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平定内乱,领兵救宋:卫灵公政绩卓越,为何孔子还要“泼脏水“?

平定内乱,领兵救宋:卫灵公政绩卓越,为何孔子还要“泼脏水“?

《论语》“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在孔子眼中,卫灵公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无道之君。

而且除了《论语》在《孔子家语》中,老夫子对这位卫国的第二十八位君主,都没有太大的好感。主要原因孔子认为他猜忌心太重而且脾气太过于暴躁。

(一)、孔子眼中的灵公

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如同今天的以色列般。虽然国家甚小,但却能人辈出。比如实施变法的商鞅,还有精通厚黑之道的鬼谷子以及《吕氏春秋》的作者吕不韦等。这位卫灵公之所以被后人所熟知,是因为他喜欢与孔子讨论天下大事。所以多次出现在《论语》以及《左传》中。

1. 不折不扣的好色之徒

《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好德比好色更甚之人。结合当时的语境,其实老夫子是在讽刺卫灵公。当时孔子周游列国至卫国,而灵公是这其中对他最有礼遇之人。

孔子在其他国家都不受待见,但是唯独灵公所执掌的卫国对他可谓是恭敬有加。刚到之时,便委以重任。但这并不是孔子的归宿,他的理想是将自己的学说传遍各国。所以,几次三番的自卫国不辞而别,受到打击后又回到此地避风雨。

孔夫子说这番话时,是当时卫灵公乘车与夫人南子送其离开。因为南子的在场,加上招摇过市令其很不舒服,所以才会发出如此之慨叹。这等于向全世界昭告,卫灵公是一个喜好女色的国君。

饮食男女,好色是人之本性,更不用提一国之君。其实,就算是秦皇汉武还有唐太宗等治世之能君,也都有如此之喜好。因为他们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命脉,身居高位,自然会竭尽所能的让自己先得到享受。

2. 中等水平的管理者

《论语·子路》“卫国庶者多以,富之,教之;则修文德以来之”。在孔子看来,卫国虽然国家很小但是卫灵公还有一定的品德,所以国家才有如此之众。在古代人口稀少,衡量其发达程度便是以人口密集与否来判断。

正如孟子所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如果统治者的能力水平不行,百姓自然会四散奔逃。就像在《礼记》中,孔子在泰山脚下碰到凄惨妇女所说之话“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这个妇人就是为了逃避统治者残暴的管理,所以举家搬迁到荒无人烟之地,尽管家人都死于老虎口中,她也不愿再搬回去。在《孔子家语》中,他曾明确向鲁哀公表示过“丘未之见也,抑有卫灵公乎?”

当时鲁哀公问孔子,在他眼中各个诸侯谁最有才能,孔子说最有才干之人没有见过,但卫灵公能算作其一。鲁哀公就此提出质疑,因为灵公夫人南子经常参与朝政,所以他不应该被称之为贤君。

“灵公弟子渠牟,其智足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渠牟为晋国皇室后裔。以他一人之智慧,能顶千乘也就是一千辆战车。古代形容一个国家之强大,往往将其称之为千乘之国。当晋国与卫国交恶时,灵公并未因渠牟的身份而排挤他。

(二)、颇有政绩的卫灵公

《论语》“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这毕竟是一家之言,并不能当作正史来看。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也不能仅从“无道”二字就全盘否定其作为。在《左传》中,同样有许多关于灵公的记述。

1. 平定内乱,不计前嫌

“善恶不辨一匹夫,性命终被道义误”,这是史臣对于宗鲁的评价。他乃是卫灵公兄长公孟絷之侍卫。《左传》“昭公二十年,因灵公之兄絷狎齐豹,恶北宫喜、褚师圃,而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姜,惧,故四家叛乱。”

公子朝与卫灵公的嫡母姜氏私通,害怕事情败露于是联合了不被公孟絷看好的齐豹、北宫喜以及储师圃等人趁灵公出游之际,在都城内发动叛乱。随后,公孟絷和他的侍从包括宗鲁在内等人一并杀之。

卫灵公等一众在朝中势力并不及于四家,所以从平寿匆忙赶回京都,带上自己的亲眷以及些许武器,逃到了死鸟。而齐景公命公孙青探望,并言“卫侯若在境内,则朝聘卫君”。公孙青见到灵公后,日夜守护其左右。

2. 派兵救宋,安抚众心

随后齐豹的家宰因颇受卫国王室恩惠,于是将其除之。灵公得以有了喘息之机,并且与北宫家族会盟。卫灵公发誓要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此时的他杀掉了嫡母姜氏,而后又封北宫喜为贞子。

齐豹死后,齐家的田地被用来安抚其他三家。灵公自此走上了亲政之路,卫国再也没有发生过内部叛乱。这时,公子朝等人也全部回到了卫国。但是与其交好的宋国,再度发生了叛乱。

公子朝乃为宋国人士,但一直生活在卫国,并且家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曾经参与了四家叛乱,但是卫灵公并未因此怪罪于他。为了安抚百姓的情绪,他决定让公子朝带兵回国援助母邦。

当时宋国的华族兴兵叛乱,卫灵公命令公子朝回国,等于向天下昭告了自己的仁义之心。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讲究礼节。而灵公此举,无异于为自己扩大了宣传力度。所以孔子才能说卫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三)、以偏概全的观点

孔子对于灵公“无道”的评价,太过于片面。主要是当时孔子在卫国“奉粟六万,却终不见用”,卫灵公虽然对他礼遇有加但是却从不会委以重任。而且这是在卫灵公死后,孔子对灵公发出的评价。这很有可能是孔子一时之气言,而后被弟子收录在了其中。

1. 君子喻于义

综合孔子对于灵公的其他评价,如果单以“无道”一概而论难免有失偏颇。而且综合灵公的种种作为而言,他是一个知人善任之人。对于渠牟灵公并未因为他是晋国王室,而猜忌和不信任。而且当时正值两国交恶,卫国与齐国交好。

不仅是对渠牟,卫灵公对曾经反叛过自己的北宫喜也没有太多的忌惮。当时鲁国内乱,各小国举行了两次黄父盟会,灵公均派北宫喜替自己前往。而且他还按照北宫喜的建议,出兵讨伐,并帮助鲁昭公归国复位。

最重要的是他对于公子朝的恩德,其人与自己的嫡母私通而且还杀死了自己的兄长。王位本来就是兄长该坐,但却因其形象不佳所以灵公继位。而后,他一直对于自己的兄长礼遇有加,认为是自己篡位。

就是对灵公如此重要之人,被杀害后,灵公却毅然冰释前嫌。选择以大局为重,还愿意让公子朝率兵去宋国。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没有担心公子朝再次叛乱,也没有过分的追究四家作乱之源头,恰恰说明了卫灵公的仁义。

并且,卫灵公还曾帮助过周天子复位。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在卫灵公的带领下以天下为己任。不论哪个国家发生动乱,灵公都愿意尽绵薄之力。而且从他对于背叛自己之人的态度而言,他并不是喜好猜忌之人。

许多后人一提到卫灵公便想起孔子对他的那番评价,但那只不过是孔子情急之下说的气话罢了。其实孔子对于卫灵公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不然不可能说出那番“唯灵公最贤”之话。

2. 食、色,性也

卫国一直是孔子的避风港,所以他与卫灵公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多。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如果朝夕相处,那么人的本性必然会暴露之。而且,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孔子说的“未见好德犹如好色者”,其实也是一时气话。

孔子认为,灵公把自己当成了他招摇过市的工具。而且灵公一直也不重要他,就像是一件被束之高阁的宝物。以至于孔子周游列国数十载,宣传自己的思想。如若灵公能够给他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想必也没有了后来他四处游荡之际遇。

这些话不过是夫子一时的激愤之言,如果单从灵公为人行事来看,他并不是那么的昏庸无道。否则,孔子也不可能总去卫国还安之若素。而且孔子认为,灵公是个知人善任者,这也是能够长期保持国家稳定的主要原因。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正所谓“人无完人”。而且《论语》是儒家弟子的一家之言,他们对于师父的话自然是奉若神明。这难免会造成后人的过度解读,就算是正史也会包含作者的好恶,也有主观观点。所以,要正确的评价一个人一定要先了解他的作为而不是从他人耳中听说。

四、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卫灵公去世后关于他的坟墓也是众说纷纭。现在普遍认为他的坟茔在山东高青,当地为了纪念他还将村子改名为“卫灵公村”。现在也被设置为重点保护的文物。

参考文献:

《论语》

《左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8310.html

论语,国家,卫灵公,内乱,政绩,孔子,卫国,子曰,叛乱,公子,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论语,国家,卫灵公,内乱,政绩,孔子,卫国,子曰,叛乱,公子,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论语,国家,卫灵公,内乱,政绩,孔子,卫国,子曰,叛乱,公子,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