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朱元璋建立的藩封制度,想让子孙后代享福,却适得其反

朱元璋建立的藩封制度,想让子孙后代享福,却适得其反

明初之时,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藩封制度,将自己的后代分封到全国各地当藩王。

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其一是希望通过这些藩王来巩固地方统治和抵御残余的元朝势力,其二也是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们能够一直过上好日子。

朱元璋对藩王级别做了详细的规定,从高到低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皇帝的儿子,除了继承皇位的那位外,其余都是亲王;亲王的儿子除了继承亲王爵位的那位外,其余均是郡王;郡王的儿子除了继承郡王爵位的那位外,其余均为镇国将军………一级一级往下,以此类推。

藩王的俸禄极为优厚,亲王岁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就算是最低等的奉国中尉,一年也有200石的俸禄。平均一个月十六七石粮食的俸禄,已经差不多达到当时正五品官员的水平了!

我们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是一位诸侯王,而到刘备这一代,诸侯王的后代的生活水平已经和庶民没什么区别,刘备早年更是以织席贩履为生,生活非常贫苦。

而明朝的的藩王们却不会有这个后顾之忧,因为朱元璋已经为他们设置了一个“保底”!爵位如果掉到最低,也就是奉国中尉时,就不会再往下掉,奉国中尉依旧是奉国中尉不会再降。有了这样的一个保底制度在,再不上进的皇族宗亲们最后也能混个奉国中尉当,一年也能拿个200石俸禄(一半本色粮,一半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四分本色粮,六分折钞)。

此外朱元璋也没有重男轻女,对于女性后代也有册封等级,从高到低为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

大长公主是皇帝的姑姑,长公主是皇帝的姐姐或者妹妹,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郡主是亲王的女儿,县主是郡王的女儿,郡君、县君、乡君分别为郡王的孙女、曾孙女、玄孙。女性后代们也是有俸禄的,公主那一级别一年可以拿2000石的俸禄,这还不算其他的收入。(洪武时期规定公主册封后便可赏赐田庄)

可以说,不论男女,只要是皇族宗亲,都能拿到朝廷发放的俸禄。朱元璋时期,如此这般没啥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明朝皇室宗亲的数量越增越多,朱元璋时期享受这享福利的不到百人,到嘉靖33年,就有19611人能吃到“皇粮”。到明朝末年,皇族宗亲的数量光有记载的就有15.7万之多!每年明朝廷都需要给宗亲们支付一大笔俸禄,而且这个雪球还越滚越大,停不下来!

从万历年间开始,就有点入不敷出了!万历22年,全国田产2836万石,这年的皇族宗亲有6万余人,需要1847万石的俸禄。而到了万历42年,全国田产2836万石,这年的皇室宗亲数量却已经增长到了10万多人,一年需要支出3075万石的俸禄!(数据出自徐文定公集)

看到这,有人会说了会觉得明朝皇族宗亲们都是窝囊废吗,只会花钱不会赚钱!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

这样一番严格的规定,使得明朝的皇族宗亲都成了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寄生虫”,最终拖垮明朝的财政。

明孝宗、明世宗也发现了朱棣制定的“藩禁”制度的弊端很大,但却又很利于皇权的稳定,所以这两位的皇帝的改革也仅仅只是限制皇族宗亲妻妾和子女的数量,并未触及这一制度的根本,可谓是治标不治本!

“世子郡王选婚之后,年二十五岁嫡配无出,具启亲王转奏长史司仍申呈巡按御史核实具奏于良家女内选娶二人。以后不拘嫡庶,如生有子则止于二妾。”——《宗藩条例》

明朝廷发不出俸禄,只能加倍盘剥百姓,严苛的税收和土地兼并最终导致了明末农民起义。愤怒的起义军将矛头直指藩王和其他的皇族宗亲。起义军们对大明皇族宗亲们展开了复仇式的屠戮,十多支皇族宗亲被杀戮的干干净净。

紧接其后就是满清入关,对于这些前朝遗老们,清朝廷也是持赶尽杀绝的态度。经过这两波的“大清洗”,朱家的皇族宗亲几乎“绝代”,仅有少部分隐姓埋名,逃过一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409.html

宗亲,明朝,朱元璋,中尉,俸禄,皇族,制度,百石,子孙后代,朱棣,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宗亲,明朝,朱元璋,中尉,俸禄,皇族,制度,百石,子孙后代,朱棣,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宗亲,明朝,朱元璋,中尉,俸禄,皇族,制度,百石,子孙后代,朱棣,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