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王莽始末—王莽末路(四)

王莽始末—王莽末路(四)

反观王莽这个人,其家庭生活是很不幸的。他有三个儿子,均死于非命。有一个儿子,失手杀死了奴婢,按照当时法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王莽为了维护他个人的形象和声誉,逼儿子自杀了。另一个儿子,由于为平帝讲话,王莽也把他害死了。他的妻子,由于儿子一个个死于非命,伤心得把眼睛哭瞎了。他的第三个儿子叫王临,被立为太子,居宫中照顾病重的母亲,现在应该叫母后。这位皇后身边有个侍女叫原碧,已经是王莽的人了,本来富贵人家的丫头,身份就是侍妾,这种情况很常见,何况王莽是皇帝,皇后身边的那些宫女,当然他是可以临幸的。可是他这个儿子也不老实,也跟这个原碧私通了,害怕这事被他老爸知道了,两人想要谋杀王莽。

王临的妻子、太子妃刘愔,是国师刘秀的女儿。这个刘秀不是光武帝刘秀,他是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后来改名为“刘歆”,他是支持王莽登基的。据说刘愔颇懂谶纬之类的神神秘秘的事儿,说宫中有什么白衣会。王临担心王莽会发觉自己的不轨行为,给他母亲写了一封信,说我父皇对子孙要求很严,你看前面几个兄长,都是到三十左右就死了,我也快三十了,我也恐怕要出事了,不知命之所在。

王莽他探视妻子的时候,看见这个信,大怒,怀疑王临心怀不轨。妻子病死,王莽不让儿子来参加丧礼。葬礼结束后,他就拷问妻子身边的侍女原碧,原碧就一五一十地招了,于是,王莽又逼儿子王临自杀,勒令儿媳妇也自杀了。这样,王莽把自己的儿子都杀光了。

王莽将女儿嫁给平帝,平帝十几岁就死了,她就守寡了。王莽又把孙女的姑娘嫁给子婴,子婴就是一个白痴,由于王莽看管很严,不让人跟他说话,长大了,连猪、马、牛、羊都分不清楚。

所以,王莽这个人,治国没做成,治家也是一塌糊涂,机关算尽,反害了自己。

后人评王莽,是两个极端的,有人把他骂得一塌糊涂,有人同情他,说他是个书生,书生治国一事无成。

王莽的新王朝,一共只有十四五年,他临死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跟着他一块死了。王莽最后被起义军杀死在长安,人头被悬挂在宛城的城墙上。这个宛城,在当时是刘秀他们汉军起兵的都城,后来迁都,王莽人头也转挂到了洛阳,据说一直到西晋的时候,王莽的人头还在。最后被一把火烧了,包括王莽的人头、孔子的一双草鞋,还有汉高祖刘邦起义斩白蛇的宝剑,一块给烧掉了,这是后话。

西汉在王莽的禅让中寿终正寝,王莽在他的改革中也灰飞烟灭了。

从秦皇到汉武,是王道霸道的兴衰史。秦始皇用的是霸道,以吏为师,法家治国。汉武帝之前,虽然刘邦是休养生息,从陆贾的《新语》显示,已经是儒、道并用,但是整个治国基调,是以道家清静无为为主。汉武帝提出独尊儒术,容纳了诸子百家。这个时候儒只是他的一个外壳,汉武帝治国,无论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还是对外开拓疆土,都是很强势的一种霸道作风,不是王道作风。所以汉宣帝才说,吾汉家本以霸、王道杂之。汉家的老规矩,就是既讲霸道,又讲王道,外儒内法。所以我们不能说汉武帝是个儒家皇帝,尽管他提出独尊儒术,汉武帝晚年,改变了政策。

昭、宣二帝,延续了这些政策,并不是改到儒家去了,还是外儒内法,只是说国家政策的操作层面,更加人性化了,有一些道家色彩,清静无为,休养生息。但是到了汉元帝刘奭以后,这个人纯用儒生,所以他爸爸批评他,坏我汉家规矩者,必太子也,那时候汉元帝还是太子,就是汉元帝时候,才改为真正讲究儒家这套。王莽也是儒生,新莽政治的变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我们发现,儒家这套王道政治,其实有一点迂腐,从汉元帝到王莽这儿,不切合实际,王莽的改革不切实际,而真正切合实用的,还是霸王道杂之。历朝的明君,既要讲制度建设、法制规范,同时也要讲儒家的大道理,关注民生。

再来比较一下霍光与王莽。如果说霍光的问题是不懂得急流勇退的话,那么王莽比霍光幸运,时代让他跨过了这一层局限,他最后称帝了。王莽的问题,我觉得在于没有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王莽的学业专攻之一,是周朝的礼制,也许有大同的理想,他看到了西汉末年土地兼并,民不聊生的局面,希望通过改革,来让老百姓得到好处。但是他的改革,变成了对老百姓的简单的讨好,通过给大家分配土地,来换取破产农民、无业游民,甚至乞丐的支持和拥护。但是没有一个长久的操作层面的解决办法和制度保证,这样解决国用和民富的思路,变成了简单的政治上的讨好或者说拉选票。

当他手中的资源用完的时候,不光老百姓失去了政治热情,而他之前触动了这些大贵族既得利益者,也没办法去协调,导致他在上、下层同时失去了支持。他有天下大同的理想,但是他做起来过于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王莽没有像霍光一样,他恰恰缺少像霍光一样从比较实际的层面,去以一个政治家的操作性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理想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他最大的遗憾。

我们现在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要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历史本来是怎么样,另一个是历史记载的事实是怎么样。你看霍光其实一直在历史上没有人否定他。霍光他的家族被灭,但是霍光一直没倒,霍光死的时候是以皇帝之礼葬的,在病榻前汉宣帝去看他,泪流满面。汉宣帝虽然灭了霍氏家族,但是对霍光一直视为功臣,所以霍光的形象总是正面的,后世一直是伊尹、霍光并称。因为,如果把霍光否定了,汉宣帝的合法性也有问题了,所以汉朝的史书,一定都是对霍光不否定的。

而王莽就不一样了,不否定王莽,刘秀就没有合法性。而且王莽确实篡人国、夺人位,历朝历代都不能容忍王莽的这些行为,因此不管真实的王莽如何,记载的王莽一定是不好的。

事实上,王莽直到他在渐台被杀死的时候,还有数以千计的官员,陪着他一块去死,可见,王莽的政权,是受到相当多人拥戴的。那个本名刘秀、后来改名刘歆的国师,是刘氏宗亲,王莽的儿女亲家,也都支持王莽改朝换代。

王莽专攻周礼,儒生出身,有王道理想,但是缺乏操作能力,他是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上台,按照理想执政。他按照周礼的这一套来治理国家,包括处理外交事务,处理金融事务,他做了金融改革,做了土地改革,想实行《王制》的理想,最后失败了。

这告诉我们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两条。第一个,汉武帝以后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就是贫民吃糟糠,富家食粱肉,就是贫民无立锥之地,富家田连阡陌,而且富家征租很重,贫民受他们剥削。在这种情况下要实行王道理想,但不能罔顾现实、脱离现实,如果现实跟理想有这么大的差距,能不能做成事,关键是在理想跟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是什么呢?就是操作手段,就是解决问题的术。

第二个,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这个本事,却被放在这个位子上,也是灾难。王莽就不该去当这个皇帝,他没有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能力,他在这个位子上,既是民族国家的灾难,也置个人于危险的境地。

这个时代是不是有人能够处理这个问题呢?

历史没告诉我们,也许有人是可以的。打个比方,北宋的赵匡胤,他就解决了唐末五代的问题,他也是通过禅让方式上台,尽管宋代积贫积弱,但是宋代整个社会发展,他解决了前代留下的这些问题。虽然石敬瑭失地的问题(幽云十六州)没解决,但是其他如晚唐五代藩镇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经济发展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

因此说王莽有上位的能力,但到了位上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74882.html

汉武,理想,王道,王临,末路,儿子,王莽,儒家,妻子,时候,消息资讯,刘秀,汉武帝,王临,王莽,霍光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汉武,理想,王道,王临,末路,儿子,王莽,儒家,妻子,时候,消息资讯,刘秀,汉武帝,王临,王莽,霍光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汉武,理想,王道,王临,末路,儿子,王莽,儒家,妻子,时候,消息资讯,刘秀,汉武帝,王临,王莽,霍光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