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秦颂》电影:大秦风骨里的民族秘史

《秦颂》电影:大秦风骨里的民族秘史

《秦颂》海报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一、草蛇灰线的电影叙事

嬴政的雄心壮志

在这段“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历史进程中,历史事件如浩瀚烟海,英雄人物如过江之鲫。没有一定功力,很难驾驭这种宏观叙事的历史题材电影。

脉络清晰的历史主线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古风·秦王扫六合》——唐代,李白

在攻下燕国后,画面慢慢切入到咸阳。嬴政背影逐渐清晰,他很轻松地摘下一柄青铜剑。但战争烽火下普通民众,却饱受战争荼毒。无数燕国人妻离子散,家园也毁于一旦。

饱受战争荼毒普通民众

那些被俘虏到咸阳的六国人,都被贬为奴隶。不堪忍受的奴隶们中间,流传着一句“嬴政死而地分”的预言。大怒的嬴政,愤而杀死近万人。刽子手用的刀斧刃面都已经卷曲,死人的血汇入咸阳护城河中,将河水都染红了。

死于刀斧下的民众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秦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前进方向。但在这重大历史转折中,很多被牺牲、被损害的普通人物命运,却让人不胜唏嘘。

草蛇灰线的历史横断面

电影《秦颂》里,很多看似轻描淡写的意外小事件,却蕴含着惊心动魄的传奇。

张良击杀秦王。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击秦皇帝博浪沙中。《史记·留侯世家》

为了表现自己与高渐离的亲近,嬴政特意与他坐在同一辆马车上,同行的还有栎阳公主。在途中,车辆被人用铁球砸得粉碎。因在高渐离车上,嬴政免遭一死。

这位雇佣力士刺杀秦皇的张良,后来追随刘邦,攻入咸阳城,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从电影主体情节看,这只是一段小插曲。它不足2分钟剧情,既无事前铺垫,也无事后交代。似乎有点草草了事,没有讲清楚事件的详细来龙去脉。但熟知历史的人,则完全心领神会。

还有高渐离、荆轲刺秦,均在电影中有所表现。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里,个人的抗争与反抗,似乎都陷入了螳螂挡车的堂吉诃德式失败命运里。

荆轲刺秦

通过富有中国特色的草蛇灰线电影叙事,将宏观历史进程与微观历史横断面很好结合,在有限的片长下,带给了我们一段浓缩的历史影像记忆。既足够深刻,也足够真实!

二、人物为纲的剧情推进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这种以人物为纲的方法,在电影《秦颂》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导演将三位主角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里,从而串起了繁芜的历史事件,展现了复杂的历史内涵。

电影《秦颂》主要塑造了三位主角,分别是文韬武略的嬴政、精于琴技的高渐离、敢爱敢恨的 栎阳公主。

复杂的嬴政

比如《荆轲刺秦王》中的李雪健、《英雄》中的陈道明,当然也包括《秦颂》的姜文,他们都饰演过嬴政。

《秦颂》中的嬴政,是一个很难评价的帝王形象。他以雷霆手段灭掉了六国,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但他似乎又是一名暴君,常常是“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此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当得知自己的女儿栎阳公主被人所杀,气愤之下竟然不愿意参加君临天下的祭天大典。

葛优饰演的高渐离。葛优常常以一名谐星出现在观众眼前,所以电影开始后,我极度不适应。但随着剧情展开,以及葛优的流畅表演,让人很快入戏,很容易为高渐离的命运扼腕叹息。

高渐离

我甚至认为,葛优与冯小刚的黄金搭配,缔造很多票房神话,但也局限了葛优的戏路。在《秦颂》中的表演,证明他作为一名富有天赋的演员,对驾驭悲剧人物也很得心应手。

将历史冲突里的小人物悲剧,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嬴政发小,他一样被人烙上奴隶印记,并送往咸阳。骨子里天生的艺术家怜悯,总想救民于水火。但不管是极端的武力威胁,还是声情并茂的劝解,始终无法左右嬴政的意志,更无法改变历史车轮的行驶轨迹。

于是,他只有在与栎阳公主的爱情中,寻找到一丝可怜的慰藉。甚至,连这最后希望也变成了幻象。

许晴饰演的栎阳公主。在遍布权谋的历史舞台中,女人似乎都是很稀少的存在,但却不可或缺。比如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三国,娶妻当娶阴丽华的东汉等等。这些女性形象,给不乏刚性与硬度的历史,增添了一丝温柔与妩媚。

在《秦颂》中,栎阳是万人敬仰的秦国公主,父王宠爱有加的小女儿。她敢爱敢恨,为了替父王分忧,不惜以温柔来降服桀骜不驯的高渐离。她把高渐离视做自己的猎物,却不小心成了爱情的俘虏。

不过即使是秦国公主,她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爱情。她被父王当成一笔奖励,赐给富有军功的大将军。但因私情暴露,死在了新婚的丈夫刀下。一缕幽魂,就此远离了爱情,也远离了权谋。

贵为公主,也无法避免沦为权力牺牲品的悲惨命运。

电影巧妙地以人物为纲,并将他们置身于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不仅使人物现象更加鲜活,也使历史事件脉络更加清晰。个人命运与宏观历史相互映衬,观众距离感与陌生感消失,让呈现的历史影像更具吸引力。

三、形散神聚的历史智慧与历史真实

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鲁迅《故事新编.自序》

《秦颂》播出后,有学者认为其不符合史实,是一部不严肃的戏说历史电影。比如:高渐离没有与嬴政一起长大, 栎阳公主也没有与高渐离产生过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等等。

一同落难的高渐离与嬴政

其实,这有点太过于苛刻。河北大学文学院院长田建民指出:

“历史真实”是指合规律性的本质真实,而不单单指事件真实或者细节真实。应该遵循“本质不虚,细节不拘”的原则。

田建民《谈作家的历史责任与社会承担》

以此而论,电影《秦颂》绝不是戏说之言,而是某种类似于故事新编的艺术加工。

它不拘于细节真实,而是追求本质真实,为我们构建一幅形散神聚的真实历史图景。

这些汇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智慧,才是真正的历史真实。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自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就走上了一条对内苛刻刑法统治,对外快速战争扩展的争霸之路。在这种霸道思想指导下,秦国迅速崛起。电影《秦颂》中,嬴政依次摘下头上6把青铜宝剑,征服了六国,完成了思想、文化、政治上的大一统。

使天下之人随我之愿去歌去泣

但这还不够,嬴政在电影中感慨:能使天下之人随我之愿去歌去泣。为此,他力排众议,把高渐离推上大乐府位置,要求其为秦国谱写《秦颂》,实现从霸天下到王天下转变。

最终,倔强的高渐离在祭天仪式上摔破了古琴,并服毒自尽,嬴政以王道治天下的美梦也破灭了。

失去栎阳公主 ,让他个人情感严重受挫,而失去高渐离,则让他政治理想破灭。晚年嬴政万念俱灰,最终他在祭祀河神的仪式中,扔掉了大量的礼器与乐器,彻底放弃以文治国的想法。

扔掉礼器与乐器祭河

所以就治国而论,与汉武帝一样,终其一生,始皇帝嬴政只是一介武夫。

所以伟人才会感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当高渐离控诉嬴政手段残暴,发动战争让六国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不符合天道。但嬴政却告诉他,天下一统,人心一统的明天才是真正的大道。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老子《道德经》

当最终完成六国统一,摘下最后一柄青铜宝剑时,嬴政却被剑锋划伤了手指。作为执掌乾坤的历史人物,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仅失去了心爱的女儿,也送走了儿时最好的朋友高渐离。

尽管略输文采,但在促进民族大一统上,嬴政确实功不可没。如若没有嬴政,历史也许会被别样书写。如同当今离散的欧洲大陆一样,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林立着无数的小国。

结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17718.html

嬴政,高渐离,咸阳,电影,民族,秦颂,大秦,公主,历史,风骨,八卦爆料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嬴政,高渐离,咸阳,电影,民族,秦颂,大秦,公主,历史,风骨,八卦爆料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嬴政,高渐离,咸阳,电影,民族,秦颂,大秦,公主,历史,风骨,八卦爆料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