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羹颉侯死后留下水利工程,百姓竟称他为“舒王”,让刘邦情何以堪

羹颉侯死后留下水利工程,百姓竟称他为“舒王”,让刘邦情何以堪

汉代时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饭没了侯”,官职名字倒是不好听,不过在其死后,老百姓居然自发地将其封为“舒王”,也恰恰是百姓的这一举动,最终令汉高祖刘邦感到惭愧不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太史公司马迁曾经在著作《史记》中这样写过,称战国时期的宰相范雎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翻译过来就是,即使是一饭之恩,范雎也要铭记在心,他日必有所回报。就算是别人瞪他一眼,他也要记在心里,早晚出一口恶气。由此可见,范雎此人绝对是恩怨分明,更是一位心胸狭窄之人。相比于此,历史上还有一位名人,其心胸气度也不逊色于范雎,此人就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虽然是汉高祖,但是在四十岁之前,他却只是一个泗水亭长,相当于一个村级干部,因为没有太高的文化,刘邦就经常和兄弟们在外面鬼混,甚至还欠下了一堆外债,直接导致刘氏一家人都对他十分鄙视冷落,尤其是刘家的大嫂子,更是不厚道,宁可把剩饭剩菜都倒掉,也不肯为他留下一口。

在此之后,刘邦当上皇帝,亲朋好友都成了皇亲国戚,他也没忘记此一饭之仇,直接封赏大嫂子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颉古音读戛,敲击的意思,羹颉即敲锅羹尽(饭没了)的意思,由此可见,羹颉侯本身颇有嘲讽和揶揄的味道。

据《舒城县志》、《庐州府志》记称载,刘邦的侄子刘信,食邑为“舒地”。根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安徽舒城县西北三十里,汉高帝封兄子信为羹颉侯,国于此。”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刘信的封地为现在肥西和舒城交界的区域。史料中曾经记载称,刘信在到达封地之后,发现“龙舒水源出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而岗区多干旱。心中顿时大为不忍,于是决定,即使是掏空府库的钱财,也要为百姓修渠引水。

在此之后,刘信就亲自率数万人在舒城县开启了一场浩大的水利工程项目。他带着众民工在七门山下开凿七门堰,修渠建闸,引龙舒水(今杭埠河)灌东北部岗地800顷。与此同时,还要在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堰、曹泽堰,史书称其“灌田三万余亩”。不得不说,刘信此举是一项极大的利国利民工程,几乎完全解除了封地农田遭受干旱的威胁,使得当地农业在当年就获得了巨大的丰收,耕者安居乐业,可谓是泽陂万代。

刘信在封地之中,可谓是受尽百姓们的追捧,几乎是当地著名的精神领袖。刘信去世之后,由于其本人地位极高,故此需要修建一座相当规格的大墓,所以不少工匠都纷纷来此务工。经过数年的努力,最终刘信的墓葬被修建完毕,其标高38.3米,直径约70米,呈馒头形,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一座极其巍峨的大墓。按道理而言,为贵族修建巨大的陵墓,绝对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可是刘信的墓葬,不仅没有伤害到民生,而且还促进了当地自然环境的快速发展。

原来,刘信墓葬的取土之地原本只是一片荒丘,可是自从在这里取土之后,本地就出现了九个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大水塘,并且每两个水塘之间还有塘埂相隔,呈弧状连接分布,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库,所以当地乡民又称之为“连心塘”。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地才流传着一则民谚:“上有七门堰,下有九连塘,大干三载不求天,木龙(水车)搅水上干田。”

谈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刘信果真是一方百姓的父母,无论生死,他都心系百姓,为百姓造福。也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故此,当地人几乎没有人称呼其墓葬为“羹颉侯墓”,而是叫“舒王墓”,可见其威望之高。只是我们不知道,如果汉高祖刘邦泉下有知,又该对此事做何感想呢?

参考资料:《考古故事》 黄任著 江西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81018.html

刘邦情,汉高祖刘邦,刘信,封地,水利工程,舒王,百姓,范雎,舒城,羹颉侯,故事传记,刘信,刘邦,七门堰,羹颉侯,汉高祖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刘邦情,汉高祖刘邦,刘信,封地,水利工程,舒王,百姓,范雎,舒城,羹颉侯,故事传记,刘信,刘邦,七门堰,羹颉侯,汉高祖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刘邦情,汉高祖刘邦,刘信,封地,水利工程,舒王,百姓,范雎,舒城,羹颉侯,故事传记,刘信,刘邦,七门堰,羹颉侯,汉高祖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