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吴起强盛魏国为何惨淡逃离,看完曹操袁绍起兵前对话,我懂了

吴起强盛魏国为何惨淡逃离,看完曹操袁绍起兵前对话,我懂了

趣读《资治通鉴》第17

公元190年。

曹操和袁绍因董卓祸乱京城,纷纷选择逃离混乱的中央,决定为了心中志向而起兵。起兵初期,作为好友的两人,曾在滚滚黄河边进行了一次互相试探对话,这段对话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对话中,袁绍踌躇满志的说:

“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面对袁绍论调,曹操意味深长的说: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说完这段对话,曾经的故交好友袁绍和曹操就此走上了人生的不同道路,进而在后续兵戎相见,战于官渡。获胜的曹操,终用自己论调,任天下之智力战胜了袁绍,成就了北方霸主和曹魏帝国的根基。

(故交宿敌袁绍曹操)

初看这对话,其言语可谓各有道理。

在袁绍看来,他自己本身起点高,四世三公家族出生,正儿八经权贵子弟,门生故吏遍天下,这命运的起点决定了他看问题的态度。

人才吗,我多的是,只要振臂一呼何愁无人相助?

于是,袁绍的着眼点从已经拥有的人才,换到了决定天下大势的地利上,占据了河洛之地山川之险,何愁天下不定?

可对曹操而言,从一开始就不能如此想,原因吗也很简单,曹操虽也是官宦之后,却是阉宦遗丑后人。这出生决定了天下士子,不会于他同心同德。士人不愿归附,当然只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有多少用多少,最后才有极端的唯才是举出现。

(曹操重视人才)

后续的事实也证明了曹操的先见之明。

十八路大军讨伐董卓,袁绍并非势力最大之人,却因为家族出身加持,成了讨伐董卓之战盟主,而曹操作为联军倡议者,仅收获了“奋武将军”虚名。

这悬殊差别,无关实力,仅和地位资源人脉有关。

可后续的事实,却证明了一个真理,仅有地位资源人脉,而无远界的人,是无法成功的,这也从多方面有体现。

首先:志向之别。

曹操的志向无疑更大,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彰显了曹操打算整肃天下,一统江山宏愿,而袁绍所想为何?不过占据一块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南到黄河北抵燕代,一可以据险而守(地利好),二可以足兵足食(够富庶)。

其次:借力之别。

在曹操看来,争夺天下最大的助力是什么?不过天下人之智力而已,而袁绍却在占据了地利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兼沙漠之众。

(袁绍也曾辉煌)

这沙漠之众是什么?简而言之少数民族雇佣军而已。

打天下虽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过程,可也不是什么战线什么人都可以统一的,袁绍想让外族成助力,结局必定惨淡,文化不同习俗不同是其次,关键是不靠谱啊,最靠谱的还是同文同种的人群。

最后:用人之别。

袁绍虽是最后的失败者,可袁绍的计划并不差,占据北方大片土地后,也算当之无愧的第一军阀。但因为初衷缺失了对于人才的重要性认知,让袁绍只能纳才而不能用才,不仅不能用才,反而因为左右摇摆的继承人问题,引发人才内斗。

孟子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即便占据了东汉混乱的天时,河洛之固的地利,没有人才之和,即便兵强马壮又如何?不一样结局惨淡。

故而从一开始,曹操初衷虽没有具体指导方针,但善于聚敛人才,善于任用人才的曹操,境界就高出袁绍一头。有了这高出一筹的境界,还有知人善任的能力,才有了面对兵强马壮、地利占有的袁绍,战而胜之的根本。

这袁绍虽也算英明之主,但说道用人和曹操比就完全上不得台面了。

讲虚礼,讲面子,即不谈实际,也不给深切信任,在他手下效力的人,磨洋工居多,拉帮结派居多,这仗顺风仗还行,一旦逆风仗,咋打?

早在袁绍曹操起兵前587年,历史上就有过一场关于地利还是人和重要的谈话。

(大才吴起)

谈话主角,一为魏武侯击,第二个就是鼎鼎大名的战国奇才吴起。

话说魏文侯逝去之后,储君击立,是为魏武侯。

那时的魏国,因魏文侯励精图治,已成战国第一强国,北边打打赵国,南边撩拨撩拨楚国,西边和齐国起过冲突,虽四面树敌,可依靠国家实力强大,面上看依旧风光无限,唯一问题就是这风光无限的外表下,不确定因素也多。

在吴起助力下,被击败的秦国失去河西之地,秦孝公也在筹谋励精图治强盛国家。秦魏属宿敌,因此这秦国可算是魏国的长期忧患,必欲灭之而后快。

而那时,因败秦有功,吴起也成了魏国重臣,主政新归附的河西之地,(今黄河北洛河南区域)位高权重之余,难免需敲打一二。

由此才有了新君魏武侯去往黄河巡查魏国江山,顺带考察吴起的事由出现。

(强盛的魏国)

君王交替,有几件事是难免的。

一为:政策方向制定。(国策如何定)

二为:属下重臣任用调整。(一朝天子一朝臣)

三为:巡游国家,安抚民众情绪。(宣告天下立威)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般就这三层意思。

在巡游视察过程中,面对河西之地,看着这山河险峻地利无双,魏武侯感叹的说

“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言语中充满志得意满的得瑟还有渴求夸赞的高兴。

事实却也如此,冷兵器时代,地理优势和城池坚固,是可以直接转换为战斗力的,特别是大争之世,拥有地利无疑拥有战略优势,魏武侯得瑟因此而来。

一般而言,臣下面对君王得瑟,最该做的是跟老板一起吹牛。这样善吹牛的人,说不上人才,但绝对属贴心人。

(臣下要会吹牛)

可这是对一般人而言,在战国那特殊时代,人才都是有脾气的存在。

战国大才吴起就不弄虚的,直接给自家老板一盆冷水,让他清醒清醒。只见吴起讽刺说“在德不在险”,而这才是属于战略家的眼界。

对大才而言,说真话说实话才是正经事,至于扫兴不扫兴,那不是我该考虑的。

说完这句大实话后,吴起意犹未尽,继续说了几个实例。

曾经的三苗左据洞庭,右据彭蠡,两河之险皆占了,结果如何?被禹灭了。

曾经的夏桀依旧有山河之固江山险要,结果如何?还不是让商汤给放逐了。

曾经的商纣王也一样,因不修德政,不讲民心归附,滥武妄为,最后被周武王推翻。

如此三重举证后,吴起依旧嫌怒斥力度不够!

最后狠狠教训魏武侯说:山河之险,从不是国家有恃无恐根源,国君要不修德,现在船上的所有人都是敌国,还谈什么江山永固。

编辑搜图

(劝诫之语言外之意)

言语中层层举证如惊涛拍岸,引阵阵冷意,最后怒骂如投枪笔剑,让人发毛。

发毛之余,感受到吴起言语轻慢,还有自己的孟浪之语,魏武侯难免心有余悸。

魏武侯为掩饰尴尬,笑了起来,然后对吴起说:嗯嗯,你说的对。

初看这段,我以为看到一出直言敢谏有识之士,对君王劝诫之语,最后君王从善如流立马改正,换来国家兴旺故事。

可细看之余,却冷意丛生,魏武侯所言:你说的对背后。

寻思更多的估计不是江山之险,修德强国,而是“舟中之人皆敌国”。

这句话太过厉害,如果是坐稳江山的魏文侯听此话,估计会真心折服,但魏武侯可是新君继位,听了这话难免心中发颤。

一个手握大权的重臣,对新君如此不敬,他要干啥?

随后岁月,吴起在魏国的日子每况愈下,绝对和这句话有因果关系。

那个时候的魏武侯就如袁绍附体般,只见地利对国家实力影响,而忘记了让国家强大根源,从不是地利之险而是人才之和。

这也揭示了一个真理,创一代和富二代,对于人才认知的不同。

在创一代魏文侯看来,人才是需要珍惜的,有脾气有大才,这样的人,直言肯谏属国家之福,必须要提倡。

可在富二代魏武侯看来,国家实力才是根本,至于人才有当然好,但脾气太大,不听管束的,属国家不稳定因素,要清除。

这两个视角叠加后,出生还有实力的因素,决定了他们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

也由此引申出一个概念,封建帝王时代,实力强盛关键,到底是什么?

(江河之固不如人心归附)

答案是,人心归附!

吴起虽是军事家,但也是战略家,作为军事家的他,都认为山河之固不足恃,反而认知了“仁德”才是君王稳固江山的根本,只有善待善待人才,才有智力归附,只有善待老百姓,才有民心归附。要是暴虐无道,所有人都会成敌人。

这应算民本思想,在战国时代的体现,这体现在后世历史中也不断延续,如魏征所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道理是一样的。

唯一可惜的是,吴起的谏言,魏武侯听不进去,反而关注点在“舟中之人皆敌国”这句话上,最后逼走了吴起,而后续的另一个魏武帝曹操,就深谙此道。

于是在霸业未成之前,对人才那是倾心信任,至于成了霸业之后,就另说了。

原典再现: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魏文侯篾,太子击立,是为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武侯曰:“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9999.html

地利,曹操,吴起,天下,人才,黄河,袁绍,魏国,对话,起兵,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利,曹操,吴起,天下,人才,黄河,袁绍,魏国,对话,起兵,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利,曹操,吴起,天下,人才,黄河,袁绍,魏国,对话,起兵,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