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三国兵家不争之地在哪?名字暗藏玄机,东吴雄主孙权将其纳入版图!

三国兵家不争之地在哪?名字暗藏玄机,东吴雄主孙权将其纳入版图!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东汉十三州里,交州由于远离帝国政治文化中心,似乎一直是兵家不争之地(其又称交趾)。东汉末年,苍梧广信人士燮割据交州一代,自成一统,身处乱世群雄之中似乎并无过多存在感,后归附吴王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本篇,笔者来谈一谈交趾的说法。

两千四百多年来,对“交趾”的说法,华夏大地历来不一,莫衷一是。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来源于西汉时期的《礼记•王制》。

西汉中后期礼学家戴圣编撰《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这里的“雕题”及“交趾”是对南方蛮人的特征描写。

其一,对“雕题”的注解。

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及创立郑学的东汉郑玄注:“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湼之。”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孔颖达疏》:“彫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彫刻其额。”唐代史学家杜佑编撰《通典·卷一百八十八·南蛮下》:题,额也。雕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也。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交趾献奇兽赋》:“与夫雕题卉服之士,南金象齿之珍,款紫闥而坌入,充彤庭而并陈。”清朝诗人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黎女》:“﹝黎女﹞临嫁先一夕乃綉面……古所谓雕题是也。”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美术的进化》:“我们古人叫作‘文身’,或叫作‘雕题’。”因此,对“雕题”的注释,不同时代虽有不太一样的解释,但最终都归纳为纹脸,即额头上刻着花纹。

其二,对“交趾”的注释。

既然“雕题” 和“交趾”是对南方蛮人的特征描写,那么“雕题”与“交趾”的关系是并列。并列关系,是指在同一属概念之中存在同层次的种概念。其特点是有前后之分而无主次之分。《礼记·王制》里用“雕题交趾”来形容南方蛮人的特征,那对东方夷人、西方戎人、北方狄人的特征又用哪些词来描绘。《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髪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髪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从《礼记·王制》的记录里,可以知道远古时期东方夷人、西方戎人及北方狄人的特征分别是被髪(剃光头,东方天气热)、文身(身上刺花纹);被髪(披头散发,西方天气冷)、衣皮(穿兽皮);衣羽毛(以禽兽羽毛为衣)、穴居(住洞穴里)。雕题与交趾,既然是描绘南方蛮人的特征,那么就是与被髪、文身、衣皮、穴居等戎夷特征词相互并列。因此,交趾,就不是“盘脚而足相对”这种进化过的习俗,而应是“赤脚而足相向”这种最原始的本能。

《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凡交阯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项髻徒跣,以布贯头而著之。这段记载交阯的语言、人文及习俗的背景,是元始二年(2年),黄支国(日南郡南面,离京师三万里)来长安献犀牛时。公元2年,生活在交阯的人类特征是项髻、徒跣和以布贯头。项髻,即是挽发髻于颈后;徒跣,就是赤足步行;以布贯头,便是在布匹中央挖一圆洞套入头颈来当作衣服穿。交阯人之所以项髻及徒跣,是因为南方天气炎热,才会挽发髻在颈后,才会不穿鞋子而交趾。徒跣是交阯人的书面自称,就是口语赤脚。这样,赤脚就能与雕题、被髪、文身、衣皮等词完全对应。

总而言之,《礼记·王制》里所说“南方曰蛮,雕题交趾”中“交趾”就是“赤脚”的本义,是南方蛮人区别于中原民族及东、西、北其它三方民族的一种民族特征,而不是“交趾”地名的来源。地名“交趾”跟民族特征“交趾”没有丝毫关系,甚至连意思都完全不一样。

笔者按:本义,一般指字或词的原始意义或最早的意义。交趾的本义,是一个民族风俗词,是一个地理区域词,还是一个行政单位词,两千多年来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毕竟读者都不知道“交趾”这个怪异地名的意思,只能寄托于古籍中去找寻。正好在《礼记》中找到“雕题交趾”,如获至宝,以为就是“交趾”地名的来源。正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70643.html

名字,东吴,孙权,民族,特征,南方,文身,兵家,礼记,西方,故事传记,孙权,雕题,礼记·王制,文身,蛮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字,东吴,孙权,民族,特征,南方,文身,兵家,礼记,西方,故事传记,孙权,雕题,礼记·王制,文身,蛮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字,东吴,孙权,民族,特征,南方,文身,兵家,礼记,西方,故事传记,孙权,雕题,礼记·王制,文身,蛮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