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蜀国尚有雄兵数十万,为何魏国一小支军队杀到,刘禅就投降了

蜀国尚有雄兵数十万,为何魏国一小支军队杀到,刘禅就投降了

魏国伐蜀时为什么那么多蜀将投降?因为投降才是主流意识,他只是被姜维诸葛瞻轰轰烈烈的抵抗光芒给掩盖了而已,战争一开始,钟会大军禁抵汉乐二城,同时另遣一部直取阳平关,蜀军首将蒋舒出城投降,魏将田章击败蜀军江油守将马邈,马邈投降,邓艾率军推到雒县,再往下就是成都,成都附近诸多县城中,只有郫县的常勖坚守本县其它县有的逃跑,有的投降变成了带路党,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就抛弃国家了呢?

这要先说说蜀汉政权,我们知道蜀汉初期执政班底是以荆州派和元老派为主。虽然益州本土势力也有部分岗位安排,但是分量很轻,诸葛亮去世后再没有像他这样的大贤了。蒋琬、费祎在一些方面已经开始妥协,一是减少军费开支,转入战略防御,仅仅给姜维一点点投入,搞点动作。维护‘‘王业不偏安’’的政治正确,二是多次大赦缓和与益州本土势力的矛盾给无法占据,顶层政治领导地位的益州本土势力,让渡出人口藏匿,土地兼并等灰色利益空间,虽然你们暂时不是领导但是蛋糕可以再给你们多分一点,你们好好当土财主,别轻易把我们给卖了,这些妥协的背后逻辑是当政集团为了继续维持执政地位,由对外拓展寻求增量逐步转变为盘活存量、调整分配。做长期割据川蜀的打算,进入一条缓步向下的曲线。

令人遗憾的是,在费祎被刺身亡以后连这个温和的转型也不能维持了。因为旧系领导势力整体走向示微,益州本土势力逐渐主导官场舆论,蜀汉开始倒向了佛系躺平甚至投降主义。姜维连年北伐的同期,益州谯周写下了著名的《仇国论》这篇文章两个要点,

首先反对连年征战,蜀国是小国,何况还没有诸葛亮、蒋琬这样的内政能人搞社会经济建设,经不起姜维年年北伐了。第二个要点就要命了,谯周用‘‘今我与肇建皆传国易世’’替代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个蜀汉核心价值,蜀汉政权法理性的根本就在于以血缘正统性接过了汉之天命,所以他必须要讨伐窃取了汉天命的曹魏。而谯周认为曹魏是以禅位的方式从汉献帝手里合法承接了汉的天命,那就接受‘‘汉魏并立’’这就摧毁了蜀汉的价值体系和国家认同,推翻了北伐的正确性,这种观点的背后是益州本土的势力,始终没有树立起对蜀汉的国家认同。

在看到姜维连年征伐,他们自身又在北伐中不断损失利益之后,开始离心离德的事实。《仇国论》的传播是蜀汉开始全方位信心崩塌。公元258年,姜维第六次北伐退军后多年来首次回到成都,此后四年没有军事行动,就是为了坐镇中枢安抚人心,然并卵《仇国论》已经渐入人心,后来姜维再次率军北伐时,连廖化这样的超级老格子都开始批判他了。263年,姜维得知钟会磨刀霍霍准备伐蜀后立即向刘禅告警,请求派兵加强汉中,刘禅不予理睬,不理睬的原因固然有宦官黄皓的妖言惑主,但是不排除刘禅深知这时候益州内部抵抗意志已经垮塌,担心要是消息传开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准备谋反喜迎王师的原因。

年初最后一战,诸葛瞻不进城而选择野战,应该也有同类的顾虑,我正欲死战却不知道身后哪个人正准备杀我投降呢?绵竹全军覆没后,朝堂上蜀汉群臣有主张逃往南中的,有主张投吴的,有主张投降的。偏偏没有主张守城待援的,因为此时的蜀汉主流意识其实已经只剩‘‘蜀’’,没有‘‘汉’’了,魏军兵临城下,那就改朝换代,不就是重演一遍刘璋故事吗?这个时候换做你是刘禅,恐怕也只能投降。

很多人以武侠小说的思维来解读蜀汉灭亡这段历史。认为成都城外还有那么多兵,刘禅太软蛋应该继续打,他们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走向不是某个人的豪情万丈或者软弱认怂所能左右的,而是集团内部利益需求的结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6784.html

何魏,北伐,姜维,雄兵,投降,刘禅,蜀汉,益州,小支,军队,故事传记,姜维,诸葛瞻,刘禅,谯周,益州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何魏,北伐,姜维,雄兵,投降,刘禅,蜀汉,益州,小支,军队,故事传记,姜维,诸葛瞻,刘禅,谯周,益州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何魏,北伐,姜维,雄兵,投降,刘禅,蜀汉,益州,小支,军队,故事传记,姜维,诸葛瞻,刘禅,谯周,益州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