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为什么晋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士会回国?-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之春秋争霸(58)

为什么晋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士会回国?-一起学习历史知识之春秋争霸(58)

上次我们聊到了秦国和晋国的河曲之战。河曲之战由于赵穿的盲目出击,导致晋国的整体战略没有达成,晋国差点败给了秦国。由此可以看出,在战争时候,统一思想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思想不统一,那么对于战争的判断和做法就会不统一,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局面,导致局面甚至出现失控,不失败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战时而言,战前可以讨论,可以有争议,但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就要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去执行大家订立的方向和指标,才有胜利的可能,才不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在战争打响的时候不执行指挥官的决定,擅自搞自己的一套,实际上就是犯罪。

当然晋国的失败一方面是赵穿的自大,盲目,另外就是当时逃亡秦国的士会对于晋国的内部了解的太清楚了,所以他知道晋国的优点和弱点都在什么地方,针对性的给秦国人出了主意,才导致晋国的败局。

当然在春秋时代,那时还没有所谓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属于城邦制的社会,实际上各个国家的君主之间也都是亲属关系,甚至最早的几个诸侯国都是周武王的姬姓兄弟,所以当时的社会跟现在的不同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不同,有点类似于现在一个人生在一个省,很可能在外省工作类似的性质。所以跨省跳槽的人还是挺多的,毕竟那时的一个国家都非常小,知识分子想要在自己国家发展有的时候机会也是有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士会跑到秦国,跟现在的叛国其实还是差异比较大的。

而晋国失败之后,赵盾就召集了晋国的贵族和大臣们一起商议。对于当时的晋国而言几个大的贵族在经历了士会叛逃,五将乱晋等变化之后,内部之间分裂严重,晋国已经出在了崩溃的边缘。对于执政的赵盾而言,如果下面各个大的家族不支持自己,那么晋国将趋于分裂。因此赵盾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一些大的家族妥协,以重新凝聚人心。

赵盾主持的讨论其实就是各个大家族的一个权力分配的会议。在这样的会议上,各个大家族都扶持支持自己的力量以抗衡反对自己的力量。于是 就有人提议把流亡在外的一些家族也召回来,其中荀林父就提出召回狐突族,狐射姑虽然杀了阳处父,但其家族在晋国深耕多年,也有很多支持他们家族的势力,召回狐射姑,免掉其某乱的罪名,就有利于团结这部分势力。

而赵盾觉得应该召回士会,因为士会本身是丹朱后裔,在晋国影响很大,而士会的祖父士蒍就是晋献公时期的政坛重要力量,而其父亲士缺更是担任司空,其家族在晋国得到多任国君的信任和器重,在朝野中都有自己的势力,而士会本身能力出众,在这次河曲之战中,晋国实际上是败给了士会。所以如果能把士会召回来,那么一方面能防止晋国内部的分裂,二来士会的治国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将有助于晋国的强大。

最后经过商议,大家同意了赵盾的意见,毕竟狐射姑是杀了阳处父而叛逃,属于敌我矛盾了,而士会当时被逼无奈跑到了秦国,他和晋国之间只是内部矛盾而已。所以召回士会是可能的。

为了召回士会,赵盾亲自谋划了一出苦肉计。赵盾安排魏邑的一个官员寿余假装要叛逃秦国而事发,于是赵盾派兵抓了寿余的家眷,寿余就跑到了秦国去避难。

寿余跑到秦国之后,号称自己可以安排魏邑把一部分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康公一听很感兴趣,马上就接见了寿余。寿余趁机踩了士会一脚。士会多聪明的一个人,马上就明白寿余投降是有诈的。

寿余说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魏邑,虽然跑出来了,但可以安排魏邑的人反叛,这样魏邑就归秦国了。秦康公一听喜出望外,马上催着寿余去做工作,尽快把魏邑交到秦国手上。看来自古以来骗子的思路都是一样,你最想要什么,就以这个为诱饵,只要戏做得足够真,很少有人能抵抗住诱惑。

于是秦康公亲自带队和寿余一起去魏邑,想要亲自去接收魏邑。到了黄河边上,寿余就跟秦康公说,得派一个人跟他一起去魏邑做一做其它人的工作,这样其他人才能同意把魏邑献出来。但最好这个人以前在晋国有很高的声望,别人一听到这个人的劝说能同意投降秦国。所以这个人最好还是晋国人。

而这么一画条件,符合条件的基本就剩士会一个人了,所以说定向招聘这事,估计都是从这段历史上学的。

当然士会多聪明啊,也积极配合寿余的说法,但不是说自己愿意去,而是说自己不愿意去,担心自己去了晋国性命不保,自己在秦国的家眷也会遭殃。

这时秦康公就属于利欲熏心了,完全已经没有警惕了,就想着怎么能快速把魏邑拿下来,自己成为秦国历史上超越父辈功绩的存在,在那都飘飘然了,听说士会不想去,赶紧得给士会打消顾虑,说你的家属我来给你保证安全,不管如何,都会把家属送回老家去。

有了秦康公这个保证,寿余和士会就登上了船。其实虽然秦康公人在事中迷,但秦国很多大臣其实也明白可能是个套,但都选择了明哲保身。有一个叫绕朝的大夫在给他俩送行的时候,跟寿余说别以为秦国无人,只是君主不听我的而已。

最终士会在众人的欢呼下上了船,离开了秦国,但此一去再也没回头,秦康公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但当时指天对地发誓又不好反悔,所以还是履行了诺言,把士会的家属给送回了晋国。而留在秦国的士会的后裔后来改姓刘姓,这就是刘姓的来源。而200多年后,有一个刘姓的小小亭长在乱世中做大了自己,再次统一了华夏,不得不说,这个刘氏的亭长也是继承了士会家族的优秀基因。

晋国找回了士会,相当于把士会的族裔以及同情士会的贵族等都牢牢的绑在了自己的大船上,所以晋国内部才又从新团结起来。赵盾不惜代价要抢回士会,要的其实不是士会,要的是士会在晋国的势力,要的是人心的归附。

而之后士会的家族在晋国的政坛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其儿子士燮,孙子士匄,曾孙士鞅都成为晋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政治家也是稳定晋国局势的中坚力量。所以赵盾为了争夺士会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所以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治理国家不是单凭个人的好恶,而是会考虑各个群体各个阶层的力量,把这些力量都吸纳到自己的团队中,这样才能维系政权的稳定。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政府内部的各个势力的博弈,也是非常正常的,只有经过博弈,得出的结果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充分考虑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的。但如果经过博弈之后有个别势力仍然要坚持自己路线的,也就会遇到多数派别的联合绞杀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4805.html

寿余,魏邑,家族,历史,秦国,赵盾,代价,晋国,知识,秦康公,消息资讯,魏邑,士会,秦国,赵盾,晋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寿余,魏邑,家族,历史,秦国,赵盾,代价,晋国,知识,秦康公,消息资讯,魏邑,士会,秦国,赵盾,晋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寿余,魏邑,家族,历史,秦国,赵盾,代价,晋国,知识,秦康公,消息资讯,魏邑,士会,秦国,赵盾,晋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