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诸葛亮是汉献帝的六大疑点,到底是历史上的巧合,还是证据确凿?

诸葛亮是汉献帝的六大疑点,到底是历史上的巧合,还是证据确凿?

建安四年(199),曹操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汉献帝为了自保,用鲜血写了一封血诏缝在衣带里面,秘密交给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让其联络汉室忠臣,勤王救驾。

董承接诏之后,很快便展开了行动,私下联系了偏将军王子服、议郎吴硕、长水校尉种辑等人,准备暗中杀害曹操。

这时候,一个意外的人加入了,此人就是刚被吕布从徐州赶得走投无路的刘备,他刚投靠曹操不久,正好搭上了这条可以直接联系上汉天子的线。

第二年,衣带诏事发,董承等人均被曹操处死,只有刘备侥幸逃过一劫,从此与曹操分道扬镳。

也就是在这之后,汉献帝性格大变,彻底沦为曹操的傀儡,而不久之后,刘备却意外崛起,直到刘备三顾茅庐,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的局势。

这一切,仿佛都有一个神秘的线在背后牵引,而这条线的主人,似乎都指向天底下最尊贵的那个人。

有人通过许昌天子的变化,与刘备的崛起,发现了一个震惊天下的秘密:皇位上的汉献帝已经被偷梁换柱,真正的汉献帝成了刘备的军师,也就是一手造就三分天下格局的三国第一智者——诸葛亮。

诸葛亮就是出逃的汉献帝最大的证据之一,就是他们的生卒年,完全一样。

诸葛亮生于光和四年(181),卒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享年54岁。

汉献帝刘协也是生于光和四年(181),卒于魏青龙二年(234),享年54岁。

少年时期就显得聪慧无比的神童刘协,为何当了皇帝之后一直唯唯诺诺,成为亡国之君?

而近三十岁默默无名的诸葛亮反而一出山,就天下皆知?

刘协的母亲是王美人,当时灵帝后宫之主是何皇后,在王美人刚生下刘协不久,便被何皇后毒死。

而何皇后却没有被皇帝惩处,可见皇后在灵帝心中的地位远远不是一个王美人可比的。

可就是在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灵帝晚年,竟然在储君人选上犹豫不决。

刘辩既是长子,又是何皇后所生嫡子,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选择刘辩才是最正常的。

而灵帝却一度想要废长立幼,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刘协太聪明,太优秀了

不仅汉灵帝如此认为,连权臣董卓都是如此。

中平六年(189),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宫中发生大变,连大将军都稀里糊涂被刺杀,少帝刘辩与刘协被宦官护着开始逃亡。

适逢董卓入京,他一眼就看上了眼中充满灵性的刘协,起了废立之心。

无论是汉灵帝,还是董卓,之所以想将刘协扶上皇位,主要都是因为刘协比刘辩贤能太多。

就是这么一个从幼年到少年,都是聪慧无双的神童,无论是在董卓掌权,还是王允把持朝政,甚至在曹操迁都早期,他都表现出了与其聪慧相对应的能力,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

然而,这一切都在衣带诏之后发生了改变。

衣带诏失败之后,不仅车骑将军董承等直接参与之人被杀,同时被杀的还有有孕在身的董贵人。

在曹操诛杀董贵人之时,刘协曾数次向曹操求情,都被曹操无情拒绝。

从此之后,那个神童刘协彻底消失在了人们眼前。

而诸葛亮则与刘协恰好相反,在出茅庐之前,已经年仅三旬的诸葛亮,几乎无人认识,可见其少年时期是何等平凡。

在衣带诏之后不久,颍川阳翟的隐士司马徽曾接待过一个远道而来拜访他的少年奇才,此人就是庞统。

从此之后,有了卧龙凤雏之名,而传播这个名声的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更巧的是,从许县到阳翟,再到荆州,似乎刚好是一条线,从侧面证实了汉献帝隐姓埋名的逃亡之路。

哪怕不了解历史,我们也经常在影视节目,或者文学作品中看到这么一个词“真龙天子”。

第一个以龙做象征的皇帝是秦始皇,因此秦始皇又被称为“祖龙”。

到汉太祖高皇帝时期,刘邦又自称“真龙天子”,彻底将龙固化为皇帝的象征。

从此之后,龙一直代表着皇帝,普通人除非造反,谁敢用之?

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就敢,他敢 号称“卧龙”,到底有何底气?

除非,他真的就是“真龙天子”!

刘备一直是个很傲气的人。

在投靠曹操之后,虽然与曹操有了上下之别,却能坦然与曹操对饮,甚至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后,刘备也丝毫不谦虚。

可是,就是这样的刘备,在对待还未出山的诸葛亮之时,表现出了跟从前截然不同的态度。

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以豫州牧、左将军的身份纡尊降贵,连续三次亲顾茅庐,用最隆重的礼节请出了当时只有虚名的诸葛亮,并将其任命为军师。

不得不说,刘备的三顾茅庐很让人感动,但是事实上,这样做却很容易引发内部不满。

不说跟刘备亲如兄弟的关羽、张飞,就说大力投资给他的糜竺等人,拖家带口,跟着他颠沛流离十余年。

这些人不仅没有受到过如此隆重的待遇,更是在地位是被一个新来的小子给超过,他们如何能心服?

刘备为何要这么一反常态,其中是否另有隐情呢?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去世,曹丕称帝,将刘协封为山阳公。

本来汉献帝未死,一直以汉室子孙为名的刘备,却在这时宣称刘协已经被曹丕害死,然后登基称帝。

这一切都是刘备的主意吗?

并不是,这都是诸葛亮的意思,刘备只不过顺应了诸葛亮的心意而已。

刘备本来当时只是手握一州之地,天下十三州,他连三分之一都不到,何以称帝?

但是诸葛亮却以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力劝刘备,刘备这才“迫不得已”登基称帝。

不难想象,刘备之所以拒不称帝是因为他知道汉献帝未死,而他本身就是打的扶立汉室的名号,在献帝未死的情况下,怎么好自己称帝呢?

此时,也只有真正的献帝松口,他才能名正言顺地登上皇帝宝座。

章武三年(223),刘备临终之前,将诸葛亮招至身边,托付后事,他握着诸葛亮的手说:

“你的才能胜过曹丕的十倍,必能安顿国家!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就自己上吧!”

刘备的这番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就是说诸葛亮胜过曹丕十倍。这句话本身就很耐人寻味了。

诸葛亮又不是刘禅,跟曹丕地位不对等啊,为何要拿此二人相提并论?

难道说,在刘备心中,曹丕那个位置本应是诸葛亮的?

第二,如果刘禅不才,你就自己上吧!

这句话就更是令人震惊了,虽然这也可以解释为君臣相互信任的一种表现。

可是,再信任也不至于让他自己上啊!

要知道,刘备之所以能成如此大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打着刘姓皇室血脉的旗帜,是以兴复汉室为己任的。

哪怕他的儿子再怎么不成器,要重新选一个继承人,那怎么也得是姓刘的吧!

如果交给外人,岂不是说明他这些年的努力并不是为了兴复汉室,只是为了一己私欲,这才导致天下分崩离析,不能统一?

这不仅与人之本性不符,更可能让他多年树立的形象崩塌,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除非,在他的心中,诸葛亮比刘禅,甚至比他自己,更有坐上皇位的资格

对于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刘协一事,虽然有如此多的疑点,但是事实上这些都不过是后人的无稽之言罢了。

生死同年的且不论,有如此巧合的数不胜数,关于其他的每个疑点,只能说是似是而非。

比如“卧龙”之言,不过是外人为了吹捧而言,要真是汉献帝隐姓埋名,他也不可能如此高调行事。

至于临终托孤就更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其实刘备的“君可自取”,并不是让诸葛亮自己坐上那个皇位,意思是让他效仿尹霍,从刘备另外两个儿子中另择贤能罢了,以诸葛亮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取而代之。

更何况,听闻汉献帝驾崩之后,刘备马上给他上了一个谥号,为汉愍帝。

《谥法》曰:在国逢难曰愍(逢兵寇之事);使民折伤曰愍(苛政贼害);在国连忧曰愍(仍多大丧);祸乱方作曰愍(国无政动多乱)。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愍帝都不是一个好的谥号,连曹丕后来给的献帝都不如。

若诸葛亮真的是刘协,刘备又怎么可能给他上这么一个谥号呢?

显而易见,诸葛亮就是刘协一事,不过后人牵强附会罢了!

不可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5774.html

六大,刘备,历史,疑点,诸葛亮,曹操,皇帝,汉献帝,刘协,将军,刘备,诸葛亮,曹操,汉献帝,刘协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六大,刘备,历史,疑点,诸葛亮,曹操,皇帝,汉献帝,刘协,将军,刘备,诸葛亮,曹操,汉献帝,刘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六大,刘备,历史,疑点,诸葛亮,曹操,皇帝,汉献帝,刘协,将军,刘备,诸葛亮,曹操,汉献帝,刘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