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旧信息 >龙藏寺碑(龙藏寺碑书法作品赏析)

龙藏寺碑(龙藏寺碑书法作品赏析)

文/杨中涛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碑额

01

《龙藏寺碑》刊刻于隋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字体为楷书。相关资料显示,《龙藏寺碑》碑高324厘米,宽90厘米,厚29厘米。碑阳正文30行,行50字。此外,该碑的碑阴及左侧还有大量题名文字内容。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龙藏寺碑》字帖,多数只影印了碑阳正文的内容,而去掉了碑阴及左侧的题名内容。然而从研究字体演变的角度看,《龙藏寺碑》碑阴及左侧的题名字迹,同样也有学习和研究的重大价值。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楷书起源于东汉末年,经历了南北朝的长时间演进。到了隋代统一中国后,楷书字体也走上了整齐划一的道路。南北朝的楷书演变,北朝的贡献更大一些,其中又以北魏楷书最具有开创意义。在北魏楷书中,又以公元500年到530年这个大约30年的时间段当中,其碑刻和墓志铭最具有字体演变的意义,艺术特征也最为明显。这30年,可视为北魏楷书发展的“高光时刻”。

《龙藏寺碑》刊刻于586年,距离北魏碑刻兴盛期的尾端,也就50多年。在《龙藏寺碑》的碑额、碑阳、碑阴和碑侧的字形当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北魏碑刻(含墓志铭)字形结构和用笔的明显痕迹。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02

以《龙藏寺碑》的碑额大字为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其写法与刻于522年(北魏正光三年)的《张猛龙碑》有着前后传承关系。这些碑额大字,都是万毫齐力。从字迹可以看得出来,书写者在书写这些碑额字迹时,肯定是将笔锋全部下按,颇有一些小笔写大小的味道。

《龙藏寺碑》碑阳正文内容,其字形是放在方格当中,因此写得非常规整。这种规整的写法,以及其结构和用笔,我们都可以在海量的北魏墓志当中找到其源头。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而《龙藏寺碑》碑阴和碑侧的题名字形,由于并没有将字形放在方格当中,其写法相对比较随意,且横画向右上角倾斜角度非常明显。这种处理手法,与诸多北魏碑刻中的横画写法如出一辙。

值得注意的是,《龙藏寺碑》碑阴和碑侧的部分字形写得比较宽博,就其拓印的效果看,与南朝的《瘗鹤铭》字形也颇有相近之处。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03

刚才我们分析了《龙藏寺碑》字形结构对于北魏楷书的继承。而该碑对于开启唐楷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这方面的论述,明、清以来及现代各种论著,对此讲解得也比较多。最为明显的一点,无论是褚遂良、虞世南还是欧阳询的楷书字形,我们都可以在《龙藏寺碑》当中找到明显的痕迹。

最为明显的一点,如果你此前临写过褚遂良的楷书碑刻《雁塔圣教序》,你会发现,《龙藏寺碑》的大量字形写法和笔触,与《雁塔圣教序》简直是一模一样!从某种程度上讲,《龙藏寺碑》的结构和用笔,甚至可以称为“《雁塔圣教序》基础版”。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龙藏寺碑》的结构和用笔,甚至还可以看到《龙藏寺碑》对于颜体(颜真卿)和柳体(柳公权)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说欧体、虞体、褚体、颜体和柳体等唐代楷书书体中,可以找到《龙藏寺碑》的痕迹,并不是说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人就一定临习过《龙藏寺碑》。

更为理性的推断应该是:欧、虞、褚、颜和柳等书家,他们肯定都学习过北朝和隋代的碑刻,这些碑刻的水平都很高,《龙藏寺碑》只是隋代楷书的一个代表,当时并不只有《龙藏寺碑》一个楷书碑刻,而是有很多与《龙藏寺碑》水平相当甚至水平更高的碑刻。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往”字的写法来自魏楷

04

明、清时碑帖专家在点评某个碑帖时,会故意抬高某个碑帖的艺术价值,并冠以“某某第一”的名称。这种题跋性质的点评,很多情况下,是因为题写者与拓片(墨迹)收藏者是朋友关系,出于捧场,题跋者会有意抬高这些碑帖的艺术价值。

此外,以前的字帖传播条件有限,不像现在我们可以将几乎所有的古代碑帖放在眼前一起比较。前人受限于字帖条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抬高某个碑帖的艺术价值排名。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以《龙藏寺碑》为例,以前碑帖专家经常会给其打上“隋碑第一”的标签。这种看法,也是一种典型的幸存者偏差视角。更为合理的推定是:《龙藏寺碑》是隋楷的代表作,但当时与《龙藏寺碑》水平相当的碑刻数量其实为数不少,只是这些地面上的碑刻,不少被毁坏而消失了。而地下的一些高水平隋朝墓志铭,不少可能还没有出土,所以不为人知。

我们的这种推定应该是比较合理的。随着各种最新隋朝墓志铭的出土,我们发现,新出土的各种隋朝墓志,其艺术水平一点也不低于《龙藏寺碑》、《苏孝慈墓志》以及《董美人墓志》。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05

前面我们论述过《龙藏寺碑》上承北魏楷书,下启唐楷的重要作用。现在我们不妨来看看《龙藏寺碑》与同时代碑刻、墨迹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任何时代的碑刻文字,都会打具体时代的烙印。《龙藏寺碑》也不例外。比如从文章体裁看,《龙藏寺碑》是典型的骈体文,内容还特别长。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尤其是《龙藏寺碑》文章开头部分,讲了一大堆佛教理论。直到正文中间部分,才具体说到龙藏寺,颇有点“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的味道。而隋代以唐代的碑刻(含墓志铭)文章体裁及内容,基本上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南北朝和隋唐,是佛教兴盛的时代,以佛教为代表的寺院经济较为强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种碑刻文字也与佛教有着直接关系,如《龙藏寺碑》、《道因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多宝塔碑》等等都是如此。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而隋朝著名书法家智永的身份也是僧人。我们在临写《龙藏寺碑》时,不妨将其与智永的真书(即楷书)千字文结合起来学习研究。

智永真书千字文为墨迹本,没有写在方格当中,因此规整性不如《龙藏寺碑》碑阳文字。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龙藏寺碑》的结构和用笔,与智永真书千字文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墨迹,一个是拓本。了解和分析二者之间的这种内在共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06

对于《龙藏寺碑》的临写,我们很多书法学习者,通常会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只是看看,而不临写。很多人学习楷书,只学一两种碑刻,其他的一概不问不管。这种做法,导致自己的眼界比较低。情况稍好一点的,可能是既学唐楷,也学魏楷,但诸如《龙藏寺碑》之类的隋楷就跳过不去临写了。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二是也硬着头皮去临写《龙藏寺碑》了,但发觉《龙藏寺碑》的内容特别长,往往就是临写了《龙藏寺碑》字帖前几页的内容,然后就放在那儿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两种临帖态度都不可取。对于《龙藏寺碑》,我们要敢于去通临。不能因为它的内容比较长以及不少字形笔画模糊不清,就不去通临。我们不能老是“仰望”别人所通临的《龙藏寺碑》,自己却不去动手临写,正所谓“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07

由于《龙藏寺碑》内容较长,因此建议在临写过程中,不要写太大的字迹,大致用2.5或3.0CM的方格纸即可,这样能够加快我们的临写速度。

第一次通临不好,没有关系。所有的成功,都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得来的。你现在的《龙藏寺碑》通临,尽管效果不好,但你的通临,将会给你今后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我们此前临写过北魏墓志,以后还要临写唐楷,那么对于隋代的《龙藏寺碑》及其他隋楷作品,同样也要过一遍的。在此过程中,我们不妨将《龙藏寺碑》等碑刻,与智永真书千字文墨迹结合起来学习。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虽然是针对《龙藏寺碑》而写的,但其中的临写大原则,也适用于所有其他的隋代碑刻(含墓志铭)作品。

文章写着写着又写长了,就此打住。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碑阴

隋朝《龙藏寺碑》:上承魏楷,下启唐楷的隋楷典型代表作

龙藏寺碑碑阴

2021.12.2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51.wxwx.cc/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392&id=134316

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我的快乐小窝,知识百科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