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武帝初年国库没钱,汉武帝只用3招,10万块钱以上家庭全破产

武帝初年国库没钱,汉武帝只用3招,10万块钱以上家庭全破产

写在前面:

上一篇我们知道,历代皇帝们所说的“轻徭薄赋”,其实在农民身上是非常沉重的。

农民们交的税,被拿去养超额的官员和只管生不工作的皇族。

今天我们看看,名义税率3%,为何实际税率能超过十几倍,那些官员都动了什么手脚,皇帝又是如何助纣为虐的?

01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为何连清知府也在克扣百姓?

明初朱元璋强调“轻徭薄赋”,他规定税率“三十税一”,但以这样的税率,远远养不起官员和皇族,百姓实际承受超过50%的赋税。

那这些税到底是什么内容,又是怎么收上去的呢?

第一部分就是隐性加税,比如在明代,税率是看着低,但他是“实物征收制”,百姓要交税,就要自己把粮食运到官仓。

于谦曾上奏说,山西每年运往大同、宣府、偏头关三边的税粮,道途之费“率六七石而致一石”。

就是说交一石粮食,运费要花六七石,相当于税率一下子翻了六七倍。

朱元璋定都南京,京官们吃的大米都是江南五府的农民交纳,五府是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离南京距离还算近。

但明成祖朱棣首都改迁北京之后,京官大米还要由江南五府交纳,五府的农民们要千里迢迢把大米运到北京,光运费就超过了粮食本身了。

第二部分是索贿受贿,农民们辛辛苦苦把粮食运到官府,常有官员们说粮食品质不好质量不过关,让回去重新换。

那么远的路,怎么可能再回去换,于是农民们就贿赂官员。

连皇帝也看不下去了,在圣旨里提到“国家收到的20%-30%,实际上百姓承担的超过50%。

第三部分,就是直接修改税基,官员把税收底册涂改掉,或者以“地方办公经费”名义收取。

中央政府也默许,但这“办公经费”到底收多少,政府也不规定,所以全靠地方官员有没有良心。

因此,原本10%就够用的办公经费,慢慢就能变成20%,30%,甚至更多。

即便是说自己清廉的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如果是黑心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

所以,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侧面反映出官僚体系对农民的克扣之大。

02汉武帝有多阴险?三招挖坑,让10万资产以上的中产阶级,全破产。

看了官员为主体对农民的克扣后,我们欣赏一下汉武帝的操作,那真是打得全天下人都没还手之力。

因为汉武帝一直雄心勃勃,想搞大事儿,大笔花钱使得国库空了,他就想着向民间收割财富。

谁最有钱?当然是商人。

汉武帝认为商人们有钱,还不对国家起什么作用,于是就想了个方法。

他第一步就是“卖爵”,商人们买了爵位后,可以终身免除徭役,再不会被征用当劳力,于是商人们纷纷踊跃买。

很快汉武帝又把钱花完了,他又想了第二步“加税”。

汉武帝发了一道“算缗”令,让商人主动告诉政府自己的实际财产,然后交税,税率还从1.27%提高到6%。

第三步就精彩了,因为是让商人们主动上报财产,人性如此,肯定很多人有所隐瞒,于是汉武帝下了一个“告缗”令。

就是说,谁隐瞒不报或所报不实的,其他人可以向官府告发,告了之后官府就查抄没收他的全部财产,分给告发者一半。

于是,几乎所有商人都入坑,入坑了还没法抱怨,谁叫你自己不老实上报呢!人们为了发财纷纷告发,国家和百姓们都发了财。

就这还没完,百姓们也跑不掉,汉武帝又下令无论城乡一概实行“告缗”。

普通百姓也纳入其中,穷人们通过告人得来的钱,转眼又被被人告而剥夺。

最后,家里财富在10万块钱的家庭全都被告了,中产阶级以上的人都破产了。

老百姓们因为交不起钱,还要沦为官府的奴婢,武帝时期全国总人口约4000万,因为“告缗”成为奴婢的居然达到1000万。

就这还没结束,汉武帝还有第四步,最开始不是说,商人“买爵”就不用服徭役嘛,老百姓们也买,因为不想去打仗。

汉武帝看国家有钱了,但能征发的民众少了,于是进行“爵位贬值”,就是爵位低的,还要去服劳役。

武帝末年,“户口减半”,人口直接少了1500万。

03欧洲的农奴过得怎么样?欧洲中世纪真的很黑暗吗?

汉武帝的一番操作,普通百姓们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汉武帝晚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巨大的“流民潮”。

民众们无法承担太重的赋税,只能有地不种、弃地而逃。

流民潮还有个恶性循环,留下没逃的农民负担会更重,于是逃的人就更多。

而从秦以后,我们中国种地的都叫“农民”,是自由人,但欧洲中世纪也有在种地的,叫“农奴”。

字面看来,农奴是奴隶,是农场主的私有财产,我们也一直有个概念是“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实际农奴的生活如何呢?

因为欧洲在封建制下,农奴是受契约保护的,有负担,但相对稳定,一个佃户的地租往往200年或250年保持不变。

中世纪很多庄园都有自己的习惯法,叫“庄园惯例”,还有庄园法庭,农奴可以指控农场主的某些行为,自由辩论。

更重要的一点,农奴是有社会保障的。

比如遇到天灾人祸,庄园要负责救济农奴,给农奴发粮食,一个农奴家里主要劳动力死了,庄园要负责养活他的家人。

虽然跟现代相比,农奴们生活也很惨,但与沉重赋税下的古代农民相比,欧洲契约制下的农奴制度,还是可以避免出现流民潮的。

当然,幸亏汉武帝后来及时反省,向全国民众承认错误,重新对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才避免了大汉王朝的灭亡。

汉武帝确实是杰出的政治家,平定匈奴、安定边疆,但做大事儿也要一步步来,不要倾全天下之力,去完成几代人要做的事。

写在最后:

郡县制下的百姓不易,写的我也很揪心。下一篇开始,我们心态轻松点,去看看中国古代的文明。

希望您关注我,您的点赞和评论,会给我很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89288.html

因为,国家,汉武帝,欧洲,税率,百姓,国库,实际,家庭,官府,消息资讯,五府,农奴,汉武帝,欧洲,农民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国家,汉武帝,欧洲,税率,百姓,国库,实际,家庭,官府,消息资讯,五府,农奴,汉武帝,欧洲,农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国家,汉武帝,欧洲,税率,百姓,国库,实际,家庭,官府,消息资讯,五府,农奴,汉武帝,欧洲,农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