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孙吴只图限江自保,三国不同的兵种也是三国鼎立的原因之一

孙吴只图限江自保,三国不同的兵种也是三国鼎立的原因之一

鼎立期间,江东大族从发展地主经济出发,一般都渴望有安定的环境,减轻战争人力、物力负担。对他们来说,只要吴国保住江东,称雄东南,于愿足矣,不愿意同魏国争夺中国统治权。其代表人物陆逊,反对实行进攻战略,在魏文帝驾崩后,建议宽赋息调,压缩军队规模。孙权不能不更多地听取这些主流派的意见;同时由于步骑兵建设落后,也无力对魏国展开战略进攻,因此,吴国逐渐形成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积极防御战略,即诸葛亮所谓的“限江自保”。

限江自保政策

1、政策的形成

孙权在新形势下继续采用孙策“保江东,观成败”遗言的方针。吴国在整个鼎立时期,都坚持了这一战略。

在采取何种战略问题上,吴国曾有过讨论和争论。主攻派在形势有利时,提出实行攻势战略。太和二年(228年)八月,奋武将军朱桓提出,乘曹休战败之机,长驱深入魏境,进取寿春,割占淮南,以制约许昌、洛阳,说这是万世一时的机会,不可错过。

孙权问陆逊,陆逊以为不可,计不施行。太和六年(232年),孙权企图渡海远征辽东,陆逊弟、选曹尚书陆瑁一再谏阻,认为在中原混乱、九州战事交错的时候,要巩固根本,爱惜兵力,珍惜费用,不应轻举妄动。

正始二年(241年)春,零陵太守殷礼鉴于魏明帝驾崩,认为虎争之际而魏国幼童在位,是天丧曹氏。主张吴、蜀并举,孙权亲征,倾国出兵,三道攻魏,以定华夏。认为如果不全军出动,像以前那样只使用部分兵力进攻魏国,则兵力不足,容易屡屡退兵,造成百姓疲劳威信损失、力量枯竭的恶果。孙权由于陆逊反对,不能采用这一建议。后来,陆抗连小规模出击也不赞成,主张实行富国强兵,力农蓄谷,放弃穷兵黩武。

他说,不能听任众将求名,一味邀利。否则敌人不会因此而削弱,而我已大病。从历史上看,即使胜了,也会亡国,何况今天出师所获,不补所失呢!在战略问题的讨论中,限江自保的主张一直占据着上风。直到孙权驾崩后,淮泗集团的诸葛恪当政,才改变为战略进攻,众大臣对这一改变无力加以阻止。诸葛恪的战略进攻方针,只推行极短的时间,由于兵败被杀而结束。到了孙皓时候,华覈批判诸葛恪等,指责孙权驾崩后,强臣专政,数兴军旅,造成了军资匮乏、仓廪不实、赏赐无着的严重后果。

2、对战争各阶段的战略指导

从黄初三年(222年)鼎立开始,到蜀亡的42年间,吴国战争经历五个阶段。

各阶段战略指导如下:

孙权

(1)防御魏文帝三次进攻阶段。黄初三年(222年)到黄初六年(225年)的4年间,由于魏文帝三次亲自攻吴,孙权由对蜀防御向对魏防御转变。重点是依托长江天险,固守北岸坚城,以城战和水战结合进行防御,以打破魏国的进攻。

(2)第一次攻势阶段。从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驾崩后,到青龙二年(234年),共9年。当诸葛亮五次北伐时,吴国也频年出兵,攻击魏国淮南边境。诸葛亮死后,吴国减弱了攻势,转向海外辽东、夷洲、亶洲等地求发展。在魏明帝驾崩后,于正始二年(241年)发起四道攻魏。在这个阶段,以诈降诱敌深入江北岸地带,然后在江北内线歼敌,或者依托水路,在外线短促出击,展开攻城作战;同时,遵守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原则,避免同魏军决战。

(3)第二次守势阶段。从青龙三年(235年)到嘉平四年(252年),共18年。这个阶段,孙权二子争位臣下分派,陆逊等旧日将已死,新将威信尚未建立。其战略指导是通过凿句容中道,作邸阁,作堂邑涂塘,加强国防工程的建设,一般不作主动出击,或者只是制造将要出兵的舆论,虚张声势而实际不出兵,或者出兵而不作交战。

(4)第二次攻魏阶段。从嘉平五年(253年)到甘露三年(258年),共6年。前期,太傅诸葛恪当政,认为当时正值敌兵衰弱、吴国劲兵之地尚未空虚之时,以倾国10万主力围攻寿春,兵败回国被杀。甘露二年(257年),魏国发生司马氏与淮南守将诸葛诞之间的战争,吴国出动重兵支援诸葛诞再次战败。其战略指导是,利用有利形势,先后出动10万和8万主力,进行大规模作战;作战目标不再是夺取合肥,而是直指淮南核心城市寿春;攻寿春时,以大部队围攻,守寿春时以一部入城加强守军兵力,以一部在城外机动作战。

(5)第三次守势阶段。从甘露四年(259年)到景元四年(263年),共5年。这时,魏国忙于准备灭蜀,没有攻吴。吴国权臣孙废吴主孙亮,立孙休,孙休又杀孙綝,进入政治上不安定时期,其战略指导,是军事上采取守势。曾经以诈降诱敌深入,但未成功。

在以上5个阶段内,吴国轮番采取守势和攻势。3次守势历时27年,体现了战略的防御性;2次攻势历时15年,一度为战略进攻,主要还是属于战略守势基础上的战役攻势,体现其限江自保的积极性。

3、限江自保战略的内容

限江自保战略的基本内容,是发挥吴国独有的江防和水军优势,并依靠同蜀汉的联盟,将魏军阻止于长江之外。

具体说来是:

(1)依托长江,实行重点守备。

根据在鼎立阶段魏国是其主要敌人这一情况,吴国主要防线设在长江。认为长江是天险,是其拥有的优势,,但是不能单纯依赖它,如果不认真组织长江防御,魏军只要一叶小舟就可以航行过来了。吴国积极在长江设防,把长江建设成防御擅长骑战不习水战的魏军的一道天然屏障。在设防时,由于其控制的从西陵到江都的长江水道长达5700里,对敌正面极为宽广,而兵力有限,因此采取重点防御。

认为长江疆界虽远,险要必争之地,不过几处,就像人有8尺身躯,处处受患,防护风寒侵袭,也不过几处。它的江防,是在沿江这几处“防护风寒侵袭”的要点上,实行重点防御。在要中之要的西陵、江陵、武昌、濡须、石头等处,则修筑永筑城工事,增强防御的稳定。

(2)以西陵(吴改夷陵为西陵)为藩篱,防御国土锁钥。

陆抗

吴国认为,守江东应当首先守中游荆州;守荆州应当首先守上流之西陵、建平(吴置郡,辖今川鄂交界处一带)。晋泰始十年(274年),大司马陆抗临终上表说,这两处是国家的藩篱,既处在益州下流,又在两个边境方向受敌。如果晋国船队顺流而下,星奔电闪般突然到达,它们无法依靠别处部队解救。它们是社稷安危的关键,倘若有难,应当倾国力争。吴将吾彦也主张增加建平守兵,认为建平不被攻下,魏军终究不敢渡江。为此,吴国在西陵一带驻守重兵。

(3)开门延敌,守在江北。

吴国认为,守卫长江防线,先要守好江北,以江北百里内的地带为其防御第一线,以造成江防的有利态势。孙权在一次武昌江防会议上,主持讨论了下述问题:他建都建业、离开武昌以后,长江水道溯流2000里,如果武昌等地一旦有警,来不及增援怎么办?他不同意仅仅在夏口沔水上建立栅栏,或者设立多道拦江的铁锁,认为那都是消极的。

他赞同张梁提出的诱敌深入方针,认为如果派将领沿江进入沔水,同魏军争利,可以造成有利态势,魏军就不敢前来侵犯。同时可在武昌驻守精兵万人,以有智谋的人作主将,使部队常备不懈,一旦有情况,马上驰援战场。说像这样打开门来延请敌人,敌人反而不敢侵犯。

(4)以攻势作战,达到自保。

孙权反对徒守江东,说现有的兵是够用了,但是还要扩军,因为自守可陋。在战略防御时,经常利用魏国皇帝驾崩、兵员减少,或者蜀汉发起攻势等有利时机,在战役战斗上发起攻势。或者以诈降诱敌深入,在内线歼敌;或者依托水路进兵,向魏国边境地区实行短促的外线出击,争取局部主动。

(5)大力加强军队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针对兵员不足并缺乏战马这两大薄弱环节,在建军中重点增兵增马,孙权坚持平时多征调兵员,以保证临时使用,并为此广辟兵源:一是积极掠夺山越人民当兵;二是派甲士到海外寻找夷洲,掠夺人口,补充兵员,并通过多渠道,包括团结辽东公孙渊,广开马源,增加战马。

三国各国的兵种

1、魏国——强大骑兵的兵力配置

魏国的基本兵种是步兵,数量最多,发展最早步兵中,含有数量众多的屯田兵、运兵。诸葛诞起兵时,其主力是淮南淮北屯田口10余万官兵,可见两淮屯田兵的众多。据邓艾称,魏军在淮南出征吴国时,运兵超过一半,可见运兵之多。

曹操

魏国最重要的兵种是骑兵,其数量、质量都超过了吴、蜀。骑兵在曹操兼并河南的作战中还很弱小;在曹操统一河北和北征乌桓后,得到大发展。这是由于河北、辽东是产马区,曹操从那里获得大量战马,还由于作战中收编了北方群雄的数万骑兵,吸收了很多乌桓等少数民族的骑兵。由此,曹操的骑兵数量最多,并拥有三郡乌桓那样的“天下名骑”及曹纯虎豹骑那样的“天下骁锐”。

曹魏还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贡马、献马。例如建安十年(205年),燕、代献名马;征乌桓时,护乌桓校尉阎柔及鲜卑献名马;文帝时鲜卑步度根献马;明帝时鲜卑轲比能等人来幽州贡名马贡献所得,都是优良马匹。这也是曹魏保持骑兵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

魏国还发展了后起的水军。曹操企图在统一南方斗争中建立水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疏玄武池,训练舟师。九月,由于收编刘表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在当年短时间内拥有了一支可观的水军,使东吴众臣望而生畏。但是曹操来不及消化这支狐疑的水军,就把它投入赤壁之战,结果一触即溃。众多舰船一被黄盖烧于乌林,剩下的担心保不住,再被自己烧于巴丘。到了年底,这支庞大的水军化为乌有。

赤壁战后,曹魏重建水军,曹操于建安十四年(209年)春三月率军到谯县,制作轻舟,训练水军。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八月演习水军,亲御龙舟,蔡、颍,浮淮六年,率领舟师东征。司马懿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时,在荆州治水军。王昶受任都督荆、豫诸军事时,“习水军于二州”。由于曹魏不能控制长江,没有大江大湖,水军无大规模的栖身之地,因此重建的水军只停留在轻舟和较小规模的水平上,不能同吴国匹敌。

2、蜀汉——强大弓弩兵种

蜀汉的主要兵种是步兵。来源于刘备初期的招募,徐州牧陶谦的赠予,陶谦死后转属的徐州兵,刘表旧部不愿降曹的荆州军,刘琦病死后转属的刘琦军,收编益州的蜀兵和建国后征来的兵,步兵的精锐是善于山地战的弩兵。丞相诸葛亮为了抵御魏军骑兵,十分注重弩兵建设。巴地涪陵郡山多险,水多滩,人多勇,擅长弩射,诸葛亮调发该郡劲卒3000人充当连弩士,令全家移居伐魏前进基地汉中。

延熙十三年(250年)车骑将军邓芝平定该郡大姓徐巨叛乱,把参与叛乱的豪强徐、蔺、谢、范5000家迁移到蜀地,充当猎射官。仅这两次从该郡强征的弩兵就达到3000人和5000家,则蜀军全部的弩兵至少在一万以上。同时,诸葛亮亲自领导弩的革新。在诸葛亮精心培育下弩兵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在木门之战中,乘高布伏,射杀魏国名将张郃。

关羽

蜀汉的辅助兵种是水军。始建于刘备守樊城时,由关羽统率,活动于沔水之上。曹操逼降荆州时,关羽率这支水军乘船数百艘沿沔水退却,进入长江。刘备步骑兵败于长坂,水军独得保全。到关羽北攻襄樊时,“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水军战果颇为辉煌。关羽被杀,这支水军落入东吴。

蜀汉在益州也有水军,并在夷陵之战中充当前锋。蒋琬当政后,曾企图乘沔水东下攻魏,因此多作舟船,进一步发展水军。蜀汉位居吴国上流,吴国对其发展水军特别敏感。吴将步骘、朱然等各上疏说:“自蜀还者,咸言欲背盟与魏交通,多作舟船,缮治城郭”。只是由于孙权通达事理,才没有引起更大的误会。实际上,蜀汉守卫国土和北伐主要都不靠水军,它的水军远逊于吴国。

蜀汉另一个辅助兵种是骑兵。刘备依附幽州公孙瓒时,其军队中编有“幽州乌丸杂胡骑”。领徐州后,其骑兵至少超过万人,但经过同吕布、袁术作战,所剩无几。长坂之战中,刘备使张飞率20骑拒后,仅同诸葛亮、赵云等数骑选逸,两者相加,败后骑兵不过百。蜀汉建立后,在据有出产马匹的益州的条件下,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骑兵。诸葛亮在连衡阵《军令》中,规定了骑兵的动作:“令骑不得与相离,护侧骑与相远”,甘露元年(256年)春,姜维迁为大将军,“整勒戎马”,宿卫军中也有虎骑营。

3、吴国——水军为主的兵力配置

吴国最重要的兵种是水军。吴国以长江为主要防线,长江水深江宽,水大不冻,为大规模水军提供了驰骋和栖身的场所。吴国在其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建立起一支规模空前的水军。前期于建安四年(199年),孙策缴获黄祖儿子黄射的船千艘,又缴获黄祖船“六千余艘”,创建水军。

中期,由于在赤壁、江陵、夷陵之战中收编从曹操、关羽、刘备方面俘获的水军和战船,以及自造了众多舰船,其水军进一步强大。这时拥有大型战船,即董袭所督的五楼船,其上层建筑达五层,修建了永备筑城,还在长江诸要点部署水军。

东吴率军往夷州示意图

后期,重点提高海上远航作战能力。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将士万人航海求取夷洲和亶洲。亶洲未能到达,到达夷洲。这是中国大陆人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嘉禾二年(233年),又派张弥、许晏、军贺达等人率兵万人沿海路北上辽东。赤乌五年(242年),派将军聂友、校尉陆凯率兵3万征讨今海南岛之珠崖、儋耳。以上行动,每次人数达万人3万人,实际上是组成了庞大的舰队出海,说明具有良好的航海技术和近海作战能力。

水军的战法,主要是实施弩攻、火攻和登陆作战,即所谓“上岸击贼,洗足入船”。登陆作战大都以水路为依托,掩敌不意,实行打了就跑的战术,离岸不能深入过远。

吴国的重要兵种是步兵。步兵在前期是主力兵种。孙策转斗江东,无不依靠步兵。偷袭刘勋时,一次作战出动步兵2万。孙权统事以来,在大力发展水军的同时继续发展步兵,以其配合水军守卫边境,在内地镇压山越。

吴国最薄弱又极力企图发展的兵种是骑兵。吴国发展骑兵极其困难,主要是缺乏战马的来源。“大皇帝以中国多骑,欲得骑而当之”,艰苦地开辟了四个马源:一是蜀汉,邓芝来东吴谈判复盟时,送来战马200匹。后来孙权要求蜀汉使者回去告丞相,为诸葛恪送来好马。诸葛恪谢恩说,蜀汉是“陛下之外”。一直到蜀亡前夕,吴主孙休还派薛珝到蜀汉求马。

二是魏国,孙权袭杀关羽帮魏解围以后,派王惇去魏国买马后又同意用珠玑、翡翠、玳瑁与魏文帝交换战马,说:“此皆孤所不用,而可得马,何苦而不听其交易?”把战马看得比珍宝更重要。此外,还在作战中缴获曹魏的战马。如周瑜用柴断夷陵道,从曹军处缴获战马30匹。

三是辽东,孙权所以不顾举朝大臣反对,派使者渡海赐辽东公孙渊九锡备物,一个重要原因,是企图通过宠待他,向辽东曲意求马。

四是交州,吕壹任交州合浦太守时,贡马数百匹。上述四条渠道,前三条仰赖于人,所得有限,后一条渠道交州,虽然在东吴境内,却不是主要产马区,所得同样有限,因此吴国无法彻底解决马源,骑兵也始终是个弱项。

三国的兵种结构各具特色。魏国以步骑为主,拥有最强大的骑兵,终能驰骋中原,统一北方;但是面临浩瀚的大江,,战骑千群,无所用之,盖因水军弱小。蜀汉以步兵为主,拥有较强的弩兵,便于北伐中进行山地作战;但是骑兵不如魏军,因而北伐中不敢长驱直进。吴国水军强大,迫使魏人临江而叹;但是缺少骑兵,只能限江自保,不敢深入北土作战。魏、蜀、吴兵种结构的特点,是造成三国鼎立的重要军事原因。

三国兵力对比:魏:总兵力约在40到45万左右,西线雍凉为6到7万,南线荆豫10万,东线徐扬10万,洛阳及各据点10到15万;蜀:总兵力约在10到13万左右,北线汉中5万,东线永安2到3万,成都各据点3到5万;吴:总兵力在20到25万左右,主要部署在濡须口,南郡等长江沿线据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4438.html

孙权,战略,进攻,兵种,吴国,攻势,守势,三国,阶段,魏国,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孙权,战略,进攻,兵种,吴国,攻势,守势,三国,阶段,魏国,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孙权,战略,进攻,兵种,吴国,攻势,守势,三国,阶段,魏国,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