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六国,全因此二王之功,秦始皇只是实施者而已!

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六国,全因此二王之功,秦始皇只是实施者而已!

秦始皇继位时期,秦国已经对余下山东六国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秦国实力比其余六国加起来还强;手下名将有王翦、王贲、蒙恬等等,手下拥有百万精锐之师,国力强大,人民富足。

那么是谁给秦始皇创造出的这么好的条件呢?这就是这里要说的正文了。

秦国要分为两部分来看,中间的节点就是秦孝公,在秦孝公之前的秦国,宛若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或许曾经强壮过,但如今已邻迟暮,在面对强壮的魏国之时,显得是那么的力不从心;魏武卒的强大, 远远超乎了老秦人的想象,哪怕再怎么为了骄傲而奋不顾身,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苍白可笑的,尤其是秦国的物资短缺,已经到了灭国的边缘。

当时的秦国重地——河西之地都被魏国所占据,秦国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在此危难之刻,秦孝公继位了,秦孝公继位之时,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文公、韩昭侯、赵成侯并立。战国六雄中,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从郑县沿洛河北上修筑长城。楚国自汉中郡往南,占有巫郡和黔中郡。

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被诸侯们疏远,像对待夷狄一样对待。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论功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卫国人商鞅在公叔痤死后听闻秦孝公的求贤令,便携带李悝的《法经》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商鞅先以帝道、王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直打瞌睡并通过景监责备商鞅。商鞅再以霸道之术说孝公,孝公听后改变态度但没有重用商鞅。商鞅最后畅谈富国强兵之策,孝公听后大喜,两人畅谈几日后毫无倦意。

虽有阻力,但“商鞅变法”终究贯彻实施了下去,秦国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了,商鞅变法总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元前359年的《垦草令》,《垦草令》只要针对的是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第二部分是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这次变法主要针对的是军功和律法的贯彻实施,也有人说,这才是第一次变法。经历这次变法后,秦国国力开始强大。前358年,秦国在西山击败韩国。前357年,楚宣王派右尹黑来迎娶秦孝公的女儿,与秦国联姻。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局面。

秦国的第三次变法,是平定太子事件后,秦孝公拜商鞅为大良造实施的。此次变法更加普及而广泛,涉及到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秦国彻底成为一个有着无限上升空间的焕然一新的国家。

在秦孝公时期,终于完成了先辈的夙愿——收复河西之地,虽然只是部分收复,但是对魏国接连的打击,彻底让秦国崛起于诸侯了。

秦孝公死后,继位的是秦惠文王,也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人;虽然秦惠文王将商鞅处以极刑,但是却将商鞅变法完美的贯彻实施了下来,不似别国变法,换了个君主基本就变样了;故而秦国在秦惠文王手上,更加的强大,强大到令其他诸国不得不联合抵御秦国。

秦惠文王时期,虽然主要是发展国力,但是对外扩张也没有停止,先是东进魏国,彻底占领了河西之地,还额外讨了点利息,逼迫魏国割让上郡15县,使之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

而后先是排司马错南下灭蜀,尽吞巴蜀富饶之地,而后又击败楚国,占据了楚地汉中,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国蜀国的威胁,楚国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秦惠文王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扩大了疆域,而且针对犀首并相六国,发动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的形势,采用了张仪的连横之策,实行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国的进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胜利。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秦惠文王时期,还西伐世仇义渠,公元前315年,秦伐取义渠二十五城。秦国在西北地区占有了大片的优良牧场。

在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励精图治之下,秦国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秦国国力空前强大,对山东六国形成了对垒之势,所幸之后继任的秦王也非昏君,皆励精图治,继续加强贯彻实施商鞅变法,最终在秦始皇的时候,秦国的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山东六国的总和,于是秦始皇发动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战争,战争几乎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这盖因秦孝公变法及秦惠文王守法之功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8738.html

秦孝公,国力,商鞅,时期,一统,秦国,六国,魏国,王之,秦惠文王,观点评论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秦孝公,国力,商鞅,时期,一统,秦国,六国,魏国,王之,秦惠文王,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秦孝公,国力,商鞅,时期,一统,秦国,六国,魏国,王之,秦惠文王,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