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山西出土石碑,揭晓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赵括可能被误解2000年

山西出土石碑,揭晓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赵括可能被误解2000年

所谓“乱世出英雄”,战国时期,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为中国历史留下了灿烂的故事。但有赢就有输,赢家为后人留下了经验,输方也同样为后人留下了教训。

比较经典的就是长平之战,后人认识赵括也是通过这场战役,“纸上谈兵”是对他的评价,但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仅仅是因为赵括吗?

秦国用计,长平之战换主将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曾经打败过秦军,威名远扬,赵括受父亲影响,从小就接触兵法,在兵法理论上是个中翘楚,甚至他的父亲都难不倒他,赵括因此很有名气,他本人也十分骄傲。

虽然理论上败给了儿子,但赵奢并不太认可赵括,因为残酷惨烈的战争在赵括眼中太过轻松容易,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赵奢觉得儿子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没有实战能力,如果去打仗的话一定会败。这话他和赵括的母亲说过。

曾经的赵国也出过很多人才,不过赵括长大后,他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蔺相如也老了,该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公元前265年-前245年,赵国由赵孝成王赵丹统治,这也是个年少有成的君主,即位第一年就和齐国联手逼退了了秦国的进犯,不过在长平之战中却败在秦国手上。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初期,赵国面临的形势就很严峻,接连战败,损失惨重,于是赵军的主将廉颇采取了防守的策略,设下三道防线。

廉颇毕竟是个老将,作战经验丰富,秦国军队虽进攻猛烈,却难破廉颇设下的三道防线,攻破第一道防线后就不行了。

既然强攻没用,就只能智取了。秦国间谍在赵国境内散布谣言,说“秦国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国果然中计。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的保守策略早已不满,于是换上了主站的赵括。

赵括战死,赵军惨败

听说赵王要让自己没实战经验的儿子领兵,赵括的母亲着急了,她上书赵孝成王,说不可以让赵括领兵,别人的父母都是盼着儿子建功立业,赵括的母亲为什么拖儿子后腿呢?

赵孝成王也很奇怪,赵括母亲道出,赵括和他父亲赵奢的不同,赵奢当了将军后对身边的人很亲近,甚至亲自侍奉,广结好友,赏赐的财物都分给下属,而赵括刚当了将军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赏赐的财物都藏回家里。

赵括的母亲应该也一直记着赵奢对儿子的评价,但赵孝成王却不听,仍坚持让赵括带兵。赵括的母亲见说不动,只能要了个承诺:赵括做得不好的话不要牵连到我。

赵括接替廉颇后,一改之前只守不攻的作战方式,大力进攻,秦国则派出了杰出的将领白起出来应对。之前赵军严防死守,秦军拿他们没办法,如今赵军主动进攻倒是正中秦军下怀。

秦国既然能散播出“怕赵括不怕廉颇”的消息,必然对赵括有一定了解,在赵国也有埋伏的眼线。白起对赵括用了招妙计,将赵括

变为瓮中之鳖。

在对战中,白起假意不敌,战败逃走,实际上是去偷袭赵括的“后勤部”,斩断了赵军的

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军分成了两部分,前面的作战部队失去粮食供应,军心涣散。

断粮四十几天后,赵军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于是尝试突围,但四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还赔上了赵括的性命。主将都死了,其他士兵也没有再坚持的必要了,于是几十万大军纷纷投降。

本以为投降可以保留一命,但秦国不按常理出牌,或许是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或许是觉得留着这些人太麻烦,秦国的军队也不差这几十万人,所以把他们全部坑杀了。

长平之战让赵国损失了四十五万人,这对赵国来说是奇耻大辱。赵括已死,赵母又有言在先,赵孝成王想撒气也没地方撒,当然,也没时间撒气,因为很快秦国就攻入了他们的都城邯郸。

长平之战败因

长平位于现在的山西晋城高平市,在山西老马岭挖出的石碑中有写到:“高平、沁水之交,有山曰空仓……询之土人,该秦白起诡置空仓以诒赵括处。”

这说明白起是以粮仓来引诱赵括进了自己的包围圈,白起为什么想到这个计谋呢?因为他知道赵国缺粮了。

廉颇的严防死守固然让赵国避免了大量伤亡,却撑不了多长时间。秦国有巴蜀大粮仓做后盾,巴蜀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号,历史上记载了“秦富天下十倍,积粟如丘”,哪怕再和赵国耗个几年也能支撑下去,但赵国的粮食储量肯定比不上秦国,玩持久战恐怕玩不过秦国。

除了粮食储量外,赵国的运粮路线也没有秦国方便,只能陆路运粮,而秦国却可以水路运粮,节省很多人力物力。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战争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所以有些军队打仗会从对方的粮草下手,不战而胜。

如果赵括没有主动出击,赵军固然可以再多守一段时间,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迟早会耗光粮草,到时候还是要迎战。

而且做出进攻决定的不仅仅是赵括,赵孝成王也是赞成的,正是因为如此才换下了廉颇,全部归到赵括身上也不公平。

另外再来看赵括的对手,是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括一个初出茅庐,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毛头小子输给他也算意料之中,换了别人也未必能赢,这输的不丢脸,赵括能坚持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

说赵括纸上谈兵确实也不假,理论成就把赵括捧得太高,而实际战果让他摔得太惨。赵括主要是实战经验太少,还需要一些成长的时间,但现实条件不允许。

长平之战中赵国的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赵国并没有太大优势,也许让廉颇多坚持一段时间,秦国觉得这仗打得没意思就退兵了,但也许秦国会想出其他计策应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26.html

石碑,长平之战,廉颇,赵孝成王,误解,赵括,赵军,秦国,赵国,原因,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石碑,长平之战,廉颇,赵孝成王,误解,赵括,赵军,秦国,赵国,原因,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石碑,长平之战,廉颇,赵孝成王,误解,赵括,赵军,秦国,赵国,原因,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