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长平之战为秦赵两国之争,但两国真正较量从这个地方开始

长平之战为秦赵两国之争,但两国真正较量从这个地方开始

长平之战之前,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家是以晋国重臣的身份登上舞台的,他们的土地最初是来自晋国内部的分封。在分封土地的时候,国君当然是想把这种分出去的土地拆散咯,自然就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战国初期,三晋都已经竭力做过一些易土了。

韩赵魏三家本是晋卿,分割晋后基本以之前封地为基础,彼此交错,开始三家也有一段关系较好的时期,也曾彼此易土来弥补战略上的劣势。在长平之战时刚开始时,起初和廉颇对峙的是王纥军,属于秦国的偏师,秦军的主力是在野王的白起部队。最初秦国并没有要完全吞并上党的打算,但是在王纥与廉颇的对峙中廉颇连战连败被王纥一连攻下了好几个战略要地,所以赵国才觉得要换将以改变局面。而接替的赵括并不知道秦军让主力白起偷偷北上,还以为对阵的还是偏师王纥,赵国当时的目的是以主力一举击退王纥的偏师全占上党,所以才有之后赵括轻易上当被引入包围圈的事情。

当时并不是秦国拼死要打下上党,上党的位置对秦国来说并没有太重要,反而对赵国来说更重要一些,对秦国来说歼灭赵国主力比打下上党更重要。

而对另一方确实是很重要,毕竟决定生死存亡,但是从秦国的东扩行动来看,上党也是非拿不可的。应该说长平之战打到那个程度是双方都没想到的,可以说是被这场战役牵扯住了,完全违背了双方一开始的初衷,最后都不得不继续坚持下去。

赵国要上党还有一个原因是保证河北到晋阳道路畅通。赵国人口兵力重心在河北平原,晋阳盆地面积不大还和秦国对半分,养不了太多兵,如果秦从魏河东故地来攻晋阳,赵必须从河北发兵去救。如果秦拿了上党,围攻晋阳时再从上党出兵伏击河北来援的赵军很容易(因为全是山路)。所以赵可以容忍韩有上党,却不能容忍秦有。这也是为什么长平之战后,晋阳马上就失手,即使后来夺回来一次也很快再度失守,因为河北不敢去救。

当时就赵国可以与秦国相抗衡,其余几国都弱了,秦国一直想东出,双方必会开始一场龙争虎斗,并且长平是赵国都城邯郸最后的一道屏障,赵国方面一定死战到底。当时赵国武将之中就廉颇可担此大任,廉颇坚守不出几年,耗尽国力,赵国皇帝也渐渐对他失去信任,加上小人谗言。遂换下廉颇改赵奢之子赵括担任大将军。其实秦国当时国内也缺粮食,好在秦国有蜀地粮仓,要不然结局就难说了。

当时的情况就好比摆在赵国面前的是两杯毒酒:一杯就是坐视上党落入秦手,则如虎狼在卧榻之侧迟早为之所噬;另一杯是受让上党,则一定会与秦决死一战。而孝成和平原君选择后者并非不可理解。最大的败因个人认为倒还不在军事上,而在于未能成功发动合纵以诸国牵制乃至打击对手,当然也做过努力但是在邯郸之围之前效果不佳,而以一国之力与强秦相抗。即便继续使用廉颇,在国力枯竭粮草不继之后,赵军从上党败退也是无可避免的。当然在廉颇指挥下有可能避免主力被全歼的惨败。

当然这举国战役最后拼的还是后勤,是综合国力。赵国为了给前线四十万军队提供军需坚持三年已经差不多把国力淘干净了,物质基础不稳最终让赵国下决心换将博一把却导致全军覆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5608.html

秦赵,长平之战,廉颇,地方,国力,晋阳,秦国,上党,赵国,较量,故事传记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赵,长平之战,廉颇,地方,国力,晋阳,秦国,上党,赵国,较量,故事传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赵,长平之战,廉颇,地方,国力,晋阳,秦国,上党,赵国,较量,故事传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