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浅谈影响赵国国运的长平之战

赵国为何会在长平之战中惨败于秦国,浅谈影响赵国国运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的转折点,在这一战过后,秦国再也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以摧枯拉朽之势完成了统一,可以说长平之战就是战国从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虽然长平之战后赵国还在不停的抵抗,但大势已去,此时的赵国已经是最后的挣扎。

为何在频繁战斗的战国时期,一场失败对赵国的影响会如此巨大呢?其实长平之战的失败只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次失败不仅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还彻底改变了赵国的国运。

一、赵国与秦国

(一)赵国的发展

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能够成为战国时期的霸主之一,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赵国并不是春秋时期就出现的诸侯国,而是在三家分晋之后开始慢慢崛起的,凭借晋国的底蕴,赵国刚独立出来立马站稳了脚跟,但紧接而来的,就是赵国艰难求生的岁月。

从春秋到战国,各个诸侯国早已物是人非,随着周天子的威慑力不断减弱、礼乐崩坏,各个诸侯再也没有了顾忌,纷纷开始自己做大做强的道路,而此时刚刚独立出来的赵国,就成为了众多诸侯国眼中的香饽饽,处在各国包围中的赵国,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通过不断的割地赔款来维持生存,好在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赵国的命运,这个人就是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推出了著名的胡服骑射,这次改变让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实现了大跨步式的飞跃,赵国也从频繁挨打的弱国变成了不断开疆扩土的强国,赵国先是灭掉了中山国,随后又打败了楼烦,国土面积快速扩大。

可以说从赵武灵王崛起开始,赵国的国力一直都非常的强势,再加上赵国出现了众多名将,秦国接连几位国君都很难战胜战国,直到长平之战,那么在赵国崛起的同时,秦国有怎样的改变呢?

(二)秦国的崛起

和赵国相比,秦国的“新手期”显然困难的多,因为地域偏僻,秦国初期发展的举步维艰,甚至不被其他诸侯国认可,不过和赵国一样,秦国也出现了一位改变秦国未来的人物,这个人就是秦襄公。

秦襄公在位期间遇到了很多大事,周幽王之死,讨伐犬戎、护送周平王东迁,因为护驾有功,秦国获得了大片的封地,还正式成为了诸侯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秦国慢慢的崛起,随着接连几位国君的努力,秦国终于在秦穆公上位后,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不过可惜的是,在此之后,秦国也陷入了混乱局面,国力倒退,直到秦献公出现才扭转了时局。

那么秦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断变强的呢?这就要说到秦孝公和商鞅变法了,赵国的强盛来自于改革,秦国的强盛同样来自于改革,秦孝公在重用商鞅后,国家制度、农业生产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国力快速提升,领土范围也随之扩大。

之后秦国经历了秦惠文王和秦武王两位强势的国君,秦国来到秦昭襄王时,国力已经达到了巅峰,无惧任何诸侯国的挑衅,这时秦昭襄王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开疆扩土,让秦国不断向统一的目标靠近,而赵国自然成为了秦国的拦路虎,两国的大战一触即发。

二、长平之战

(一)长平之战的起因

虽然秦国和赵国迟早有一战,但长平之战来的却十分巧合,这次战斗并不是由赵国或者秦国挑起的,只不过时机到了,战斗自然无法避免。

公元前262年,秦国武将白起带兵进攻韩国,并直接将韩国和上党郡拦腰斩断,势要一举拿下韩国,面对这种困境,韩国国君自知反抗无效,便想着直接把上党郡交给秦国,以此换来苟且偷生的机会,可韩国国君选择认怂,上党郡的负责人却想要殊死一搏,于是他选择向赵国求援。

对于上党郡这个地方,其实赵国早已虎视眈眈,虽然对秦国有所顾忌,但上党郡的诱惑实在太大,最后赵国还是选择了出兵支援上党郡,而秦国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自然也不会选择退兵,既然已经撕破脸发生了冲突,干脆就打一仗。

当时从纸面实力来说,秦国和赵国属于五五开,短时间谁也无法获胜,长时间的消耗战也是半斤八两,虽然秦国的家底强于赵国,但上党郡距离赵国较劲,赵国在粮草运输方面付出的代价比较小。

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个困境呢?

(二)临阵换将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秦国将反间计使用的淋漓尽致,他首先通过间谍向赵国透露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秦国的名将白起,虽然战无不胜,但却十分害怕一个赵国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赵括,这个消息让赵国兴奋不已,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够限制的了白起,如果真的像消息中说的那样,赵括一出马立刻就能击溃白起。

那么此时就没有人怀疑赵括吗?从身份和学识上来说,赵括的确无懈可击,身为名将赵奢的孩子,赵括的军事理论非常强大,虽然“纸上谈兵”是一个贬义词,但也额可以充分说明赵括的军事素养。

为了配合这个消息,正在和赵国对战的秦国,连夜将白起换了下来,改由一位年轻的将领与当时的赵国主将廉颇对战,再加上廉颇是保守派打法,对赵国的辎重消耗极大,于是赵国就将赵奢派了出去,接替廉颇。

后来的事情大家便知道了,长平之战以赵国惨败结束,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赵国元气大伤,还丢失了大片领土,彻底失去了和秦国对抗的能力。

(三)失败原因

为何长平之战会失败呢,虽然很多人都将长平之战的失败归结于赵括的指挥错误,但实际上,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只是一个很小的因素,赵国真正失败的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国君的理念错误,一个是赵国的国力无法和秦国相抗衡。

其实早在赵国出兵上党郡之前,赵国国内就有大量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这些是比较胆小,可实际上,他们才是真正清醒的人,因为赵国此时出兵定会和秦国开战,但赵国是打不过秦国的,但赵国的国君一意孤行,依旧选择了出兵。

赵国国军除了理念错误外,还临阵换将,所以真正将赵国推向深渊的是赵国国君,一开始负责和秦国对战的是赵国老蒋廉颇,就是那位负荆请罪的廉颇,虽然他是一个大老粗,但在打仗方面,是当时仅有的几个可以和白起齐名的人。

廉颇一开始就有非常明确的战术理念,那就是不和秦国正面抗衡,铁了心的死守,借助城墙的优势,白起即使有天大的能力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进行城墙攻防战,在这种战斗中进攻方处于绝对的弱势,即使是白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所以当时秦国和赵国处于僵持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的劣势会越来越大,因为秦国到长平的距离较为遥远,粮草运送就是一大难题,这么耗下去,秦国早晚要退兵,但结果这时赵括出现了,还带着赵国国君主动出击的命令,最终酿成大祸。

不过赵国国君临阵换将也有自己的苦衷,那就是赵国失败的第二个原因:国力,这里可以简单理解为粮草,在战局陷入僵持后,赵国确实有优势,但这份优势也不足以弥补赵国粮草不足的事实,如果秦国一门心思的耗在这里,首先被拖垮的或许就是赵国,从战略上来说,廉颇的打法没有任何问题,但赵国却成为了他的累赘。

三、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影响

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是赵国历史上的唯一一次战败,可为何这次失败却给早过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呢,这就是白起被后人唾骂的原因:杀降。

在战场之上,杀降一直都是被禁止的事情,但白起不但做了,还做的很恐怖,他直接坑杀了赵卒四十万,虽然实际数字可能没有这么多,但肉眼可见的是,白起这一次杀降,起码消耗了赵国超过6成的军队数量,再加上赵国战败之前就已经死亡的士卒,这一战过后,赵国起码失去了7成的军队数量。

四、结语

长平之战,赵国失去了很多的土地,士卒数量减少,粮食产地减少,人口减少,任何一条都是赵国所不能接受的,可以说白起背负骂名,让赵国彻底失去了和秦国对抗的可能性,赵国想要恢复到长平之战前的水平,保守估计也要至少十年的时间,而且这还是建立在相对和平的基础上,但秦国显然没有给赵国这个机会。

如果赵国没有主动出兵上党郡,或者没有用赵括更换廉颇,赵国都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战国争霸的局面也会继续延续下去,可正所谓一战功成,秦国用这一战,彻底奠定了自己一统六国的基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81261.html

长平之战,诸侯国,国君,白起,赵括,影响,秦国,赵国,消息,上党郡,消息资讯,长平之战,白起,秦国,赵国,上党郡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长平之战,诸侯国,国君,白起,赵括,影响,秦国,赵国,消息,上党郡,消息资讯,长平之战,白起,秦国,赵国,上党郡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长平之战,诸侯国,国君,白起,赵括,影响,秦国,赵国,消息,上党郡,消息资讯,长平之战,白起,秦国,赵国,上党郡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