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上金谷文集】范蠡如何煮盐致富?

【上金谷文集】范蠡如何煮盐致富?

太公堂前问责范蠡

公元前473年。齐国。范府。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丈端坐在大厅之中,怀里抱着一根须臾不离的拐杖,面露焦急之色,刚见管家回来便连忙问道:“让你快去把范蠡叫来问话,怎么你先回来了,范蠡人呢?他在哪里?”

话音未落,大厅外响起一个沉着冷静的声音:“太公,呼唤范蠡何事?我来也!”随之,一个中等身材,气度如渊渟岳峙的中年男子不疾不徐地踱了进来。

老丈虽然心焦,却也不失客气:“哦,是范蠡啊,快来坐,快来坐!”

“太公不必客气,这么急,想来是有紧要事务吧!”

“范蠡啊,是这样的。前几年,你帮越王勾践发奇兵伐吴,立下赫赫大功,族人皆以此为荣。可你却说越王可同患难,不能同富贵,故选择激流勇退,毅然乘舟浮海来到这齐国海滨,隐姓埋名,改称鸱夷子皮。对于这些,族人们虽有不同的意见,最后也都随你来此。我作为族长,一贯也是支持你的。可是,这次我不明白了,日前听说你要把家族的财产全都折价变卖,这事闹得沸沸扬扬。我就问你一句,财产都贱卖了,我们范家上百人丁,可怎么活呀?”

范蠡微微一笑,不失礼仪地向太公鞠了个躬,坐在老丈下首。又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娓娓道来:“原来是为这事,也是在下虑事不周,倒让太公心忧了。太公有所不知,我折价出售家财,实则正是为咱们范家人长治久安之策呀!”

太公虽然仍不太理解,但看眼前这范蠡似胸有成竹,又考虑到此人惯常出些奇谋妙计,且屡屡大获成功,不禁略为心安:“哦,还有这等事,愿闻其详!”

原来,范蠡带领族人来到齐国海滨,买地建房,安置生活,从越国带来的钱币花得差不多了。但这齐国因靠近海边,土壤贫瘠,不利耕作。范蠡他们买的地收成不太好,再加上海边灾害频仍,靠耕作,不要说致富,长久以往,大概率连一族人的生活都很成问题。范蠡为族人的生计发愁,每天在海滨漫步,走访齐国耆老,观看渔民生计,冥思苦想。

前几天,他从海滨归来,招呼族人们赶紧把所有的财产都归集起来,包括剩余的钱币、细软、古董,甚至刚刚买下的田地,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换成齐国钱币,越快越好,甚至打九折都在所不惜。不曾想,范家人对此颇不理解,背后议论纷纷,都到老族长——范老太公这里哭诉。范蠡有个表哥叫范矩,平时就嫉妒范蠡,如今更是天天来告状,于是才有今天这太公堂前问责范蠡一幕。

“我还是不明白,你既知生计艰难,四处寻访致富良策,便更应开源节流,怎能贱卖家产呢?如此一来,岂不是要倾家荡产,全家都要饿死?”一提起这些,太公非常激动,白胡子都气得发抖。

范蠡沉吟道:“这个,现下不便明言,待日后,太公自知!如果太公还不放心,我愿立下字据,保证一年内家族财产翻三倍。否则,不用驱逐,我范蠡净身出户!”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其实我也不是逼你,毕竟家族为重,我总得给大家一个交代吧!那就这样吧!”太公遂命家仆拿来纸笔,范蠡也不含糊,一挥而就……

范蠡稳定了族人的情绪,也不多加解释,叮嘱管家照他的吩咐去做,出了什么问题,一切由他承担。鉴于这些财货本来大半就是他赚取的,族人虽然面面相觑,也没有什么话说了。只有范矩心怀嫉恨,等着看笑话。

鼎盛之时转让产业

俗话说,一个便宜三个爱。折价之后,这些财货果然很快转让了出去,积累了好些齐国钱币。

范蠡拿了这些钱币,一股脑儿地投入到围海煮盐业。他高价聘请了当地煮盐作坊的几个行家里手,围盐田、煮海水、聘盐工、开盐埠,大干特干起来。所谓长袖善舞,多财善贾,他马上就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大盐商,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因为规模效应,他的盐场和作坊也非常赚钱,不到一年,所有投资果然悉数收回,甚至还获得了三倍有余的暴利。

一年期满,范老太公召集全部族人开会,他也不含糊,当着大家的面,把范蠡立的字据撕了个粉碎,大家也都心服口服,只有范矩还在嘟囔,说这只是范蠡运气好而已。

但太公心里明镜似的,他看清了范蠡的套路,心底佩服:盐是刚需、生活必需品,谁都需要,不愁销路,围海煮盐,本来就是一个赚大钱的行当,但是干这一行当时门槛很高,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就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很可能赚不到什么钱,甚至亏损。当时齐国的盐商,大多本小利薄,因此虽然赚钱,但十分有限。

范蠡早在投奔齐国之前,就有煮海贩盐的打算,他走访海滨时,把这个行当的内幕和诀窍都了解了个七七八八。他既然看好这一行,自然不能等,为了快速投入到制盐贩盐行业,加快资金周转,折价是唯一的选择。范蠡几乎是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财都投入进去,他的投资眼光、商业手段以及杀伐决断都异乎寻常,因此暴富绝非侥幸。

经过苦心经营,范蠡终集资达数十万,名声远扬。但是,他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族人发现他反而常常忧心忡忡,都疑惑不解。

这一天,范蠡主动来拜见太公,要太公召集所有族人,说要宣布了一个新的决定。自从上次之事后,太公对他是言听计从,于是赶紧传令下去,让族人到大厅来议事。

范蠡直截了当地宣布:“即日起把盐场和作坊全部兑出去,一点不留。”

众人都惊呆了,心想这好不容易咸鱼翻身,这么赚钱的产业,不说扩大规模,怎么能如此轻易转手呢?

那范矩忍不住跳了出来:“范蠡疯了,他一定是疯了,这人虽然有些小聪明,但这次玩得也太大了,大家千万不能同意!”一些人表示附和,也有一些人默然无语,太公则沉吟不决。

范蠡叹了口气,缓缓言道:“我这样做,肯定有我的用意,而且全是为家族着想。罢了,我还是立下字据吧,如果将来家族收益少一分一毫,还是那句话,我净身出户,永不姓范!”都到这份上,大家也就无话可说。

太公却问道:“那这次,还是要贱卖产业吗?”

“呵呵,此一时,彼一时,这次我是要高价出售!”

这一年来,范蠡的赚钱效应让各地大商人眼红心热,听说范蠡要转让产业,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纷纷找到范府,想要接手。管家在范蠡授意之下,派遣家仆向那些有意购买范家产业的富商发出请柬,三日后来府一叙。

三天后,范府门庭若市,十几位大富商联袂而往,好不热闹。待大家都落座后,管家宣布,今天就在此决定产业转让事宜,规则是有意受让者必须提供财货担保,立下文书,然后参加竞价,以最终价高者得之。这一招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拍卖”。这些富商一听,都非常感兴趣,大家都名声在外,肯定不能赖账,价高者得,可以彰显自己的实力,于是个个跃跃欲试……最后,拍卖完成,一名王姓富商以数倍于范府报价的高价竞得,一时宾主尽欢。

管家对范蠡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他还是向范蠡问出了自己的疑惑:“想当初,咱们刚来到齐国,您为了投资盐业,宁愿折价变卖家财;如今产业正兴旺,您却要高价转手出去。您这经商之法可谓变化无常,老奴实在搞不明白其中奥妙呀!”

范蠡拊掌哈哈大笑:“岂不闻世易时移,便须改弦更张。资金这东西,流动起来才有价值。当初,我们要进入这个行业,时机最重要,自然宁肯吃点亏,也要抓住机会;如今,产业正兴旺,转让出去,便要获得最大的利润。至于为何鼎盛之时转让产业,现在时机未到,不便解释!届时,一切自明!”

范蠡的经商之道

两年后。

因齐国海盐产业大发展,各国富商一起涌入,制盐规模一个比一个大,生产、生活需求也增大了。但始料未及的是,如今盐太多了,反而不好卖了。反观范蠡,这个叫鸱夷子皮的家伙,日子居然过得比两年前还滋润。他不再从事盐业,却用那些数倍的转让钱财四处采购大宗日用品、生产用品,因为他收购价比一般市场价格贵十分之一,因此生意非常火爆。他再把这些商品提供给盐场,还从事一些与制盐相关的行业,比如海盐运输、加工服务、收购贩卖等,还发明了借钱给盐商周转的商业模式以赚取利息……总之,他不但没有盐卖不出去的烦恼,反而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这次,就连范矩也对范蠡的眼界与远见心服口服了。他负荆请罪,说即使范蠡把他逐出门庭,他也心甘情愿。

范蠡大笑,道:“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此为经商之道,不知者无罪。表哥何须自责,岂不闻家和万事兴,无妨的。”

范老太公感念他的智慧与气度,当众辞去了族长的位置,传位于范蠡,自此不问家事,任由他当家作主。

后来,齐国国君请范蠡当相国。任职三年后,范蠡告诉族人,范家在齐国风生水起,聚集了巨额财富,但治家能置千金之产,做官能至卿相之位,已至极限,长期享受这样的荣华富贵,非常不祥。于是,他毅然决定归还齐国相印,散尽万贯家财,全部赠送亲友和乡邻,救济苍生。这次家族唯他马首是瞻,无人再反对。

他悄悄离开了齐国海滨,和族人一道全部搬到陶地定居。又重新经商,不久之后,再次拥资产千万,成了远近闻名的陶朱公,后世更尊他为“中华商祖”“商圣”。

来源| 山海经杂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8414.html

钱币,文集,范家,财产,金谷,族人,太公,煮盐,范蠡,齐国,消息资讯,范矩,族人,范老太公,范蠡,齐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钱币,文集,范家,财产,金谷,族人,太公,煮盐,范蠡,齐国,消息资讯,范矩,族人,范老太公,范蠡,齐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钱币,文集,范家,财产,金谷,族人,太公,煮盐,范蠡,齐国,消息资讯,范矩,族人,范老太公,范蠡,齐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