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三国时孙权不让儿子接受曹丕封官?自己却接受,这有什么隐情吗?

三国时孙权不让儿子接受曹丕封官?自己却接受,这有什么隐情吗?

三国时期涌现出很多的历史名人和历史故事,这一段历史虽然纷乱,但是在今天每一个人都了喜欢听三国故事。今天我们看一下东吴的孙权,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向魏文帝曹丕臣服的时候,孙权自己却接受了这一封号:“吴王”,可是他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儿子孙登接受万户侯的封号呢?

这一段三国历史就让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吧,三国时期的吴王孙权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孙权的兄长孙策英年早逝,他年纪轻轻,就继承了兄长的遗志,后来登基成为皇帝。可是在他称帝之前,他也曾经向魏文帝曹丕称臣。

孙权称臣,其子不受

当时魏文帝曹丕刚登基还没有两年,当时占据吴地的孙权就出使魏国称臣,算是东吴和曹魏之争,曹魏赢了!在曹操在世的时候,南下大军于赤壁大败,这时候孙权可没有这样的做法。孙权为什么会变了呢?

孙权欣然接受了曹丕封的吴王称号,可是孙权的儿子孙登被曹丕也顺带着封了个“万户侯”,孙权就不想接受了,代儿子孙登推辞。理由是自己的儿子现在年幼,乍一看这理由说得过去,可是作为一代君王的心思,也就不只是这一点了。

孙权说自己的儿子年幼,年幼就不能够接受封赏了吗?年幼就不可以拥有封号了吗?孙权此举,无非是想说明自己还不老,自己向曹魏称臣心有不甘,又不能够表现得那么明显。孙权真正的想法是自己不愿意向曹魏称臣,对于自己的子孙向其臣服,那就是他更不愿意见到的了。

高明决策,蜀国势单

孙权向魏文帝称臣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这是孙权的无奈之举。在赤壁之战形成的孙刘联盟,随着两方的矛盾激化和地盘纠纷而逐渐松散,最后更是因为蜀国荆州被强要回来,刘备义弟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两方的联盟真正的彻底瓦解,反目成仇。

孙权知道刘备和关羽情同手足,一定会兴兵伐吴,结合前车之鉴,很自然的就想到了:“联魏抗蜀”。假如没有魏国,他们两国就可以征战了,魏国在这里,就尽量的拉拢,如果魏国出兵,那也一定会是攻打蜀国,这样一来,蜀国就真的不敢轻举妄动了;如果魏国不出兵,那也达到了吴国只和蜀国交战的目的。无论怎么说,向魏国暂时的臣服都是明智的。

在刘备大军伐吴的时候,事态的结果就向着后者演变了,魏国在坐山观虎斗也好,还是“黄雀在后”也好,孙权只和蜀国交战的目的达到了,最后“白面书生”陆逊的计策火烧连营获得大胜,刘备仓皇退兵,并且不久之后死在了白帝城!孙权成功的解了东吴之围,代价仅仅是暂时的向魏国隐忍。

魏国藏计,东吴识破

魏国封赏孙权的儿子孙登,其真实的目的是想要将他作为人质,留在魏国都城。这一点上,孙权拒绝儿子受封,也就拒绝吴国被当作傀儡了。

在历史上,秦王嬴政就是作为质子的身份被扣押在别国的,其中这一类的例子太多了。孙权明白这其中的利害,他当然不能够拿自己的儿子去表示臣服。这些质子能回国的占少数,死去的也不少。孙权作为一个父亲,东吴之主,怎么也要保住儿子周全,更要传给儿子一个强大的东吴,继承自己的位置。

在魏文帝曹丕去世后,孙权没有政治的约束,道德上也少了束缚。继而就登基称帝了,他要传给儿子的是帝位,不是一个王位。这时候的孙权称帝,就少了魏文帝的约束,尽管曾经是他的臣子,现在没有了约束,在正统方面来说,自己的身份勉强说得过去了。

孙权向曹魏称臣,他只是一时的隐忍,真正的实力在慢慢增长,同时也使得自己一方得到曹魏的部分支持。孙权清楚的知道,这仅仅是权宜之计,不能永远的向曹魏称臣,更不能让自己的儿孙向曹丕的儿孙称臣。孙权是一个有大才的人物,他在位期间东吴国力迅速强大,只是晚年的时候选继承人有些犯浑,没能选好。

只是,孙权最后避免了当别人的傀儡,他最担心的子孙被俘还是发生了。280年,西晋大军进入了东吴都城,儿孙投降。在历史的漫漫岁月中,英雄能够掌控一时的局面,又怎么能够一直说了算呢?且看孙权,再看看他的儿孙,最后他也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结局了,东吴早已不是东吴,掌权者亦不是他的儿孙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3204.html

曹丕,东吴,孙权,魏文帝,隐情,儿子,曹魏,称臣,蜀国,魏国,观点评论,曹丕,东吴,孙权,魏文帝,魏国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曹丕,东吴,孙权,魏文帝,隐情,儿子,曹魏,称臣,蜀国,魏国,观点评论,曹丕,东吴,孙权,魏文帝,魏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曹丕,东吴,孙权,魏文帝,隐情,儿子,曹魏,称臣,蜀国,魏国,观点评论,曹丕,东吴,孙权,魏文帝,魏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