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张衡地动仪被移出课本,中科院院士傅承义直言:不如房梁上吊块肉

张衡地动仪被移出课本,中科院院士傅承义直言:不如房梁上吊块肉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时代在向前推进,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美景、人类巧夺天工的制品,都在不断断地涌现出来。

正是由于不断地创造,我们现在才能过上如此现代化的生活。可是“预知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哪怕你用五百年后的思维创造出的制品,到了千年之后又会觉得这有些落后陈旧了。

张衡所制造的候风地动仪,在当今所面临的局面就完美地诠释了这段话的含义所在。

地动仪的制造背景

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发生比较频繁。每次一发生地震,滞后的联络方式,京城往往都需要好几天才能得知消息。

须知在地震发生后,房屋倒塌、山崩地裂。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有的身受重伤需要医治,有的被房屋掩埋需要救援。此时生命就是时间,京城多一分钟救援,百姓就可能多一分生的希望。

有过数次亲身体验的张衡,深深地感受到了地震的危害。为了研究出抗衡这种天灾的想法,张衡经过长年的研究,终于于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同时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比之西方国家整整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候风地动仪的制作材料为精铜,外观来看像一个酒樽。里面的结构极其精巧,主要的结构为中间的一根都柱和周围的八套牙机装置。在樽的外围则对应设置的八个口含小铜丸的龙首,下方则是八只蟾蜍。

当地震来临后,牙机装置触发,龙首张开,小铜丸就会落到下方的蟾蜍上。八个龙首,分别对应八个方位,这样一来,就可以清晰快捷地了解到哪里发生了地震。

地动仪现,周围人嗤之以鼻

当张衡宣告自己发明了地动仪后,周围的人对这项发明感第一感觉却不是不可思议,反而是嗤之以鼻,觉得张衡在哗众取宠。

在众人看来,这个所谓的地动仪外观有些过于花哨,还设置什么龙首、蟾蜍,这不是在闹着玩呢?在大家的想象中,地动仪一定是威严、庄重的形象。

为了测试地动仪的真与假,众多官员汇聚在一起,看看是否会有龙首吐珠的现象发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耐心地等待下,西方的龙首吐出了龙珠。

当时身处京城的众人却发现根本没有任何的震感,瞬间对这个地动仪百般唾弃。可等过了几日之后,甘肃一带却传来了地震的消息,就这样张衡设计的候风地动仪从此声名大振。

时间的流逝是能抹掉一切痕迹的。虽说候风地动仪在东汉时期闯出了非常大的名头,可人们还是相信眼见为实。

由于历史久远,候风地动仪没有实物保存下来,仅仅在一些文献中记载着。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并不相信候风地动仪有那么神奇。

历经万难,地动仪重现

为了证明候风地动仪是否真有如此功效,有很多人开始尝试复原地动仪。在众人之中,有一个名叫王振铎的人成功复原了书中所描述的地动仪的模样。

早在1936年王振铎就已经画出了模型图,可惜并不完美。还不等他完善该模型图,他就被免职了。直至1949年国家恢复了王振铎的职位后才开始又继续这个研究。

王振铎的坚持不懈,以及周围人提供的帮助,终于在1951年得到了回报。王振铎成功研究出了比例为1:10的木质地动仪。

这仅仅是外观上做到了相同,但是内部结构却还一直不曾同步。在之后的数年中,王振铎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2004年国家也开始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希望这项复原地动仪的行动能够成功。在数年后,这项研究终于结束了,地动仪也被制造出来了。

可是研究出来的结果并不完美,这个地动仪只能受到横波的影响,完全达不到候风地动仪的效果。

关于候风地动仪的复原失败了,但是关于它的讨论却一直没有停过。有的人认为候风地动仪一定是可以成功预测的,毕竟你们研究这么久连复原都做不到,它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世人对待候风地动仪的评价

有的人却认为这纯粹是浪费时间,认为候风地动仪根本不可能成功预测地震。其中有一位傅承义老爷子深刻认同这个观点,并且还说道:“在房梁上挂一块肉,效果可能都比这个好。”

这位老爷子可不是无名之辈,乃是中科院的院士,他的知识还是非常渊博的。在社会上,对于候风地动仪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少,最终于2017年我国教材上删除了张衡及地动仪的全部内容。

我们站在千年之后来评判地动仪的实用与否?有意义吗?并没有。任何的创意在经过千年的时间后,也会变得一文不值。

千年前,古人畅想可以在天空中遨游,在深海中潜航,这些想法在当时看来是那么的荒谬,如今我们不是都已经实现了吗?难道我们现在要批判那些古人,说他们眼界太低吗?

我们人类社会一步步发展到现在,都是由于那些所谓“可笑”的人,一步步的探索、发展过来的。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持续探索。地球上、宇宙中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着人类去探索,去发现。

很多发明都是应运而生的,我们现在需要更快的交通工具,需要更方便的联络方式,所以汽车、手机诞生了。

在当时,地震的危害十分巨大,心系于人们的张衡,为了尽可能的帮到人民,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出了地动仪。

这项研究在如今的我们看来,或许很可笑,作用或许很微不足道。但是这项发明真真切切的帮到了一个时代的人民,或许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但是它的初衷是好的。

这样的一项发明,我们难道不应该怀着崇敬的心去看待吗?我们现在有更先进的方式可以观测地震,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也能迅速得到消息,及时驰援。

可是在古代,朝廷可以做到这样吗?不可以,是地动仪给了他们更迅捷的反应时间,给了人民生的多一分希望。

哪怕没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它的作用,但是我还是宁愿这样为民制造的设计更多一些,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到创造的好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7303.html

地动仪,傅承义,中科院,王振,千年,地震,张衡,研究,房梁,课本,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动仪,傅承义,中科院,王振,千年,地震,张衡,研究,房梁,课本,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动仪,傅承义,中科院,王振,千年,地震,张衡,研究,房梁,课本,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