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小窝 > 值得一看 >少年英雄,竟是高粱竖子?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何要贬低霍去病?

少年英雄,竟是高粱竖子?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何要贬低霍去病?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史记的创作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的实地考察,查阅相关档案,整理民间对于历史事件的传说,详细对比之后最终成书,这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古代史学家的严谨。但司马迁毕竟是人,是人就肯定会有情感倾向,尤其是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人,因为司马迁所记录的人物中,不乏与自己交情颇深者,因此,对于这些人的记载,司马迁自然是多加褒奖;对于自己挚交的仇人,自然是多加贬低。

司马迁在汉朝,有一位交情很深的将军朋友,名叫李陵。李陵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李陵的祖父,却令人耳熟能详,他便是“飞将军”李广。李陵出身将门,少年英雄。武帝派李陵前往征讨匈奴,结果因为种种原因,陷入重围,寡不敌众,被匈奴俘虏。汉武帝误以为李陵投降,于是下令处死李氏满门。而实际上李陵一直没有屈服,当听到自己被灭族之后,心灰意冷的李陵最终投降了匈奴。在汉武帝下令灭门之时,司马迁曾为李陵求情,结果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可见,司马迁与李陵的交情是多么不凡。

而李氏一族与霍去病,卫青又有着血海深仇。虽然李广,霍去病,卫青同为汉朝出色的将领,但三人的风格完全不同,李广善于防守而于进攻方面非常不足,以至于多次北伐匈奴过程中李广不是迷路,便是被匈奴俘虏(后逃脱)。元狩四年的北伐中,卫青为主将,李广随行。李广想得到与匈奴正面交手的机会,但卫青因为汉武帝的嘱咐而坚决反对李广与主力同行。李广于是擅自行动,最终迷路,等到卫青大破单于之后李广还是没有到达指定位置,李广为此非常羞愧,自杀身亡。梁子就此结下。

李广的儿子李敢,在父亲自尽之后,便一心认为是卫青故意调离自己的父亲,最终导致李广的死亡,因此非常痛恨卫青,找了个机会将卫青痛打一顿。卫青并没有将此事上报给汉武帝,可见卫青相当有度量。但作为卫青外甥的另一新贵将领霍去病,则没有卫青那么明事理,他决心为卫青报仇。于是在一次汉武帝组织的狩猎活动中,霍去病将李敢射杀。李敢,正是李陵的叔叔。

司马迁作为李陵的朋友,掌握着笔杆子,自然寻思着要为李家人出口气。于是,在史记中,对于“难封侯”的李广,司马迁大加赞扬,对于李氏家族,司马迁不吝溢美之词。但对于李氏一族的对头霍去病和卫青,则明褒实贬,对于霍去病等人的功绩一笔带过或者避而不谈,而对于其暗中讽刺,比如对“扣押军粮”事件的描述: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司马迁记载,霍去病出征,将补给中的肉全部弃掉,不让士兵吃饭,而他自己却穿着华丽的一上进行着娱乐活动,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在司马迁笔下,霍去病活脱脱一个浪荡公子,不学无术之徒。但可以想象,一位战功赫赫,多次重创匈奴骑兵的少年英雄,如果对待士兵如此,士兵安能死心塌地为他卖命?军心不稳,军士体力不支,他又安能屡战屡胜?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因此,有理由相信,霍去病被司马迁的笔杆子给“阴了”。当然,司马迁作为一个顶尖的史学家,如果仅仅因为个人恩怨便抹黑霍去病,实在是说不过去,况且,司马迁严治学严谨,为了完成史记,宁远忍辱偷生,足以见得他对于历史的痴迷,他如此写霍去病必然存在更为深刻的原因,想通过霍去病,去告诉世人某些情况。换言之,霍去病不过是司马迁秉笔直书的一杆枪而已。

那么,司马迁究竟想告诉世人什么?当然,是霍去病背后的那个人,汉武帝。对于汉武帝,司马迁并不好直接描述他的缺点,或者说不好深入描述,那应该怎么办?众所周知。卫青和霍去病本身就出身寒微,是汉武帝一手将他们提拔为帝国的军界高层人员,没有汉武帝,就没有后来名满天下的霍去病和卫青。汉武帝为何会提拔这样两位出身卑贱的人呢?因为这两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后来的皇后卫子夫的亲戚。

说到这里,司马迁如此贬低霍去病的原因呼之欲出,他为了向世人说明一件事:汉武帝在行政上 的弊病——任人唯亲,任人唯爱。汉武帝的确是这样的人,比如他的男宠韩嫣,受到了汉武帝的无限宠爱,于是汉武帝赋予他极大的权力,朝臣几乎没有敢于得罪这位男宠的大臣;再比如李广利,乃是汉武帝晚年宠妃钩弋夫人的兄长,他因为自己妹妹的缘故,当上了大将军,但他对于军事一窍不通,最终投降匈奴。由此可见,司马迁想通过更多的事迹来说明,汉武帝在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霍去病和卫青完美符合作为事例的条件——出身卑微,家族女性飞黄腾达,结果鸡犬升天,得到重用。

卫青被启用的过程很简单:

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

在被启用之前,卫青默默无闻,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过人的才能。但长公主却神助攻了一波,本身长公主因为卫子夫的缘故,想要干掉卫青,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皇帝知道了此事,于是汉武帝便重用卫青,媒体赏赐千金,可见其受到的荣宠之盛,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霍去病的发家史,也差不多。

汉武帝启用这两位,究竟是因为看到了他们的潜力,还是仅仅因为他们与自己的宠妃有血缘关系?这不得而知。但根据汉武帝后来重用钩弋夫人的两位兄长——不学无术之人李广利和李延年,可以大概猜测,卫青与霍去病,很有可能只是汉武帝刮中的两张彩票而已,汉武帝根本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居然有如此大的能量。这一点,司马迁看得很清楚。

但他该怎么写?虽然霍卫二人都是关系户,但他们真的有两把刷子,如果将他们塑造成英雄将领的形象,则世人对于汉武帝的认识便会成为“慧眼识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英明君主”。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为了凸显汉武帝“任人唯亲”的特点,司马迁只能通过牺牲霍去病与卫青,来达到这个目的。试想,如果卫青仅仅是个幸进之辈,而霍去病则是个纨绔子弟,视人命如草芥之人,则即使他们战功赫赫,也不难说明汉武帝随意用人的缺点,从而达到客观塑造汉武帝形象的目的,同时与之后的李氏兄弟相呼应,固化汉武帝的这一形象。

因此,司马迁很巧妙地利用对外戚的描写,向后世真实地还原了汉武帝,可谓用心良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din.com/a/21096.html

司马迁,英雄,史记,竖子,匈奴,霍去病,李陵,武帝,卫青,李广,故事传记,司马迁,汉武帝,霍去病,李陵,卫青

我的快乐小窝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司马迁,英雄,史记,竖子,匈奴,霍去病,李陵,武帝,卫青,李广,故事传记,司马迁,汉武帝,霍去病,李陵,卫青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司马迁,英雄,史记,竖子,匈奴,霍去病,李陵,武帝,卫青,李广,故事传记,司马迁,汉武帝,霍去病,李陵,卫青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