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从“徙木立信”到“以法治国”,说说秦国法制教育发展历程

从“徙木立信”到“以法治国”,说说秦国法制教育发展历程

从古至今法制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都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在我国的古代时期,只要是那些能够被称作是盛世的大国朝代,基本上都是有非常健全的法治体系的,而我国第一个正式的封建王朝就是秦朝,事实上就是因为从商鞅徙木立信那个时候开始,才会有后来的不断学习和发展,最后成功的一统六国。

一、商鞅为什么要徙木立信

1、商鞅等待变法机会

秦国自打战国时期以来,其政治、经济的形势跟其他的国家相比都是要差不少的,尤其是秦厉公以后更是没有取得过对外战争的胜利,由于战乱问题秦国内部自身的阶级矛盾也开始逐渐被激化,面对这样内忧外患的局面,秦国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

于是秦孝公就开始重用商鞅,用他来对秦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此外商鞅的改革主要的宗旨就是一定要奉行依法治国的信条。并且商鞅认为在推行秦国的政治改革的同时,文化教育上也必须要跟着一起进行相应的改革。而商鞅所主张的其实正是要在秦国推行法制教育。

所以在秦孝公和商量商谈之后,就认为他的做法是非常有道理的,觉得他是个奇才,就应该成为这次变法的中坚力量,所以商鞅在当时就利用了自己手里的《法经》,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变法的策略,主要也是有分为两大方面的。

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颁布垦草令,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国民经济,也好增加士兵的来源。在这之后商鞅就废除了贵族世袭的制度,只要有军功有才能的人就有机会晋升,让普通人也也都有了能够晋升的机会。另外他还重农抑商,更多的去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地增加耕种的面积。

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将都城迁到咸阳,从此废除贵族的井田制,改为施行土地私有制,并且还要允许自由买卖,以县作为行政单位,并且还要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给每一位居民都登记好户籍,之后再按照户来征收军赋。此后将会禁止父子和兄弟同住这样就可以增加户籍数量。

实施这一系列的政策是要分为两个时期去施行的,也就是说商鞅其实很早就已经将变法的内容都准备好了,只不过迟迟没有开始实施罢了。事实上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可以实施的机会,那就是政府能够树立起可信度的机会,他思考了很多办法,最后才决定下来用徙木立信的方法来让得到百姓的信任。

2、徙木立信

为了能够在颁布新的法令之前就取得百姓们的信任,商鞅就在国都的市场南门处立下来一根足有三丈长的木杆,并粘贴招募说明,只要有百姓能够将这个木杆搬到北门,就会奖赏给他十镒黄金。百姓们见到这样的场面都感到非常的惊讶,根本就没有人有胆量去搬这个木杆。

商鞅见此情况又表示,只要有人能够将这个木杆搬过去就会奖赏给他五十镒黄金。后来真的有人做到了,于是商鞅就立刻给了他五十镒黄金,表明给了自己的诚意,之后才正式颁布了他的变法。

二、徙木立信的意义

1、加强了法制教育

商鞅这样的做法原本的意思就是为了能够在推行自己的法令之时,让百姓们都能够信服他,所以也可以证明一开始百姓对朝廷的信任确实是不足的,但是经过了这样的一次尝试之后,却发现国家确实是以诚信带人的。

从这里我们也同样能够感受到最高统治者对依法治国的方针给出了比较明确的信号,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商鞅在统治阶级的角度对天下万民进行的法制教育。

2、良好成果的体现

与此同时秦朝的疆土也在借着这个机会不断的扩大,也开始成为强国的存在。事实上这一切都是要归功于法治教育的,因为成功的培养出了一批遵法守法的百姓,所以国家才能秩序井然的发展下去,国家的支撑力量也因此变的十分强大。

另外也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来将法制教学的权利交到了吏师和博士手里,如此这般急能让统治集团牢牢地把握住主动权。

三、秦朝的法制教育

1、法制教育的方式和目的

商鞅的变法在徙木立信以后才正式发布,其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那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秦国的军事实力都是有了明显的提升的,不断的强大从一开始的谁也打不过,逐渐强大到能够击败好几个诸侯国。

正式因为秦国法制教育有着丰富多样的内容,才能够使其构成了相对健全的法制教育系统,这其中就有包括经济法律的部门还有民事法律部门、行政法律部门以及刑事法律部门和司法制度等。

他们采取的主要手段和形式其实就是通过专门的学校来进行相关的教育,要么就是在社会上尽可能的扩大宣传范围。

而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也是为了能够培养出一批优质的法治人才,来帮助国家出谋划策。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让秦国的法制制度变的越来越完善,还成功的完成了秦国到一统六国的秦朝的转变,人们所熟知的君主制的中央集权也是在时候开始逐渐形成的。

2、全面推行统一教化的法制教育

秦国在当时的政治上是要求要缘法而治的,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政治的需求,在教育方面也是需要新的指导思想的。

因此商鞅为了能够适应秦国想要通过变法来让国力变强的这一政治要求,就结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更适合秦国的依法治国的理念。他强调一定要进行教育改革,只有教育改革才会对社会的变革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商鞅就认为如果是一位优秀的治理国家的统治者,他就必须要实行一个统一的奖赏制度、统一刑罚制度还有统一的教化制度。要是奖励的制度一致,那么全部都用军功作为标准的话,那么军人的士气就得到最大的鼓舞,所以军队才会真正的把实力发挥到极致,开战的时候也就更容易取得胜利。

所谓的刑罚制度一致,其实就是要以法律作为唯一的做事准则,这样一来百姓就会受到约束,再这样的前提之下国家的政策法令才能更为顺利的实施。

而统一的教化,实际上就是要求国家一定要统一教育的管理还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因为只有国家的教育统一了,才能够保证百姓们都会跟着统治者的脚步去走。

只有民众都的获得了统一的教化,这样才能拥有质朴单一的民风,社会也才能因此变的稳定,能够维持住这样的局面,一个国家的统治才能够更加长久。

于是商鞅就制定了非常严格详细的法律条款,并且还开始在全国的范围之内开始正式实施普法教育。除了徙木立信的做法之外,为了可以更有效的推行法制教育,他还有提出要禁止游学的活动,设置了让专门的通晓法律的官吏去进行法制方面的教育,同时也开创了以吏为师的先河。

事实上商鞅时期秦国的法制教育是相当成功的,在这种教育方式推行了十几年以后,秦国的社会秩序也变的非常井然有序,才用了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商鞅就成功的让秦国的法律达到人尽皆知的地步,这也非常充分的证明了这种法制教育的方法确实是非常有效的。

3、法制教育所存在的隐患

事实上社会逐渐地向着法律化发展,对于统治者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不过整体来看的话还是利要大于弊的。不管怎么说作为治国的利器,要是可以把法制的教育更加的普及和深入人心,也是可以借此来挖掘出很大一批有用的人才的。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这样做是能够有效的推动国家的不断进步,而且也是能够帮助秦国完成统一的一把非常有利的武器。但是它的隐患也是有体现在法制教育的独立性上的,万一什么时候这个独立性发挥了作用,那么就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结语:

从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秦朝时期使用的都是这样的依法治国的政策,而秦国的法律条款也几乎有涉及到社会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样的确是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百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长久下去也会带来一些隐患。

所以秦国的法制教育实际上确实是有利有弊的,首先在发展的前期确实是利会更多一些,成功的帮助秦国从弱小的国家变成了有能力一统六国的强大国家。

但在后期的时候,法律条文变的越来越繁杂,惩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这也就让它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了,所以最后这些严格的法律成为了百姓头顶上悬着的利剑,也成为了最终致使王朝很快覆灭的凶器。

参考文献:

《商君书》

《史记·商君列传》

《中国法制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7148.html

因为,进行,国家,文化教育,商鞅,秦国,秦朝,老百姓,机会,发展,消息资讯,商鞅,秦国,百姓,木立信,法制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进行,国家,文化教育,商鞅,秦国,秦朝,老百姓,机会,发展,消息资讯,商鞅,秦国,百姓,木立信,法制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进行,国家,文化教育,商鞅,秦国,秦朝,老百姓,机会,发展,消息资讯,商鞅,秦国,百姓,木立信,法制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