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很多人读不准他的名字,死里逃生成为秦国丞相,他是君子还是小人

很多人读不准他的名字,死里逃生成为秦国丞相,他是君子还是小人

一想到此人,我的脑海中总有一句话挥之不去:“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仇必报!”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可谓十分贴切。这句话也突出了他的性格:恩怨分明。

他也确实做到了。在他当上秦国丞相后,他向秦昭襄王举荐曾经引荐他入秦的王稽和曾经救他于生死之间的郑安平,因为秦昭襄王非常器重他,便二话不说,直接命王稽做了河东郡守、任命郑安平为将军。

后来王稽通敌、郑安平投降赵国,这导致他最后无奈匆匆辞离丞相之位,这是后话!

除此之外,他还散发家财,给予那些曾经帮助自己度过难关之人,即使那人只有“一饭之德”,他也不忘酬谢。

恩情,他铭记于心,仇恨,他更是刻骨铭心。报答恩情,不论大小;报仇雪恨,不论贵贱。

魏国中大夫须贾当年恶意污蔑、谄害他,且“助纣为虐”,可幸最后良心未泯,虽逃过死罪但免不了一顿羞辱;魏国丞相魏齐当年不分青红皂白,将他打的体无完肤,差点一命呜呼,最后他当上秦国丞相,直逼得魏齐自杀才得以解气!

他是谁,我猜你已经知道他的名字了,可你真的能把他的名字读准确吗?

大家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雎”、“睢”,两个字乍看仿佛一样,但其实读音和含义截然不同!“雎”,此字的读音为jū,而“睢”的读音却是suī。今天我们要讲的历史人物便是秦国丞相范雎(fàn jū)的故事!

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他出身贫寒但胸有大志,立志报国,但无门可投。那就周游列国吧,想着总有人会赏识、认可他的才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游历多年,“伯乐”没有在他想象中出现,可惜一身学问无施展之处,只好打包回府,又回到了魏国。恰逢中魏国大夫须贾招纳门客,他便把握机会委身在须贾门下做事。

为什么说范雎在须贾门下是委身呢?根据《吕氏春秋通诠·知度》载:诸侯国中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而大夫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可见中大夫官职只是一般,要知道当年蔺相如只凭借完璧归赵一功,便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大夫。所以对有雄才伟略的范雎来说,可不是委身屈就吗!

委身就委身、屈就就屈就吧,有一份工作,有一点收入,总能保生活安稳。可是事与愿违,上天连这一丝的安慰也要从范雎的身上剥夺,不但如此,还差点要了范雎的性命!是怎么回事呢?

当年齐国正处鼎盛之巅,欲要吞并周室自称天子。各诸侯国哪能袖手旁观,乐毅率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甲戈严严,锦旆森森,直接攻进齐国都城临淄,夺城70余座,杀敌无数,齐湣王被戮,齐国差点被灭。还好齐将田单力挽狂澜,智摆火牛阵,大败联军,力复70城,齐国这才免遭亡国,得以复兴。

渐渐恢复过来的齐国,实力也渐渐超过魏国,魏王担心当年五国伐齐魏国也在其列而遭齐国怀恨继而会派兵攻打魏国,便想事先讨好齐国。于是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议和修好,范雎平时能言善辩,头脑灵活,便被须贾点名,随须贾一同赶往齐国去了。

此一去,祸端的引线已被点燃。

须贾到了齐国的朝堂,面对齐襄王的指指点点,须贾唯唯诺诺、面红耳赤,接不上一句话,气氛一度十分尴尬。就在这时,义愤填膺的范雎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对齐襄王说道:“当年五国联军伐齐,是齐国太飞扬跋扈,人神共愤,现今五国俱在,为何单单为难魏国?齐王不思湣王之过,不求励精图治,反而横加指责,莫非要走湣王的旧路?”

面对魏使的顶撞,齐襄王没有生气,反而觉得他说的有理,心中暗想:“此小子临危不惧,说起话来有理有据,大义凛然,应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由地在心中赞佩起来。

是夜,齐襄王派人劝说范雎留在齐国,为齐国效力,最后被范雎厉言拒绝,齐襄王心中敬佩之情更甚。便派人赍送范雎十斤黄金及酒肉之物当做恩赐。范雎作为外臣,哪敢私收物品钱财,便把事情如实告诉须贾,须贾令他奉还黄金而留下酒肉,范雎唯命是从,一切按照须贾的吩咐办事!

须贾回到魏国,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气愤:“我堂堂中大夫,怎能被一个门客抢尽了风头,如果他再到外面说三道四,我还如何在官场立足,如何再受魏王器重?”顿时眼睛一斜,奸计横出。

须贾找到魏国的丞相魏齐,告范雎私收贿赂,通敌卖国,并把在齐国之事添油加醋,歪曲事实大赘一番,听得丞相魏齐火冒三丈,即刻命人捆来范雎,就地鞭挞。可怜的范雎面对飞来横祸,一句话还未说出便被打得血肉模糊、肋骨尽断、牙齿脱落,不一会就奄奄一息了!

丞相魏齐见范雎早已不成人样,便命人用破席包裹,丢到茅房角落。酒醉饭饱,魏齐又命众人撒尿于草席之上。奇耻大辱,范雎却无力反抗!

范雎自幼家境贫寒,吃尽人间苦,本就是可怜之人,现今天降横祸,性命堪忧,胸中大志还未施展,难道就这样惜惜作别人间?

所幸天不负范雎,要不然哪有后来秦国名相的出现,哪有“远交近攻”战略的实施……

范雎透过草席的破洞,向身边的侍卫哀求,以求死有葬身之地,并答应日后重金酬报。侍卫也是个心软之人,他向魏齐谎报:“范雎已死!”不假思索且已醉酒的魏齐拂袖一挥,命人把范雎扔到荒郊野外!

天无绝人之路,范雎慢慢地从破席中爬了出来,衣肉相连,痛彻心扉。后受到王安平的救助、保护与推荐,再遇秦国使臣王稽潜送他去往秦国,可谓幸事!

时秦国的魏冉把持着朝政,凭借着他是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在朝中一直作威作福!魏冉身为武将,生平最讨厌的便是说客,他认为说客没有真本领,只会花言巧语,搬弄是非,是危害国家的蛀虫!

就在范雎藏匿于王稽返程的车马中时,迎面恰巧碰到了魏冉。魏冉在得知王稽此行没有带说客回秦国时,便放车队入城了。王稽认为是虚惊一场,但范雎认为魏冉稍后还会追回来搜查,果断下车藏匿于路边的树林,果然,没走几里路,魏冉果然派人搜查,确定没“外人”后,从容而去了。

有惊无险,至此范雎化名张禄,在秦国隐藏了下来。

厄运去亦,等待着否极泰来!

要说为何当年范雎为实现雄心抱负而周游列国却无人赏识呢?只因为见不到有决策权的君王,没有君王的一锤定音,一切都是徒劳。这不,到达秦国的范雎一年多的时间,根本没机会见到秦王。虽有过王稽的推荐,但秦昭襄王当时的作为已是风生水起,自信心爆满,因而讨厌那些说客,从不听信他们,范雎也只能被凉在一边了!

无奈,范雎只好亲自上书秦王,文采华丽、气宇轩昂;其言谆谆、其意切切;满心诚诚、效报恳恳,心中内容秦王闻所未闻,大受感动,即刻命人用四马敞车迎范雎入宫。

秦昭襄王见到范雎,麾去左右,直接跪拜在范雎跟前,请求赐教。范雎难辨真心虚意,唯唯诺诺不敢应答,最后见秦王长跪不起,其诚实意,便说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秦王大喜,便留范雎常伴左右,共商国家大事。

范雎先后为秦王提出“远交近攻”的方策、废弃宣太后、逐出穰侯、高陵君以及华阳君、泾阳君、瓦解六国合纵攻秦、开拓褒斜道、助力长平之战……范雎因受秦王宠信,官职也由客卿升为相国,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生也达到了顶峰。

富贵不忘贫贱,他向秦王推荐王稽、郑安平,秦王即提拔王稽为河东郡守、郑安平为将军。范雎后又散家财给那些以前帮助过自己的人。

恩情不忘,仇意必报。

一次,魏王听说秦国要攻打韩魏,便派魏国中大夫须贾出使秦国议和。此时范雎已居丞相之位,对外一直以张禄名字示人,故外人不知其真实姓名。当须贾来到秦国,范雎故意穿着破烂,散乱头发,一身污垢与须贾来一场“邂逅”。 须贾认出范雎,悔意涌上心头,见他可怜,留范雎一起吃饭,临走还送给范雎一套丝袍。

幸运的是须贾良心未泯,不然秦国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当得知范雎就是秦国丞相后,须贾诚惶诚恐,深怕范雎公报私仇,战战兢兢。范雎见他还有些故人之情,不忍心夺他性命,只是羞辱他一番,放他归去。临行留言道:“回去告诉魏王,赶紧把魏齐的头颅献上,不然我会把魏国夷为平地!”

回国后的须贾告诉了魏齐此事,魏齐更是吓的不轻,从此东躲西藏,四处逃窜,最终无奈自尽而亡。头颅被赵国送去秦国,范雎的大仇才得以报!

后来邯郸之战中,郑安平所率的2万士兵被团团包围,无奈投降赵国;王稽身为河东郡守,又通敌叛国,按照秦朝法律,范雎难辞其咎,也应受牵连。但秦王舍不得伤害范雎,令众人不议此事,又赏赐范雎更多财帛!

范雎深知不能再留任相国之位。恰巧这时燕国人蔡泽来到秦国,与范雎交谈之后,范雎觉得其才不在自己之下,又明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的道理。最后他向秦王推荐蔡泽为相,自己辞归封地。秦王虽有千万舍不得,但也无可奈何。

在回到封地后不久,范雎一病不起,没几天就命丧黄泉了!

范雎是个个性鲜明的人,有爱、有恨,他虽身为丞相,位高权重,但他始终是个平常之人;范雎是个很有才华之人,上书秦王洋洋洒洒、字字如金,一下就打动了秦王的内心;范雎是个有雄心伟略的人,助秦国日益强盛,后人评价他:“上承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帝业,他是秦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名相。”

范雎是小人吗?好像有点像;范雎是君子吗,好像也似,总归,他是个有血有肉、爱恨分明、鉴于君子和小人之间的普通且真实的人,不是吗?

番外话:公元前228年,秦军大败赵军,攻陷邯郸,俘虏赵王迁。秦王嬴政亲赴邯郸,坑杀了自己幼年居住邯郸时的仇家,然后从太原、上郡返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74733.html

名字,须贾,魏齐,丞相,襄王,秦国,范雎,魏国,齐国,君子,消息资讯,魏齐,秦国,秦王,王稽,魏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字,须贾,魏齐,丞相,襄王,秦国,范雎,魏国,齐国,君子,消息资讯,魏齐,秦国,秦王,王稽,魏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字,须贾,魏齐,丞相,襄王,秦国,范雎,魏国,齐国,君子,消息资讯,魏齐,秦国,秦王,王稽,魏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