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褚遂良反对立武为后的背后是一声叹息

褚遂良反对立武为后的背后是一声叹息

古往今来,忠臣始终都为人们所景仰所称道。褚遂良为了李唐王朝的兴隆,在唐太宗时曾尽心尽力,接受太宗嘱托后又对高宗李治倾心相助,甚至达到了忘我、无我的地步,因不愿让高宗有可能担当杀死亲舅父和功臣的恶名,甘愿自己冒死相谏。

这种无私的忠诚,让后人感叹不已。人们之所以赞美忠贞,正是因为忠贞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要用生命来换取。

现代人也许会笑话遂良愚忠,何苦为了皇帝的家事搭上自己的前程和性命,何必对这样懦弱无能的主子一往情深?难道就不会远走他乡、弃暗投明?但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褚遂良内心的悲哀、凄伦与无奈。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学士寒窗苦读、皓首穷经,期待着有一天金榜题名能为朝廷尽力。倘若遇上明君,能够人尽其才、挥洒自如,成就一番功名,自然皆大欢喜。如果碰上昏君,也只能小心翼翼,希望在龙颜愉悦时能够有一点点建议能被采纳,也便心满意足了。更有甚者,遇上了暴君,更是只有终日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了。

就这一点来看,褚遂良是不幸的,在这样的社会中,他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高宗为中心,他的全部的人生理想寄托在高宗一人身上,他的全部价值也依附高宗的帝业才能实现。因此,他别无选择。他可以用无私、用忠贞、用刚烈来感动世人、感化高宗,但个体的人格精神却无法在当时实现。这是褚遂良的悲哀,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哀!

人们常常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来形容中国妇女在传统婚姻关系中的地位,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君臣关系中为人臣者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今天“跳槽”、“人才流动”之类的词语常挂在人们口头,既成为人们能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时尚、或者是一种荣耀。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自由空间和更多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不再唯马首是瞻、不必再吊死在一棵树上。

社会和她的人民都显得更加年轻、更富有活力,充满了向上的朝气和创造的欲望,但人们也正是在乐于此道时,心中又不时地泛起一丝落寞、几许惆怅,无形中飘荡与流浪的痛楚偶而也会触动敏感的神经,在不断进行着新的选择时,我们就不禁会想起那古老而美好的情操一忠贞。蓦然回首人们才发现朝三暮四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自由,却放逐了自己的心灵。

也许,到这时,我们才有些明白,为什么褚遂良终于没有返归田里,而是遭贬斥后到京城外去做了州官,继续效忠于他的李唐王朝。今天我们虽然少了褚遂良似的羁绊,也少了他的悲哀,但在身心都获得更大自由的同时,也多了他不曾体会的迷惘与失落。

生活本身就是如此,总是有一道道解不完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但只要我们牢牢地握住心底的事业,对感情、对理想的那一份忠贞,那我们就有可能超越现实,面对一切也就会坦然得多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3028.html

忠贞,生活,封建社会,理想,褚遂良,自由,中国,人们,王朝,高宗,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忠贞,生活,封建社会,理想,褚遂良,自由,中国,人们,王朝,高宗,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忠贞,生活,封建社会,理想,褚遂良,自由,中国,人们,王朝,高宗,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