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陈胜起义军为何走向衰亡,伟大的史官对陈胜评价为何如此高?

陈胜起义军为何走向衰亡,伟大的史官对陈胜评价为何如此高?

陈胜起兵后,发展极为迅速。

仅仅3个月时间,陈胜的起义军发展到数十万人,攻到了距离咸阳仅百里之遥的戏,而函谷关以东,也都已非秦人所有,起义军的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陈胜的一系列失误,使起义军迅速走向失败。

这个过程中,陈胜展现出的能力,确实有很大缺陷,确实非帝王之才。

然而,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后世史家,却都给了陈胜极高的评价。

这是怎么回事呢?

转折,总是从作风开始

陈胜的起义走向高潮,是从称王开始的。

原本,陈胜起义军,只不过是因“失期当斩”而被迫起来造反的武装。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力量不弱,影响不足。

在攻入陈后,陈胜称王,提出“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第一个公开提出了推翻暴秦的政治口号!

天下苦秦久矣。原本,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反秦的力量,然而,因为缺乏统一号召,他们都自行其事。

陈胜的称王和政治口号,给这些“苦秦久矣”的人们提出了方向,因此,各阶级、各阶层、各方面人士纷纷投入到陈胜旗下,将起义推向了高潮!

张耳、陈余等流亡的旧贵族前来投奔,孔子后人孔鲋也“持孔子礼器,往归陈王”,甚至连魏咎等六国王族也投入其下。

各地人民,也纷纷响应,“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涉”。

“天下云集响应”,“从之者如流水”,陈胜起义迅速推向了高潮。

然而,正从此时开始,陈胜的个人作风出现了变化。

陈胜称王前,“将军身被坚执锐”,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吃同住。

陈胜称王后,不再率兵作战,只居住在深宫中发号施令,渐渐脱离了群众。

曾经表示“苟富贵,莫相忘”的他,渐渐高高在上,看不起老朋友,疏远了起义将领。

不仅如此,他还任用朱房、胡武等酷吏,“以苛察为忠”,“诸将以其故不亲附”。

由其作风的转变开始,起义的形势也渐渐转变了。

各王其王,分裂

陈胜作风变了,尤其是以“苛察为忠”,破坏了起义军的团结。

尤其是他独断专行,对葛婴的处置,使众将人心自危!

葛婴,是陈胜部将。陈胜称王前,葛婴立了一个鲁国贵族之后为王。得知陈胜称王后,葛婴杀掉了自己所立的王,表示效忠陈胜。

然而,陈胜还是将葛婴杀掉了!

这一举动,使在外作战的将领人心自危,导致了起义军的分裂。

当时,陈胜除发兵西攻秦地外,还派武臣攻赵地,周市攻魏地,邓宗攻九江郡,召平攻广陵。

尽管各路军中,都有六国旧贵族,但其领军人物,无不是陈胜直接所派遣的部将。

这些将领,也大多发展迅速,很快完成了任务。

然而,由于各将与陈胜之间有了隔阂,因此,他们纷纷在旧贵族的怂恿下,自王其地,不再参与张楚政权对秦的作战。

比如,攻取赵地的武臣。

武臣在取赵地后,自称赵王,但因家属在陈,因此,实际上仍是可能为张楚政权支配的。

陈胜虽然气愤,甚至要杀武臣家属,但后为顾全大局,为之贺,并要求他尽快入关,协助周文灭秦。

然而,张耳、陈余却认为:陈胜不是真心要立你为赵王!楚灭秦后,必然来攻赵!请您不要参与攻秦,应当恢复、扩大赵国故地!

由此,武臣脱离了陈胜,一心发展自己的割据势力!

无独有偶,攻魏地的周市,也立魏咎为王,割据一方了。

武臣、周市,都是陈胜自己派出的将领,尚且割据一方,那么,其他一些原本与陈胜没有直接关系的反秦势力,自然也都“各王其王”,自顾自己了!

因此,表面上看,函谷关以东以非秦所有,当初的六国,除韩国外,其余五国各自立国,但他们都自行其事,没有配合陈胜对秦的作战!

相反,正如张耳所言:楚灭秦后,必攻赵!将张楚政权与暴秦并列为威胁了!

陈胜,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孤军奋战!

许多朋友认为:六国各自复国,自行其事,似乎自然而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恢复赵、燕、魏的主要将领,皆为陈胜起义军成员,而且不是当地旧贵族。起义军将领对这些武装原本起着支配作用!即便他们复国,是完全可以继续配合陈胜对秦作战的!而像项梁等人,虽然原本与陈胜没有直接关系,但当时也是已经表示要相应陈胜的,都是陈胜完全可以团结的力量!

可以说,陈胜驾驭失策,屈杀葛婴,以苛察为忠,使诸将与其产生隔阂,才使他的将领倒向六国旧贵族的复国力量,割据一方的。

而这些力量割据一方,也使项梁等原本响应陈王的力量,无法与陈王联合一起!

所以,使陈胜陷入孤立的,不是六国旧贵族复国力量,而是陈胜自己!

不作经营,不设后备

陈胜称王,虽然建立了政权,但却只顾一味进攻,没有经营自己的胜利果实。

陈胜派吴广攻荥阳,宋留取南阳,周文入关中,全线进攻。

然而,部队派出后,众将各征其兵,陈胜没有经营自己的地盘,发展自己的后备力量。

没有后备力量,也就意味着:起义军没有任何抗击挫折的力量!

当时,孔子的后人孔鲋就提出:不恃敌之不我攻,恃吾不可攻。如果不发展后备力量,“若跌而不振,悔之无及也。

然而,陈胜却“以秦政之乱,有轻秦之意,不复设备”,并对孔鲋表示:寡人之军,先生就不要操心了!

由此,陈胜虽强,但距离失败,只差一次挫折而已!

不作统一调度,被各个击破

很快,挫折来了。

秦紧急启用章邯,调骊山刑徒和奴产子武装起来的部队,猛烈反击周文。

戏下一战,周文大败,退出函谷关。

此时,章邯虽胜,但部队其实也缺乏整顿,兵力也不足,并没有立刻出关攻灭起义军的实力。

而起义军中,除周文尚有余部外,吴广所率的精锐正攻荥阳,宋留所部也在南阳。

战局,进入短暂的平衡中。

这段时间,章邯整训军队,将新编部队训练为精锐之师,又在后勤、武器等各方面作补充、准备。

陈胜军呢?则毫无调整!

陈胜本就没有后备部队,无法加强周文;吴广继续围攻荥阳;宋留继续待在南阳!

那还有什么悬念呢?

两个月后,章邯西出,先破周文,又来解荥阳之围,击败了吴广军(吴广此前已被部下所杀,此时该军由田藏、李归指挥)。

如此,起义军的精锐和主力,就这样稀里糊涂全军覆灭了!

后面的事情,自然毫无悬念了!

不久,陈胜彻底失败,被车夫庄贾所杀!

此时,距章邯出关作战,不过1个月;距起义军全盛之时,也不过3个月!

败得好快!

史家评价

从陈胜称王后的表现看,他在军事、政治上,都有些平庸。

后世史家,也确实对其能力有不高的评价,甚至直接认为此人能力平平,但对陈胜的历史地位,却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司马迁也一样,他既客观评价了陈胜的失误,也肯定了其地位,将其归入“世家”内,位仅在“孔子世家”之后。

要知道,秦末称王者,除刘邦、项羽归入“本纪”外,其余多在“列传”中,唯陈胜得被尊为真正的“王”。

而后世史家,也多赞其“首事”之功!对其多有赞许。

要知道,古代的农民起义,张角、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人,莫不被称为“贼”,历来多有贬低!

为何唯独对陈胜的地位要如此肯定呢?

首事之功

陈胜能得到如此地位,在于其“首事”之功。

要知道,天下苦秦久矣,各地已经有英雄豪杰开始有所行动了。

然而,后来那些呼风唤雨的英雄豪杰,却都“茫然”。

刘邦,其处境曾与陈胜相似。他押送囚徒去骊山,结果人多逃走。刘邦只得率人在芒砀山中”隐“;

项梁、项羽,虽集结精壮,但也只能隐于吴中;

英布,“亡只江中为群盗”;

彭越,“常渔巨野泽中,为群盗”···

可以说,他们虽受秦政之苦,已经开始了反抗,但却茫然不知所往,只能“亡”、“隐”而已。

刘邦、项羽,虽有“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此”的雄心壮志,但却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

或许,他们综合能力比陈胜强,然而,此刻的他们,找不到方向,不过“群盗”而已!

然而,陈胜创造性地第一个提出“除无道,诛暴秦”,公开走上以推翻暴秦为目标的道路!

因为陈胜的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些“群盗”,找到了方向,变身为“群雄”!

今天,我们看惯了揭竿而起,以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而让这一切变得“自然而然”的,正是“前无古人”的陈胜!

司马迁以陈胜归入“世家”,正是肯定其对历史的贡献。

陈胜确实失败了,“首事不终”,但他抛砖引玉,给天下英雄指明了方向,“有汉因而创业”!

刘邦得以走出迷茫,“有汉因而创业”,正是由于陈胜的“首事”,这样的陈胜,当然会得到司马迁的肯定!

也许陈胜能力不足,也许陈胜失误很多,但只那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足以名垂千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7691.html

武臣,评价,称王,作战,起义军,陈胜,葛婴,六国,将领,贵族,知识科普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臣,评价,称王,作战,起义军,陈胜,葛婴,六国,将领,贵族,知识科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臣,评价,称王,作战,起义军,陈胜,葛婴,六国,将领,贵族,知识科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