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燕云十六州的心病:从宋辽战争来看宋朝难以取胜的内部硬伤所在

燕云十六州的心病:从宋辽战争来看宋朝难以取胜的内部硬伤所在

燕云十六州自赵匡胤开创宋朝以来就一直是宋廷的一块心病。在对北方辽国的战争中,北宋也是输多赢少,从未能将燕云十六州重新纳入版图。燕云十六州自始至终的缺位,逼迫北宋不得不在北部防线增派重兵,使得其军事力量受到极大地牵制。但与此同时却又未能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进行有效的打击遏制,这为之后北宋的灭亡也埋下了隐患。

宋朝一直记挂着的燕云十六州示意图

宋太宗并非英明雄主

宋太祖赵匡胤在世之时,便一直有谋取燕云十六州的计划。而赵匡胤离奇暴毙后,在没有顾命诏书的情况下,有违封建传统礼制的赵光义以不寻常的兄终弟及的方式仓促登上皇位。

即位之初,宋太宗赵光义就着急想着要消灭北汉,明面上是为了实现一统,实则也想借以树立威望从而帮助自己巩固皇位。

之后拿下北汉并没有费太大的工夫,而这也可能在潜意识里使得赵光义多了一些莫名的自信。这时候正好也有臣僚劝进,表示既然已经顺利拿下北汉,那么继续北上攻下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蓟州就像是翻动已经烤热的饼一样轻松,何不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急功近利的宋太宗赵光义

过于从个人的政治角度来考量全盘军事战略,也是宋太宗赵光义一个主要不足。

战胜北汉后使得赵光义更加浮躁与急功近利,他想要奋力追赶上自己那个才能卓著、打下了天下的哥哥的步伐,想要证明自己也是一个称职的皇帝。故而,在前期的对外作战中,赵光义十分忠爱于御驾亲征。于是在赵光义“脑袋一热”之后,大军又继续开拔北上了。

赵光义盲目的战略决策之下,全然不顾的是战胜北汉后宋军内部的诸多问题。

首先,宋伐北汉,是经过一段时间周密地筹划与部署的,而在攻下北汉都城太原后,骤然改变全军的战略目标,仓促之间各项工作都难以接应得上。

其次,宋军对太原围攻了两个多月,日夜轮轴转地攻城战早已令全军上下疲惫不堪。而当时又正值酷暑时节,没有得到充分休整的宋军立即开始新的征辽旅程,这对于进攻方的宋军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还有,士兵们从军打仗一来为了在乱世中混口饭吃,二来也是希望能在获得胜利后得到一些战功和赏赐。可是在消灭北汉后,上级不但没有论功行赏,反而还要让大家“提着脑袋”再干一单“搏命生意”。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记载当时的情况:“人人有希赏意,而上将遂伐契丹、取幽蓟,诸将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不满和怨恨就这样在宋军中迅速地孕育和传递着。

在之后幽州的攻城战中,赵光义也暴露了自身指挥作战能力的不足。为了早日拿下幽州城,将“以防有变”的预备部队也投入攻城之中,使得宋军的侧翼防备空虚,被辽军从左右翼进行偷袭夹击,以致最后全军大败而逃。

赵光义最初的计划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就如同拿下北汉一样。但辽不同于根基不稳的北汉,作为半游牧半农耕化的政权,已经在北方经营了近半个世纪。就算这次被宋击败,也不会因为一次战争的失利就土崩瓦解的。

赵光义举全国之力赌徒式孤注一掷地战斗,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为帅如此,宋廷当有此败。

宝剑斗不过宝马

宋太宗赵光义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旅一开始还是十分顺利的。由于辽国之前没预料到宋军会打自己的主意,猝不及防中一时难以集结足够的防御部队。宋军所到之处守将纷纷献城而出,没几日赵光义的部队就已经到了幽州城下。

宋辽第一次幽州攻防战

但赵光义的“快攻”打法到了此刻委实已属“强弩之末”,“白加黑”的轮番攻击,心理战、地道战还有攻城用的“洞子”和八百“炮具”,都不能叩开眼前这座幽州城深邃的大门。一群疲惫不堪的士兵面对着久攻不下的幽州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心中又是何种滋味。

作为游牧民族政权的辽国,士兵善于骑射而又全民皆兵,拥有大量轻骑兵和重装骑兵,比如有名的“铁林”骑兵。

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凭借着坚兵利甲和训练有素的列队方阵,在阵地战中确实能和辽国的骑兵部队搏上一搏。但在机动侦查、侧翼骚扰、后方突袭等方面,就完全落于辽国骑兵的下风了。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战败的时候,骑兵部队战败了还可以撒丫子逃跑,步兵根本追不上,所以战损也比较少。假如步兵部队失利了,人跑得肯定没马快,自然只有被追击屠戮的下场了。

以步兵为主的宋军难敌辽国铁骑

辽国骑兵的战术,可以概括为“成列而不战,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断粮道,冒夜举火,上风曳柴,馈饷自赍,退败无耻,散而复聚,寒而益坚”。

也就是说辽国的骑兵不会去硬碰硬,善于捕捉进攻时机又善于奇袭和断粮道,进退无碍,对自然环境的忍耐适应力也很强,是非常难以对付的敌人。

在宋太宗赵光义围困幽州之时,原本被委派去支援北汉的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已然带兵回援。借以骑兵的灵活性不断在宋军的侧后方实施袭扰,以此声援幽州城的守军。辽国的骑兵“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宋军防不住又捉不着,而且这些骑兵分多梯队轮番上阵,昼夜不歇,搞得宋军不胜其扰。

在之前的白马岭战役中,虽然辽军因为冒进中了宋军的伏击伤亡惨重,但是在后续辽军骑兵赶到之后,就以强弓逼退了宋军的追击,辽军骑兵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可见一斑。

骑兵的机动性和爆发力很强

既然骑兵这么好用,宋朝为什么不发展骑兵呢?这是因为北宋当时耕地的开发程度已经相当地高,人口也都较为集中,可用于养马的荒地与草场数量极少。

人口多而集中,土地又都用来耕种了,就没有地方用来养马了,没有足够的马匹自然难以有成型的骑兵部队。

间谍们的实力

宋辽战争中,两国的间谍活动也在自身前代的基础上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

用兵贵在知己知彼,只有如此方能百战不殆,但辽国在情报收集工作方面还是略胜宋朝一筹。

辽国自其太祖耶律阿保机时,就已经开始部署针对各国的相应间谍情报活动。据《贾师训墓志》记载,辽国在燕京还设有专门针对宋朝的间谍机构,“凡都府事无巨细,必先阅之后行”。而且这个部门权力很大,对于本国的间谍或者宋朝派来的间谍,都有生杀大权。

辽国对宋的间谍渗透,主要还是以商人和僧人的身份为掩护而进行的。商人可以结交到宋朝的官员高层,便于直接打探内部消息,僧人则可以游历于民间,便于隐藏身份,又可在市井中搜集情报。

以商人和僧人的身份间谍更好行动

可见比起本朝间谍,辽国的间谍们做事风格更加细致和缜密。

而宋朝的官僚机构职能多重叠交叉,官僚队伍又臃肿庞大,使得政府的工作管理效能大大降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朝间谍机构的运行,导致其提供情报时会出现不准确、效率低和重复上报等问题。

幽州攻防战以宋军大败结束后的第二年,辽景宗携有报复意味地率大军攻打宋朝河北的防御重镇瓦桥关。辽军在十月二十日便已抵达距瓦桥关不过百里的固安,却在十日后才决定对瓦桥关发起攻击。

这对于日行百里且讲究兵贵神速的骑兵部队来说是十分反常的,由此可见对于这次出其不意的进攻,辽军对瓦桥关的具体情况与宋军的应对举措自己心里也还没个底,所以不敢贸然进攻。

反观宋太宗这边,十月十九日他还在命令修建汴京前往瓦桥关所在的雄州道路,直到十一月十三日,他才又开始率军御驾亲征了,可实际上瓦桥关的战役早在十一月十日就已经结束了。

从中也可以反映出宋朝在情报收集和反馈中的迟钝与落后。

著名的“杨家将”杨业将军也是因为情报的缘故而殒命的,辽军于事前就获到谍报,得知杨业率军将近。杨业进入包围圈后,中流矢,以致坠马被擒,最终绝食而亡。可见情报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性。

杨业将军

结语

自宋北伐以来同辽国的这近三十年的战争中,始终未能取得实际的战果,燕云十六州也一直未能收归版图。俗话说“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宋太宗自身政治军事能力的限制对战事的影响最为深远。与此同时,宋军同辽军兵种的克制关系,以及因体制机制所限制情报部门未能提供有效的助力,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宋辽战争中宋朝没能占得便宜,两国最终以“澶渊之盟”结束了这近三十年你来我往的争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209.html

燕云十,辽国,所在,宋辽战争,北汉,赵光义,宋朝,宋太宗,幽州,心病,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燕云十,辽国,所在,宋辽战争,北汉,赵光义,宋朝,宋太宗,幽州,心病,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燕云十,辽国,所在,宋辽战争,北汉,赵光义,宋朝,宋太宗,幽州,心病,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