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拥有稷下学宫的齐国为什么败给鲜有人才输出的秦国?

拥有稷下学宫的齐国为什么败给鲜有人才输出的秦国?

最近《大秦赋》已经完结,但讨论并没有结束,战国这段历史开始频繁被人关注,知常容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论人才,论文化高地,秦国根本比不上齐鲁之地。秦国曾经一度时期被中原诸侯国认为是“戎”。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并不占优的秦国最终却统一了天下,为什么?

这一点一统天下之后的秦始皇也是心知肚明的。他曾经想去泰山封禅,当时他是怎么做呢?

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找到鲁儒,说明他认为鲁儒才是文化高地,他们掌握的才是正统。

这帮鲁儒接到任务之后就开始争议,争来争去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仪式和结论。心急的秦始皇最后采用秦俗去封禅,遇到大雨,受到这帮儒生的嘲笑。儒生嘲笑的底气在哪里?

他们认为自己懂,秦始皇不懂。

纵观为秦国服务的,占据重要位置的,被大家熟悉的很多文臣武将并非秦国人。

其始与之谋国以开霸业者,魏人公孙鞅也。其他若楼缓赵人,张仪、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泽燕人,吕不韦韩人,李斯楚人,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容斋随笔·卷二·秦用他国人》

《大秦赋》中一直在吕不韦身边姚贾是魏国人。

那我们听说过秦人在中原诸国中获得显赫位置并青史留名吗?

知常容一时想不起来,不知道诸位能想起来吗?可以在下面留言提醒,谢谢!

当然秦国本国也出产战将,比如战国名将白起、王翦是秦国本地的。

总体来说秦国在文的方面似乎并没有太多出彩的人物,秦国也没有出现特别高级的学府可以和齐国的稷下学宫相媲美的。

稷下学宫是中原超一流的人才基地,我举几个例子就知道了。

孟子、申不害、荀子、李斯、韩非子。

孟子、荀子这是儒家中顶尖人物的存在,李斯,韩非是荀子的学生。申不害是法家重要代表人物,他花了15年使得韩国强大起来。韩国就靠申不害的十五年在诸强国的包围下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战国七雄。

这些都是一等一的高人。

按道理齐国应该比秦国更有优势,因为他集中了大量的人才,近水楼台先得月。论实力,齐国一直是东方强国,方伯级别的,为什么最后反是西边的秦国得势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李斯的选择:

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史记·李斯列传》

他是楚人,优先考虑楚国,但觉得楚王不行,其他诸侯国也太过于弱小,所以才选择西入秦。

这是强大之后的秦国的吸引力。

我们再来看秦孝公的求贤令: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史记·秦本纪》

裂土封官会侵犯谁的利益?那时还是世卿世禄制,这需要秦孝公很大的勇气。秦孝公的勇气是够的,他将所有的权力都交给商鞅,一切都由商鞅处罚,包括自己的太子犯法也一样。

给官,裂土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给实权,秦孝公给商鞅的就是实权。

要知道商鞅不是秦国人,万一有二心呢?

持这样想法的人有没有呢?

当然有了,秦孝公一死,公子虔与老世族联合起来说商鞅十大罪,说他要谋反。商鞅最后死的挺惨的。

赢政时期,韩国人郑国来秦国兴修水利,结果秦人发现郑国原来是间谍,是六国派他来消耗秦国之实力。

客观上郑国渠给秦国带来无尽好处。

此时秦公室这帮人又开始活动了,他们到处说外国人不靠谱。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史记·李斯列传》

这就是李斯上《谏逐客书》的背景。

从商鞅到李斯这一百多年来,秦国一直在要不要用外国人这个问题上反复交锋,从没有停止过。

此时就考验秦国国君的选择,是保护秦孝公的求贤令,还是废除呢?

不管是处死商鞅的秦惠文王嬴驷还是秦始皇,他们无一例外继续选择重用外国人,并且交给他们大权。比如嬴驷虽然杀了商鞅却重用张仪,张仪是魏国人。赢政逼杀吕不韦却对李斯绝对信任。

我们再来看齐国。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聚集这帮人给高官厚禄,不治而议论。

什么是不治而议论,就是担任高官,但不任实职,讨论国事。换句话说这帮人才类似一个智囊团,参事。

一句话留而不用,只是形成了一种文化繁荣,务虚而不是务实,看上去人才很多,实际上人才很难发挥作用。

像李斯这样想建功立业之人怎么可能在齐国找到用武之地呢?

齐国是空有宝地却不用,着实可惜。

相反秦国虽无宝地,历代秦国国君却坚定维持秦孝公的求贤令,吸引人才,最终使秦走出关中,雄峙中原,一统天下。

用人制度的差异决定统一天下的只能是秦国,虽然一度时期秦称西帝,齐称东帝。

人才多少并不一定导致国之强大,有多少人才能够发挥真正作用才是一个国之兴旺发达的根本。

人才很多却不用那就是齐国的下场。秦国的成功告诉我们人才稀少可以靠着出色的用人制度依旧可以强大到傲世天下。

所以真正核心重要的是人才机制而不是人才的多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3535.html

秦孝公,史记,商鞅,秦始皇,输出,国人,秦国,人才,李斯,齐国,消息资讯,秦孝公,商鞅,秦国,李斯,齐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孝公,史记,商鞅,秦始皇,输出,国人,秦国,人才,李斯,齐国,消息资讯,秦孝公,商鞅,秦国,李斯,齐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孝公,史记,商鞅,秦始皇,输出,国人,秦国,人才,李斯,齐国,消息资讯,秦孝公,商鞅,秦国,李斯,齐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