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如果秦昭襄王不杀白起,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如果秦昭襄王不杀白起,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说实话,白起不死,对秦国的整个大局走向没有太大的影响,秦国的车轮,白起阻止不了,战争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秦国统一是几代秦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

因为白起的百战百胜,无坚不摧,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

一是秦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二是秦昭襄王和白起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

如果没这两个基础,或者缺其一,白起的战绩都要大打折扣。

而白起死前,他与昭襄王已经闹掰。不再受信任。秦国当时的情况也不乐观。堪称是自秦孝公变法以来,最糟糕的一段时间。

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秦昭襄王攻赵,不要给赵国喘息之机,争取一战解决赵国!

应该说,白起这个建议是非常明智的。

因为长平惨败后,赵国精壮尽丧,邯郸城内无人不戴孝,严重缺兵少将。而与之同时,由于要防备匈奴,赵国的北方边军此时又回不来。

如果秦军此时一鼓作气,运气好,可以一战灭赵。运气不好,也能把邯郸给拆了。让赵国彻底沦为三流小国。

但不想,白起的合理建议却被否决了。

什么情况呢?

原来赵王听说白起有意攻打邯郸后,便派人到秦国游说。

说客到咸阳后,找到白起的政敌,也就是秦相范雎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请范雎帮忙给秦王带话,就说赵王认怂了,愿意割地求和。

第二件事是离间白起和范雎的关系。

说客对范雎说,胜仗都是白起打得,您有什么功劳?如果再不限制白起,恐怕您的国相位置要被白起取代了。

范雎一向与白起有嫌隙,赵使的说辞,可谓正击中他的心坎。所以,他立马就进宫跟昭襄王说,赵王愿意割地,我们不用打了。并劝说昭襄王召回白起,免得白起冲动,坏了大局。

昭襄王听了范雎的一番言辞,想了想,不战而取得赵国土地,赚大了啊。于是便采纳了范雎的建议,与赵国罢兵休战。

后方发生的事,在前线的白起并不知情。他在前线整军备战,就等着昭襄王下令。但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朝廷让他班师回朝的诏令。他差点没气晕。

等到白起回咸阳,知道了更多内幕,尤其是知道是范雎在背后使坏,而昭襄王竟然还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后,他就更恼火了。不仅大骂范雎混蛋,同时对昭襄王也颇有微词。

而白起的这一愤愤不平的心态,这也为他后来被赐死,埋下了伏笔。

后来,昭襄王派人到赵国索要当初赵王承诺的割地。然而此时的赵国已经做好迎战秦军的准备。赵王自然不可能割地。于是,秦使无功而返。

昭襄王听说后,勃然大怒,遂起倾国之兵攻打赵国。并诏令白起,挂帅出征攻赵。

此时的白起仍然对昭襄王愤愤不平,便以自己身体抱恙,不能下床为由,拒绝了。

见白起不愿意挂帅,昭襄王起初心里没太当回事,指派了一个叫王陵的将领出征。

但不想,王陵打得磕磕绊绊,仅在邯郸城下就损失了四万精锐。这一下,昭襄王的面子就挂不住了,又派人请白起出山。

这一次,昭襄王的态度不是“请”,而是严令白起必须出征,没有商量余地。

结果白起仍然拒绝了,他的理由很充分。

第一,自己坑杀了几十万赵军,赵人恨自己入骨。他如果挂帅,必然会更加激发赵人的抵抗意志,这反而不利于秦军攻赵。

第二,王陵攻赵不顺,证明邯郸城已经有准备了。且魏、楚等国虎视眈眈,都在寻找机会入局。如果他们与赵国内外呼应,即便是自己亲自出征也没有必胜把握。而既然没把握,那不如罢兵,养精蓄锐,等待更好的时机再出手。

应该说,白起的建议是有道理的。但昭襄王听了,却很不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呢?

因为白起的建议,虽然句句在理,但他是站在秦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没有站在昭襄王的立场上想问题。

当初罢兵,放赵国一条生路,是昭襄王最终拍板决定的。后来赵王食言,秦国被耍,大家都在讥笑昭襄王糊涂,如此明显的缓兵计都看不出。昭襄王沦为世人笑柄,他的面子挂不住。

在昭襄王看来,白起应该先对自己效忠,再对秦国效忠。就算打不赢,也要出征,替自己挽回一丝颜面。然而白起却不愿意蹚这浑水,不愿为主君分忧。昭襄王自然对白起就很有意见了。

估计昭襄王当时心里对白起还有了嫌隙。怀疑白起是不是背叛了自己,要另立新君。

相信大家都混过职场,应该懂这个道理。

一面是对公司负责,一面是对老板负责。虽然公司是老板的,但公司利益和老板利益并不完全挂钩。尤其是多股东公司,利益纠纷复杂。不站在老板立场上考虑问题,就算功劳再大,替公司赚再多的钱,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

当然了,白起不愿意挂帅出征,昭襄王也拿他没辙。所以昭襄王也就忍了一口恶气,另外委派了一个叫王龁的将领顶替王陵。

如果说,王龁打得顺利,一战破赵,昭襄王的面子找回来了,白起后来可能还不会死。

这就跟后来苦劝袁绍不要出兵的田丰在官渡之战后哀叹:“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是一样的道理。

王龁如果打赢了,替昭襄王找回面子。昭襄王一高兴,保不准他就不记白起的仇了。甚至还会继续重用。

王龁若打了败仗,昭襄王心中的那股怨念得不到发泄,肯定要拿白起泄愤。

而偏偏王龁在前线打得也很不顺。不仅拿不下邯郸,对暗藏于一旁观战的魏军和楚军也缺乏防备。

魏国的信陵君见有机可乘(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期间),率十万魏军杀入战场。

不久后,楚国的春申君也率楚军参战。

赵国见援军杀到,士气大涨,杀出城外。秦军则腹背受敌,死伤惨重。约两万人被三国联军俘虏(赵人恨秦人入骨,这两万秦国俘虏的下场可想而知了)。王龁见战局已不可挽回,只得率残部撤出赵国。

随着王龁的惨败,这一下,白起的脑袋就算是挂在裤腰带上了。昭襄王随时都有可能杀他泄愤。

为了挽回危局,昭襄王再次派人请白起出山挂帅出征。这是昭襄王给白起最后证明自己忠诚的机会。但不想,白起又拒绝了。

这一次,白起连理由都不找了,他直接跟王使回复道:大王要是早听我的,岂能有今天的下场?

“秦王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白起的这番话术,完全就是在作死了。

所以昭襄王此时就有了杀白起的想法。

另一方面,王龁撤出赵国后,楚、魏联军却没有放过秦军的意思。继续在后穷追猛打。

秦军残部打不过,只好直接向西又连撤了好几百里,一直从河北退到了关中。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撤退都是一门学问。

一个将军能在惨败情况下,带回一半人,那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大多数情况,都是如官渡之袁绍,潼关之马超,夷陵之刘备一样,主力尽丧,仅率残兵逃出战场。

而王龁不过是白起副将,先前就是因为他在长平打的不顺,拿不下廉颇,白起才会中途接手战事。王龁的统领能力到底如何,可想而知。

因此秦军的这次溃败,堪称是继秦孝公变法以来,秦国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大败。

按照《史记》记载,秦军死伤大约在二十万人左右。(长平之战期间还死伤了二十万人)

并且,秦国的噩运到这里还没完。

魏、楚、赵三国联军大胜秦军后,韩王也派军参战。魏、楚、赵、韩,四国联军合力拔除了秦国在黄河东岸的军事据点。秦军在士气低落情况下,无力反击。

此一役后,魏收复河东,韩收复上党。秦军则灰溜溜退入函谷关。

也就是说,秦军在长平之战期间新占领的所有地盘,全部又丢了。

幸亏四国联军在大败秦军后,旧病复发,开始内讧,自相残杀,秦国这才躲过一劫,避免更大损失。

如不然,就以当时秦军的士气而言。可能还会损失更多地盘。

按理说,秦军遭受大败,昭襄王此时应该跟白起搞好关系才对。

然而,白起和昭襄王的关系却无法修复了。

在昭襄王看来,为臣者不愿为主君分忧,是不可饶恕的。白起虽然还活着,但他在昭襄王心里,已经死了。

后来昭襄王派人赐死白起,实乃正常。即便他不赐死白起,也不可能再重用白起。

总的来说。白起不死的情况下,能不能有所作为,提前统一六国,关键在于秦国的实力和他与君主的关系。

当时的秦国,精兵死了个七七八八,直到吕不韦执政时期才恢复元气。

没有兵,就算白起没死,还活着,又能有何种作为?

况且白起屡次拒绝挂帅后,昭襄王亦也不信任他了。君臣不睦,这从来都是为将者的大忌。

参考当年吴起,以及后来李牧的情况,就可以想象当白起不再受秦王信任时,他就算还能领兵,也不可能有大作为。

白起再有本事,不受信任,时时刻刻都被主君怀疑着。到头来,稍微有点异动,主君的一句话,白起就会脑袋搬家。

这还不没算上当时六国的实力。

咱们教科书上讲“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统一”。

然而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大家应该也清楚。秦国灭赵,被李牧两次挫败。最后是靠使离间计除掉李牧,才成功灭赵。

灭楚国时,还被楚国反咬一口,死伤二十余万精锐。秦始皇让王翦出征,王翦带了秦国全部家当,近六十万大军才攻灭楚国。

从这就足以看出,六国保有的实力,绝非昭襄王时期的秦国可以独吞的。

白起虽然是战神,但他也是人。他打仗也是因势利导,做不到逆天改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0170.html

白起,对公司,襄王,赵王,建议,秦国,赵国,范雎,邯郸,统一,故事传记,昭襄王,白起,秦国,赵国,秦军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白起,对公司,襄王,赵王,建议,秦国,赵国,范雎,邯郸,统一,故事传记,昭襄王,白起,秦国,赵国,秦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白起,对公司,襄王,赵王,建议,秦国,赵国,范雎,邯郸,统一,故事传记,昭襄王,白起,秦国,赵国,秦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