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土木堡之变,大明皇帝被俘,精锐部队毁于一旦 明朝由此由盛转衰

土木堡之变,大明皇帝被俘,精锐部队毁于一旦 明朝由此由盛转衰

明宣宗皇帝朱瞻基可以说是一名称职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大明江山得以巩固。但是呢,在位的时间却不长。

在宣德十年(1435)正月初三,明宣宗朱瞻基得了不治之症,龙御归天,终年38岁。他在位还不到10个年头。

然后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等拥立他的儿子朱祁镇为帝,即为英宗。

朱祁镇是宣宗皇帝的长子。

首先,他奇特的身世就注定了其一生将充满传奇色彩。

宣宗皇帝子嗣一直艰难,正宫胡皇后举止得体,贤良温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后。但她没能为宣宗生下一个皇子,最受宠爱的孙贵妃也没能生子。

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于是孙贵妃千方百计想挤掉胡皇后而自立。

在某一天,宫里传出了有位宫女受皇帝临幸后有了身孕的消息。

她立即派人把宫女藏了起来,然后买通御医,对宣宗称已有了身孕,并伪装出许多怀孕的假象。

等那宫女生下一子后,孙贵妃马上派人抢来孩子,将宫女杀人灭口,再派人通知宣宗,自己躺在床上也装出产后虚弱的样子。孙贵妃就依靠着这个男婴成为了孙皇后,而这个宫女生下的孩子就是日后的明英宗朱祁镇。

当时有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老臣依然在朝中发挥重大作用,使仁宣时期较好的政治状况得以延续。

明英宗年纪幼小,十分贪玩,觉得几个大臣每天都是板着脸严肃地监督自己,就觉得十分无聊,只有自己的伴读太监王振懂得自己的心意。

在封建社会里,宦官干预朝政,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比比皆是,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就曾立下规矩,不允许宦官参与国家政事。

他把这条规矩刻在大铁牌上,悬挂在宫中,作为他的子孙要世世代代遵守的祖训。

但是到明成祖时就把这条规矩废除了,通过“靖难之役”夺取侄子皇位的朱棣,精神一直高度紧张,建文帝未死的流言四起,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他并不是十分支持。为了巩固政权,朱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情报机构,虽然锦衣卫也能行使这个职能,但是在朱棣心目中,还是觉得身边的宦官们比较可靠。

毕竟在起兵的过程中,以郑和为首的一些太监出过很大的力。

而且他们就在自己身边,便于自己得到最新的情报。

自迁都北京以后,他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机构,用来刺探大臣和百姓,看看其中是否有人图谋不轨。

他让亲信太监做东厂的头头,于是宦官们权力日渐强大,又重新登上了政治舞台。

侍奉明英宗读书的太监王振原本是进士出身。

因罪株连才受了宫刑进宫当差。王振善于迎合小皇帝的心理,每天想出许多花样供幼帝玩耍,不久就升任为司礼监太监,这时王振开始飞扬跋扈起来,并且开始干预朝政。

正统二年 (1437),孙太后决定要诛杀王振,在英宗的苦苦哀求下才饶了他一命。

此后,王振虽然收敛了许多。但是太皇太后不久离开了人世,朝中又无人能压制王振。

于是以王振为首的宦官集团又重新登上了政治舞台。

元朝灭亡后,北方蒙古部落内部陷入混乱状态,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大部落。各部落之间互相征伐,混战不断。

明朝政府对蒙古各部落采取怀柔和防御并用的政策,封其各部落大小首领以各种官职。

在明英宗时期,以瓦剌部落的势力最为强大,他们经常在明朝的边境进行挑衅活动。

瓦剌部落太师也先经常派使臣向朝廷进贡,骗取赏赐。

明朝历来注重外交关系,对进贡使者,不管贡品好坏,总要赐予非常丰厚的犒赏,而且是来多少人就发多少人。

瓦剌部落看中了这一点,正统十四年(1449)春二月,瓦剌也先派出使者二千人进贡马匹,却冒称三千人。

太监王振本来暗中勾结瓦剌倒卖马匹,来往密切。一见对方有欺诈行为,就下令减其马价,想从中捞取好处,结果导致双方谈崩了。

其实瓦剌名为进贡,主要还是侦察,探听明廷的虚实。太师也先还曾提过与明廷皇室通婚,但是出于敷衍的目的,王振也私下擅自答应。

而朝廷根本不同意,回复瓦剌的诏书中没有允许通婚的意思,瓦剌觉得受到了愚弄,双方仇怨加深。

王振见瓦剌不肯就范,就取消了赏赐,瓦剌便以此为名发动战争。

太监王振为了建立所谓的丰功伟绩,也想名留青史,于是就怂恿英宗御驾亲征。

二十一岁的英宗对军事和王振一样一窍不通,对战争只有天真的想法,希望能有机会成就二祖那样的事业。

当时明朝的主力部队都在外作战,根本无法调回,朝中大臣们都力劝英宗不要亲征,但英宗根本听不进去,而且王振又大权独揽,根本不理会朝臣的意见。

于是从北平附近东拼西凑了五十万大军,于正统十四年(1449) 七月十七日,英宗和王振统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当时天降大雨,关于出师不利的谣言四起,军心涣散,加之粮饷接济不上,士兵饥寒交迫,一路皆有饿死者,士气非常低落。

加上前方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毫无作战经验的王振不知所措。

只见被瓦剌杀害的明军尸横遍野,英宗和王振开始害怕起来下令撤军。

王振是蔚州人,离大军驻扎的大同不远,于是,王振请求英宗给他衣锦还乡的机会,让大军绕道蔚州撤退。尽管王振的提议立即遭到所有人的反对,认为这样会耽误撤退的时机,但是有英宗做后台的王振根本就肆无忌惮,于是大军退向蔚州方向。

这时王振突然变卦,原因是担心大军经过会踩坏家乡的庄稼,自己反而背上骂名,于是又开始按原路撤军,宝贵的日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举动上。

大军快撤到怀来时,由于补给跟不上,王振命令原地驻扎等待。

如果当时英宗能及时进驻怀来,瓦剌军也只能一筹莫展,但大军偏偏又在距离怀来城仅二十里的土木堡停顿了一天一夜,最后被瓦剌军赶上并包围。

明军的水源被切断了,被困于死地。也先假意议和,趁明军防备松弛,发动总攻。蒙古铁骑冲破战阵掩杀过来,明军相互践踏,死者满山遍野,根本无力组织抵抗,很快就全军覆没。

英国公张辅,尚书邝野、王佐,学士曹鼎、张益等人全部战死。王振本人及兄弟王林也战死于乱军之中。

随从皇帝的大臣中,只有肖惟祯、杨善等几个人逃了出来。五十余万大军全军覆没,大量器械、粮草等辎重被全部缴获,英宗被俘,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英宗就这样开始了一年的俘虏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869.html

明朝,部落,瓦剌,皇帝,宦官,王振,明英宗,大明,孙贵妃,盛转衰,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部落,瓦剌,皇帝,宦官,王振,明英宗,大明,孙贵妃,盛转衰,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部落,瓦剌,皇帝,宦官,王振,明英宗,大明,孙贵妃,盛转衰,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