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不领军来抗击英法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不领军来抗击英法联军?

引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到1860年,持续了四年之久。英法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吓得咸丰皇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面对如此外患,外国侵略者都打到了清朝的政治中心北京城。那我们不禁要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三个牛人为何不领军来抗击英法联军?

当时的清政府真是处于内忧外患的不利境地,内有太平天国盘踞南方半壁河山,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外有英法等列强侵略挑衅,咸丰皇帝已经从刚登基时的踌躇满志,发展到了现在的破罐子破摔了。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总是践行“攘外必先安内”的理念,清朝也不例外。清朝高层,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才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太平天国和英法联军对于清朝的诉求不同,太平天国是要革清王朝的命,而英法两国要的是清政府的赔款和其他利益,客观上来讲,英法不会取代清王朝的统治,也不会全面占领清朝的地盘。

作为清廷最高决策者如此思考,那作为臣子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只能执行皇帝的政策。

回到文章的主题,我们再仔细讨论一下。李鸿章和左宗棠都因为镇压太平天国而崛起,成为清朝的中兴名臣,李鸿章带领淮军收复江苏,左宗棠率领楚军(算是湘军的一支)平定浙江。但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二位才刚刚在朝廷和曾国藩的支持下,组建自己的军队,那时候李鸿章和左宗棠还没有成气候。

清廷可以依仗的汉族军队就是曾国藩和胡林翼组建的湘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天京事变之后,实力江河日下,曾国藩有一举镇压叛乱,建立盖世奇功的目的。当时,湘军已经从太平天国手里收复了多个重要城市,比如湖北武昌、江西九江,打算继续扩大战果继续顺江东下收复南京。

勘灭大乱才是曾国藩最想要的,无论对于清廷还是对于他自己的个人宦海前途。如果这时候,曾国藩带领湘军北上勤王。那太平天国会趁机收复失地,湘军数年的努力就会功亏一篑。此时,作为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富有见地地分析了一番,他认为,朝廷必然会和英法和谈,到那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就结束了。

当然了,曾国藩也假情假意地向咸丰皇帝上书请求,北上带兵勤王。1860年10月,恭亲王奕与英法分别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战争结束。

另外分析一下,当时对付英法联军的主力军队是在北方的清军。尤其是僧格林沁的马队,在八里桥一战全军覆没。当然清廷还有其他的绿营和八旗军,虽然战斗力堪忧,但是还是可以凑数。

总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也正是清军与太平天国的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湘军这时日益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军队还没有成气候。北方还有僧格林沁等军队,可以抵抗英法联军。所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没有领军北上勤王护驾,主观条件和客观情况都不允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817.html

咸丰,左宗棠,英法,清朝,曾国藩,太平天国,李鸿章,皇帝,军队,湘军,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咸丰,左宗棠,英法,清朝,曾国藩,太平天国,李鸿章,皇帝,军队,湘军,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咸丰,左宗棠,英法,清朝,曾国藩,太平天国,李鸿章,皇帝,军队,湘军,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