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推行改革,赵国走古典军国主义道路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推行改革,赵国走古典军国主义道路

导语: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赵肃侯时期与周围国家连年恶战皆不落下风。但是连年征战破坏了赵国农业基础,以至于赵肃侯后期对外战争频频失利,赵国成了“大而不强”的国家。赵肃侯崩天之后魏、楚、秦、燕、齐纷纷派锐师万人参加赵肃侯的葬礼,狼子野心可见一斑。赵武灵王在肥义的辅佐下挫败了此次瓜分赵国的军事行动,并且开始改革,也就是“胡服骑射”。这场改革让赵国走古典军国主义的道路,同时也埋下了灭亡的祸根。

时代背景促使赵武灵王改革

赵国北部有燕国、娄烦,西部有秦国,东部有齐国,南部有韩国、魏国,腹部还有一个中山国,这种四战之地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连年战争更是严重破坏赵国农业、经济。赵肃侯时期合纵攻魏,打断了魏国的发展,为赵国解决了南部危机。但是赵肃侯崩天之后,魏惠王复制了赵肃侯的操作,合纵图赵(ps:魏、楚、秦、齐、燕以会葬之名,派遣精锐部队万余人,试图趁赵国主少国疑之际瓜分赵国)。

此时的赵雍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对他来说赵肃侯的葬礼十分凶险,一旦魏国看透赵国的危机,试探出赵雍的水平,那么五国会葬就会演变为五国灭赵。赵国民风尚武,应对这种危机的办法一般都是用武力反击,赵雍迅速开展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具体如下:

1:代郡、太原郡、上党郡、邯郸的赵军全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做好开战的准备;

2:对外联合韩国、宋国,构成品字型结构,试图改变四面受敌的窘境,让这两国对牵制齐国、魏、秦三国。

3:重金贿赂越王,让其对楚国展开军事行动,促使楚国的军事重心南移;重金贿赂楼烦、中山,使其威胁到燕国;

燕国当时比较弱,中山和楼烦对其威胁还是比较大的,因此燕国无意加入灭赵联军中;越王也想趁火打劫,楚国考虑到自己和赵国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所以也放弃灭赵。战国初期格局不比赵国后期格局,韩国、宋国还是有些威慑力的,此时魏、秦、齐三国对战赵、韩、宋三国也没有压倒性优势,所以危机没有进一步扩大,五国军队厚葬赵肃侯之后就撤退了,但此次危机警醒了赵雍。外部矛盾促使赵雍生出了“强军”的念头,赵雍开始弘扬先祖的政治理念-“兼戎取代,以攘诸胡”,也就是“以胡制胡”。

胡服骑射的具体内容

酝酿改革

肥义是赵肃侯的托孤重臣,赵武灵王亲政之前每逢处理政事都需要过问肥义的意见,可见肥义在朝堂上的重量。在改革之前肥义就洞悉了赵武灵王的想法,问赵武灵王是不是光复赵简子的光辉事迹。赵武灵王也如实回答了,自己想要改革,但是担心开展胡服骑射之后“恐天下笑之”、“世必议寡人”。赵武灵王担心失去民心,这个确实是有道理的,毕竟先秦时期中原十分排外,秦国都深受歧视,更别说那些胡人了。随后肥义巴拉巴拉一番客套话,中心思想就一个-放手去干!有了将军的支持,赵武灵王这才下定决心开始酝酿改革。

但是自古改革都会出现一批新兴权贵,而新兴权贵的崛起必定会触动老牌贵族的利益,因此赵国的旧贵族纷纷抵制赵武灵王改革。以公子赵成为首的旧贵族开始向赵武灵王发难,他们打着“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的名义反对赵武灵王改革,并且大肆煽动民间舆论。但是他们反对有什么用?以肥义将军为首的军队支持改革,他们的笔杆子还能比枪杆子硬?赵武灵王召集群臣聚集在邯郸,然后当着众人的面射穿枕木,并且怒道:“谁反对变法,我就用箭射穿他的胸膛!”赵成等人没有强有力的军队,反抗不了赵武灵王,所以放弃发表反对变法的言论,但实际行动还是不支持变法。赵武灵王穿胡服的时候,赵成不乐意,但是赵武灵王亲自登门说服了他。赵成这种铁杆反对改革的人都穿上胡服了,其他人也都只能顺从了,赵国开始正式变法。

改革内容

1:胡服

中原汉人的服饰比较宽松,士兵们的衣服类似于平民的短打。这种衣服在车战时期还可以,但并不适合骑马。赵武灵王在吸取胡服的优势后,对衣服进行了一番改造。具体样子不知道,衣服放这么久,早就腐朽了。但是我们能从出土的文物上进行简单的复原,大概衣服就如下图。

上半身衣服制式为窄袖短衣,下半身为长裤皮靴,整体衣服比较偏向于修身、紧身。这种衣服比较适合骑马,也就是说胡服其实就是为骑射做铺垫的。先秦时期是主要是车兵、步兵,这种兵制机动性非常弱,在对阵骑兵的时候非常吃亏。赵国深处四战之地而且饱受胡人侵犯,迫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骑兵武装。

2:骑射

改革的重头戏就是骑射,先秦时期吴越掌握了先进的铸剑技术,而晋国掌握的就是制造强弓劲弩的技术。三家分晋之后,韩、魏、赵都继承了部分技术,但是魏国改革之后军队主要发展目标为重装步兵,放弃了弓弩的优势。赵国变法之后军队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骑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并且吸取了胡人优势。“强弓劲弩尽出韩”这句话是苏秦说的,苏秦在韩王的面前肯定要吹嘘韩国了,但实际上赵国的骑射、冶铁技术都不比韩国差。

赵国钻研胡服、骑射这两项之后开始组建骑兵,赵武灵王让老式车兵、步兵都接受新式骑兵训练,同时对外招募擅长骑射的边境人民、胡人、胡族骑兵。迅速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骑兵,从此老式车兵开始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中原兵种中添加了骑兵这一兵种。

改革影响

1:对外战争的胜利

此次改革为赵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骑兵体系,该体系包括但不限于骑兵服饰、骑射技术、后勤补给、马匹训练等具体内容。赵国依靠这套体系培养出无数优秀骑兵,这些骑兵就是赵国对外扩张的重要支柱。随后赵国攻略燕地、吞并中山、蚕食胡地,一连串的胜利大大拓张了赵国的地盘,为日后的逐鹿中原提供了基础。中原都还在玩车兵的时候,赵国率先完成军事领域的“技术革命”,这一军事红利让赵国吃的盆满钵满,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

2:吸纳胡人

中原一直对胡人有歧视,这种观点根深蒂固,赵武灵王率先消除了这一意识形态上的歧视,赢得了胡人的追捧。当时赵国大肆吸纳胡人,并且把他们招纳为骑兵,大大降低了练兵成本同时又增加了军队战斗力。其实开展胡服没必要全国推广,老百姓又不骑马打仗,赵武灵王在全国推广胡服,我个人认为这是在尽可能削弱中原人对胡人的歧视,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事实上确实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赵国都是华夏民族与胡人民族的交流窗口。

3:民风尚武

民族融合、外部矛盾(四战之地)、内部政策(军制改革)这三种因素促使赵国民风大转变,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 而武灵王益厉之。”赵、代地区的风俗本身就尚武,但是在赵武灵王时期赵国更加崇尚武力。后续赵国遭遇了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双重打击,国力衰弱到极点,当时燕国想要趁机伐赵,但是乐间却认为“赵,四达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这句话的意思,我个人认为是乐间认为赵国长期处于“全民皆兵”的状态,很多赵人自出生就开始接受军事教育教育,因此燕国不适合与之征战。燕王不听,派六十万大军攻打赵国,结果赵国轻松挫败了燕国军队,并且一路攻打到燕国首都。而之后赵国灭亡之前,秦国军队始终没能挫败李牧军队,这一点就是赵国军队战斗力高的最有力的证据。

4:赵国走古典军国主义道路

长期穷兵黩武,热衷对外扩张,忽视国内政治、经济,举国上下都服务军事,全民皆兵,这就是军国主义的特征。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满足这些特征,史学界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赵国这是在走古典军国主义的道路。对于这一点,有利也有弊。走军国主义道路会迅速提高军队战斗力,只要周围有弱国,国家就不会停止对外扩张的脚步。赵国在征服周围一系列的小国、弱国之后,就开始打压秦国。赵武灵王还有过吞并秦国的念头,但是基于实力不足,赵国才没有开始灭秦。而军国主义促使赵国全民皆兵,以至于赵国能挺过几次大规模危机,即使赵国灭亡前夕还拥有强大的军队。

但是军国主义的弊端就是国家必定会走向崩溃,长期偏向于军事忽视经济、政治,自身改革不彻底,这必定会埋下祸根。长平之战时期,赵国的军力可以和秦国匹敌,但是赵国的农业和秦国的农业差了十条街。秦国大规模普及牛耕、铁制农具,而赵国连牛耕都没正式推广,农业远远弱于秦国。秦国和赵国的角逐,我个人认为就是经济和军事的角逐。到底是军事重要还是经济重要?秦国基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发展十分迅速,且后方输血能力、动员能力、征兵能力非常强。但是赵国只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依靠军事支柱赵国也有一片繁荣(商业流通、冶铁这两项是支撑赵国繁荣的重要支柱),但是赵国其他方面都不如秦国,以至于堡垒毁于内部。最终秦国胜利了,也向我们证明了,军国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总结:胡服骑射是一次伟大的改革,此次改革促使中原国家尽快开展军事改革,有利于军事发展。但是胡服骑射是一次不完整的改革,此次改革导致赵国走古典军国主义道路。赵武灵王和他的改革让赵国成了强国,对赵国是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单一发展军事最终还是导致赵国走向衰弱、灭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6665.html

骑射,赵肃侯,军国主义,赵国,赵武灵王,赵雍,衣服,赵成,改革,胡服,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骑射,赵肃侯,军国主义,赵国,赵武灵王,赵雍,衣服,赵成,改革,胡服,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骑射,赵肃侯,军国主义,赵国,赵武灵王,赵雍,衣服,赵成,改革,胡服,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