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明君?拒绝张仪的建议,结果打下了秦国百年基业

为何说秦惠文王是明君?拒绝张仪的建议,结果打下了秦国百年基业

细数战国时期秦国的明君,秦孝公第一的话,那秦惠文王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二;在秦惠文王时期,对内继续推行“商鞅变法”,对外积极开疆拓土,好不夸张的说,在秦惠文王在位的二十七年中,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秦国疆域扩大了一倍有余,为之后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而秦惠文王能取得如此成就,与他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甄拔人才有极大的关系,他不仅重用嬴华、异母弟公子疾、司马错等秦人,也重用了大量的外籍能臣。诸如公孙衍、张仪、魏章等魏人都能为嬴驷重用。而有了如此之多的卓绝人才后,听取意见就成了一个“折磨”,毕竟这些人提出的意见,基本都是对的,就看怎么取舍了。

而这里要说的,就是发生在秦惠文王统治时期发生的一件事。在公元前316年时,南方的巴国和蜀国突然互相攻打了起来,但这巴国和蜀国实力相差无几,于是他们就都派使者来秦国,向秦国告急求救。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并恐怕韩国可能会前来侵犯,所以犹豫不决。

这时候,麾下的这帮大臣自然要给秦惠文王出谋划策,替秦惠文王做决定提供意见;当时客卿司马错与客卿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不休,张仪主张应先攻打韩国;而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攻打韩国将导致诸侯联合对抗秦国,攻打蜀国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

可以说,这司马错和张仪的建议,看似没任何用处,给秦惠文王的依然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但秦惠文王却不一样,他从司马错和张仪的争论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尤其是从司马错处得到的信息,让秦惠文王坚定了攻打巴蜀之地的决心,毕竟巴蜀之地道路险峻,如果不是这次突然出现的机会,恐怕秦国想入主蜀汉,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所以秦惠文王最终命司马错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国。最终秦国军队历经艰难,在葭萌与蜀国军队交战,蜀国军队尤其是 赳赳秦军的对手?蜀王兵败逃到武阳。没过多久,秦军就灭亡了蜀国,并将蜀王贬号为蜀侯;秦国吞并蜀国以后,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之后继续按照司马错的意见,派遣张仪去楚国行反间计,诱使楚国与齐国绝交。然后又设计激怒楚怀王,诱使楚国冒险出兵攻秦;此次楚国攻打秦国本来就是含恨而动,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秦国却已早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故而秦军在丹阳大败楚军,得到了楚国的汉中之地。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国蜀国的威胁。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经过这一系列战役,秦国得到了汉中、巴蜀之地,还将这两块地方与关中之地连成一片,不仅得到了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而且使得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整个天下形势一下就逆转了下来,自此,秦国从一个只是强大的诸侯国,变成了能左右天下局势的超级诸侯,甚至有问鼎天下的能力。

如果当时秦惠文王听取了张仪的建议,攻打韩国,不说能不能拿下一些城池,即便是拿下了整个韩国,作用也远不如拿下巴蜀之地;毕竟韩国是一块四战之地,在没有充足实力的情况下,贸然得到韩国之地,不仅不能为秦国的实力带来实质性的增长,还会徒增压力,使得山东诸国联合起来围攻秦国。而拿下巴蜀之地,一个稳定的“粮仓”,对秦国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秦国之所以有底气与赵国进行“长平之战”,与巴蜀之地的资助有直接关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8646.html

张仪,明君,结果,巴蜀,建议,秦国,司马错,蜀国,楚国,秦惠文王,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张仪,明君,结果,巴蜀,建议,秦国,司马错,蜀国,楚国,秦惠文王,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张仪,明君,结果,巴蜀,建议,秦国,司马错,蜀国,楚国,秦惠文王,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