚至“所为狂悖”这种词句来公开骂自己,这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就算他意识到了错误,自己纠正过来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处理几个替罪羊,把执行他之前的战略扩张政策的大臣换下去,国家战略自然就转变过来了,何必用这么严厉的词语咒骂自己呢?

另外,汉武帝当时为了宣扬自己的文治武功,去泰山封禅。这在当时是一件大事,各类史料能够相互印证,可信性很高。而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汉武帝痛骂自己“向时愚惑,所为狂悖”正好发生在他封禅泰山归来后。前一刻还去泰山封禅,宣告自己的功绩,而泰山封禅归来,就立刻幡然悔悟,自己骂自己,这个转变速度快得不符常理。

泰山封禅戏剧画轴

更为重要的是,汉武帝去世前,留给汉昭帝的顾命大臣(也就是顾问班子),都是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外进攻政策的支持者甚至是积极参与者。

汉昭帝八岁登基时,受汉武帝顾命掌握大权的主要是四位大臣:霍光、桑弘羊、上官桀和金日磾。其中,霍光是大将军,是征讨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弟弟,汉武帝信任他,很大程度就是因为霍去病;桑弘羊是汉武帝的财政大臣,他以善于为理财而名垂千古,他建立的征税系统来保障军费后勤,为汉军出击匈奴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上官桀官拜左将军,曾北拒匈奴,西征西域,拓疆守土,立下过战功;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在休屠王投降汉朝后担任武帝的贴身侍卫。

如果汉武帝晚年自己之前的政策感到后悔,那么绝对不会留下这么一个顾名大臣班子,至少肯定会有儒生,有向他提议进行战略休养生息的官员。这个班子的搭配说明,汉武帝希望在他去世后,其基本政策能够得以延续。

以上种种证据都表明汉武帝的晚年并没有后悔自己在位期间的基本政策,只是在个别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而已。

霍光

根据考证,汉武帝晚年悔过的说法应该是来自一本叫做《汉武故事》的野史,这部野史现已失传,但是在很多史料当中有抄录它的内容,其里面有关武帝晚年悔过的内容就跟《资治通鉴》里面的表达非常一致的。而同样据史料记载,《汉武故事》这部野史,大量地记载了很多妖魔鬼怪的故事,可信度不高。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受到北宋官方支持的重要的史学著作,怎么会去引用《汉武故事》这部没什么可信度的作品呢?这应该有相应的大背景。北宋时期,对外战争接连失利,靠着依靠向辽、西夏缴纳岁币借以维持和平,这不能不说是耻辱,而当政的文官集团需要千方百计论证这种局面的合理性。通过“轮台悔过”,可以昭告天下:汉武帝对匈奴的一系列打击,是过大于功的,本质上是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祸国殃民连汉武帝本人晚年都后悔不已。那么,对应到大宋,在对外战争当中,面对外敌的侵扰,消极防御就行,打输了也没什么丢人的,说明我们不像汉武帝那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嘛,汉武帝晚年悔过的思想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靖康之耻

《资治通鉴》成书于1084年,不到40年后,北宋就亡于金国的铁蹄之下,网民遭遇屠戮和掠夺。汉武帝去世后,汉朝出现了“昭宣之治”,汉军横扫匈奴,把西域全部纳入中原政权的管辖之下。武帝在位的五十年,以及武帝去世后的五十年,都是中原政权非常强盛、国家经济繁荣的时光。究竟哪种战略是正确的,历史给了我们答案。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晚年从来没有为自己一生的丰功伟绩后悔过!

汉武帝塑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8702.html

西域,战略,汉武帝,轮台,驻军,匈奴,诏书,天下,泰山,封禅,观点评论,汉武帝,轮台,匈奴,武帝,泰山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西域,战略,汉武帝,轮台,驻军,匈奴,诏书,天下,泰山,封禅,观点评论,汉武帝,轮台,匈奴,武帝,泰山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西域,战略,汉武帝,轮台,驻军,匈奴,诏书,天下,泰山,封禅,观点评论,汉武帝,轮台,匈奴,武帝,泰山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